来源:保定日报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智能生产线。 李颖供图
编者按从乐凯的反渗透膜技术突破,到风帆的新能源动力转型,再到英利的逆流突围、天威在变压器领域的全球领先……保定,这座承载着深厚工业记忆的城市,孕育了一批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的新型工业群体。即日起,保定日报推出系列报道,深入探访这些企业的成长轨迹,记录下它们如何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引领,在搏击风浪中勇于前行的故事,映射出中国制造的坚韧与信心。
□保定日报记者 苏兰生 刘 芳 见习记者 丁梦圆
丰田汽车装上了风帆蓄电池——这家老牌日本车企配装“外国”蓄电池尚属首次。
宝马、奔驰、奥迪搭载风帆牌蓄电池,占比达70%。
多家国际汽车巨擘研发新车,都有“风帆”与之共行。
一只看似平常的电池,敲开了众多国际知名车企的大门。
还不止于此,风帆蓄电池一直持续为船舶、飞机、高铁等多个领域提供着不竭的动能。
这给一座城市的工业制造赋能,也为这个城市添上一抹炫彩。
7月11日,记者走进隶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解码这家国资央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走过67年,中国蓄电池的“活化石”
1859年,法国科学家普兰特将两块铅箔卷成螺旋状并用亚麻布隔开,浸泡在稀硫酸中,成功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可充电电池。如今,蓄电池已成每个家庭和诸多领域须臾不离的用品。
而中国蓄电池业发展,离不开保定。“一五”时期,我国开工156个重点项目建设。1958年,这批重点项目中有苏联援建的一座蓄电池工厂,这便是中船风帆的前身。
这座工厂时名“保定蓄电池厂”,后曾用名“国营四八二厂”。
中船风帆科技管理部部长霍巨说:“建厂后的第一批产品投产,尽管产量仅为几十只,可从此拉开中国能够大批量的,自主生产蓄电池的序幕。”
回顾既往,霍巨介绍了风帆蓄电池迭代升级的历程。
早期的风帆蓄电池为胶壳。那是可加蒸馏水,用沥青作为密封剂的一种产品。当时,风帆蓄电池的这种沥青密封工艺,成为引领行业的先进技术成果。
1983年,我国第一辆合资轿车桑塔纳下线。当时,为桑塔纳国产化,上海举全城之力实施“聚宝”计划,并招选域外零部件企业协同攻关。桑塔纳配用的是塑壳蓄电池,风帆自主研发的塑壳蓄电池经遴选,为该车独家配套,与轮胎、收音机一起成为三种率先国产配套产品。
这样,风帆蓄电池升级到第二代,也开始引领国内蓄电池生产进入塑壳时代。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风帆研发生产了免维护蓄电池。这种电池与普通蓄电池相比不需加液维护,电量存储时间长,使用寿命长。
产品上市,又带领国内蓄电池产品生产进入第三个阶段。
行业头部企业总在用目光环视世界。
进入21世纪,风帆瞄准世界市场需求,研发生产了起停用AGM蓄电池和EFB蓄电池,又成为行业的技术引领者。
风帆研究院当属业界翘楚,堪称蓄电池业“保定军校”。资深专家、副院长周胜文解释,AGM蓄电池起动功率提高了30%、循环寿命延长3倍,除具备正常起动功能外,还具有短时的电力驱动和汽车刹车时的回收能量功能,满足轻混汽车使用;EFB电池是增强型富液免维护蓄电池,主要适用于带起停系统的微混动力汽车。
风帆蓄电池迭代,不断快速接续。
常务副院长朱红忠解释,当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风帆非动力辅助用蓄电池也已装配在绝大多数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上。“这种电池也称为‘唤醒电池’。”他形象地说,“辅助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智能引擎点火器’和‘安全神经网’,没有它,高压系统无法唤醒,智能功能集体‘宕机’,车辆就退化成仅存机械躯壳的‘电子植物人’。”
这只是风帆技术领先的几个案例。从投产时年产能几万只到今天的2000万只,从胶壳电池到汽车起动蓄电池、工业电池、动力锂电池等门类,中船风帆创新发展已成为蓄电池集大成者。
中船风帆董事长李勇说:“100多年来,科技人员为了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不停地对一块电池反复研究,并且还在不断地探索,可见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儿。”
从泛黄的资料中,记者看到几张风帆蓄电池老照片。这些,可谓中国自主制造蓄电池的“活化石”。
从中国知名,向国际领先
今天,业界人士没有人不知道“风帆蓄电池”。
每年,汽车巨头邀请全球知名供货商共商配套事宜,是一种国际惯例。每次,风帆自在受邀之列。
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总部。今年5月份,朱红忠带队赶赴德国进行技术交流,受到贵宾般礼遇。
他说:“这不是我们某个人的原因,而是因为我们风帆的产品。”
的确,在大众汽车技术部门,以做事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将风帆蓄电池相关部件封装,当作“教科书”级的样本。技术人员在认定其他厂家产品时,会与风帆产品对比,确认产品能否达到“风帆标准”。
