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1把价格打到11.98万这事儿,讲真,有点不讲武德。
这不是常规的市场调整,也不是什么回馈用户,这就是典型的“我不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的掀桌子式打法。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别人的蛋糕端走了,那领克这波操作,就是把桌子上的蜡烛连带桌布一起薅走,顺便还把餐厅的电闸给拉了。整个15万级的SUV市场,不管是油是电,现在估计都挺难受的,突出一个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状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价格,已经不是性价比的问题了,它直接击穿了某种心理防线。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油车,又天天被新能源信息轰炸的中年人,我看这事儿就特别有感触。这个世界正在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撕裂,而领克01,就像是这个撕裂时代的缝合怪,而且是性价比高到离谱的那种。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燃油车的黄昏,不是一个形容词,它是个正在发生的事实。现在车企发布一个燃油车,尤其是纯燃油车,感觉就像在4G时代发布了一款全新的MP3播放器。大家会礼貌性地鼓掌,夸你音质好,做工棒,但回头出门就刷起了短视频。所以,领克在这种时候,还给01上新,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它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告诉那些还在油电之间摇摆的“等等党”们:别等了,再等,油车就要进博物馆了,这是末班车,骨折价,上不上?
你看它的动力,Drive-E 2.0TD T5发动机配8AT,187千瓦,350牛米,零百加速7秒内。这套东西,放在三五年前,是妥妥的钢炮级配置,是年轻人聊车时眼睛会发光的参数。但今天呢?在电动爹们动辄3秒、4秒破百的时代,7秒这个数字,显得有点古典,甚至有点心酸。它就像一个苦练了二十年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林高手,突然发现对手直接掏出了加特林。你说你的内力深厚、拳法精湛,但对面只会说:大人,时代变了。
说白了,这套动力系统在今天这个电车3秒破百的时代,就是个弟弟。但是,它又有一种独特的价值,叫做“机械的确定性”。它不会有续航焦虑,不会有充电桩被占的烦恼,你踩下油门,能清晰地听到发动机的咆哮和变速箱的换挡,这是一种正在消逝的、属于旧时代的沟通方式。对很多老司机来说,这种沟通,就是安全感。所以领克给出的这个配置,不是为了跟电车拼加速,而是给那些“燃油车原教旨主义者”和“摇摆派”一个情绪稳定剂。
然后看它的智能化,这是最魔幻的地方。它塞了一颗高通骁龙8155芯片,配了L2级的辅助驾驶。讲真,8155这玩意儿,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了,简直就是新时代汽车的“准生证”,没这个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有,就是比没有强。L2级辅助驾驶,更是典中典。现在所有车企都在吹自己的自动驾驶多牛逼,能识别万物,能预测未来。
但我跟你说,所有脱离中国特色路况谈自动驾驶的,都是在扯淡。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在于识别特斯拉,而在于识别“老头乐”。那种神出鬼没、不讲交规、随心所欲的马路王者,才是所有AI的噩梦。你那套价值几十万的雷达和算法,在一位突然横穿马路的大爷面前,可能还不如一声喇叭好使。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写到这里,我感觉我这个比喻有点缺德,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领克给的这套L2,够用,能用,能在高速上让你稍微解放一下手脚,这就行了。你别指望它能帮你修仙渡劫,它就是个高级点的“防呆”系统。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让这台油车看起来不那么“油”,让车主在和朋友聊起车的时候,不至于在“智能化”这个话题上彻底哑火。
至于外观内饰,领克这套设计语言,从诞生之初就争议很大。喜欢的人觉得这是都市机能风,是潮流。不喜欢的人觉得这玩意儿长得像个蛤蟆。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有辨识度。在这个所有车都长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时代,辨識度本身就是一种稀缺品。它的内饰,10.4英寸中控屏,10.3英寸液晶仪表,该有的都有,用起来也还行,就是一个标准的、符合当下审美的数字KTV包厢。讲真,我一直觉得大部分车的储物格设计都反人类,我的ETC卡就没找到过一个完美的安放之处。
所以,把这些东西串起来看,领克01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它是一个极致的矛盾体。它用着一颗燃油的心脏,却拼命想长出一个智能的大脑和一张新潮的脸。它在用尽全力地告诉市场:你看,我虽然是油车,但我一点也不老土,你们电车有的东西,我基本也都有,而且,我没有你们那些臭毛病。
这是一种非常卑微但又非常聪明的生存策略。它不去硬碰硬,不去跟电车比加速、比算力,它比的是“综合体验”和“无痛切换”。对于那些被新能源的各种新概念、新名词搞得头昏脑胀,但又不想买一台“纯粹的”老古董油车的消费者来说,领克01这种车,简直就是天降神兵。
它用11.98万这个价格,提供了一台2.0T高功发动机、一套主流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一个看着不落伍的设计,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吉利沃尔沃集团的“品牌玄学”背书。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这他妈的还要啥自行车!
所以领克这一招,可以说是直接对着合资品牌的肺管子捅了一刀。以前这个价位,你可能买个日系三大妈,配置素得像毛坯房,动力弱得像老头乐。现在领克告诉你,同样的钱,你可以拥有一切。这种打击是毁灭性的。它让所有还在坚持“品牌溢价”的合资车企,都像个笑话。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恐怖之处。它不跟