时间回到2013年,奔驰、宝马实施AGM蓄电池国产化联合采购项目。风帆蓄电池历经电池质量、技术等方面国外专家的多次联合现场审核,通过在德国指定实验室性能检测认可,再通过实车路试,顺利进入两家企业全球采购体系。2016年批量供货以来,质量稳定可靠。
这样,宝马、奔驰不断提高风帆蓄电池采购占比,已从最初的30%升至最高70%。“在德国整车企业中,风帆蓄电池属于他们的配套体系中零门槛准入产品。”朱红忠说,“这种认可是少有的。”
风帆蓄电池还是中国首家同时为宝马、奔驰、奥迪配套的产品。
从风帆研究院了解到,这些年随着配套项目的深入开展,德国车企一直邀请风帆在当地国建厂,实现近距离供货。
不仅德国车企,现代、丰田、通用……都在不断提高风帆蓄电池的配套份额。这其中,包括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一直保持着风帆蓄电池独家配套。
在国内车企中,奇瑞汽车保持多年出口量第一。2024年,奇瑞公司大约采购了260万只蓄电池,装上的风帆蓄电池达到120万只。这些出口车搭载风帆蓄电池,经受住了一些国家高温、高寒、高湿等极端用车环境的考验。
风帆电池持续“搭车”奔跑,原因何在?一直以来,该公司自始至终坚守与整车企业共成长的理念,在国内外车企的新车型开发之初,就开始向对方提供动力系统的“风帆方案”。
在卡车用蓄电池市场,风帆驻车蓄电池正在搭配多家重卡车企。打个比喻,起动蓄电池要求高功率、大电流,是“短跑选手”;驻车蓄电池需要深度放电、大容量、循环寿命长,就是“长跑选手”。现在,风帆驻车蓄电池已更迭到第四代产品,以领先技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完善的服务体系也在支撑企业一路领先。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阳春说:“至今,风帆蓄电池已销售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国内设立了28家销售分公司、27个销售中转库,拥有1000多家授权一级经销商,布设了3万多个销售网点。”
“风帆”新动力,启动未来
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中,我国已将储能电池产业放到重要地位,鼓励企业实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安全保证。
市委、市政府围绕提升保定在国内外储能行业中的竞争力,着力推动储能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锁定面向未来的储能技术路线,巩固在全国碳中和产业建设中的显著地位。
在办公室,李阳春手执一根锂电便携式灭火棒,展示了一种车用蓄电池的衍生品。这种灭火棒比手电筒稍长,作为一种车内消防神器,在今年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亮相,引起行业关注。
炽热阳光赐给新疆哈密戈壁滩无穷能量。白云嫩草是中国东北双鸭山夏季的诱人风光。在这样的地区,中船风帆分别建起大规模光伏、风电储电站,成为新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的超级“充电宝”。
中船风帆的风光储产业从2020年起步。至今,此新业务板块年产值已快速升至超20亿元。
在风帆科技管理部还了解到,风帆钠离子电池研发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钠电池的材料获取范围广泛,而且稳定性强、安全性高,具有可期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这也是一种战略储能产品,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被别人卡脖子的问题。”霍巨如是说。
风驰电掣的高速列车,能靠蓄电池牵引吗?可以的。风帆蓄电池一直是高铁的备用动力源,时刻准备无缝接续因故断开的交流电动能。
在国内,各家电信运营商的机房用大型数据中心均使用风帆铅酸蓄电池,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在循环回收电池领域,中船风帆对蓄电池加装二维码追踪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有据可依。
作为中国蓄电池行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理事长单位,中船风帆一直是行业标准制定者。该公司2002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有10多名博士进站工作;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至今,企业共申请专利1100余件、授权专利870件。
“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从上世纪80年代的家喻户晓,到如今“科技风帆、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守,李勇表示,风帆公司会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把安全、环保、质量和社会责任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为保定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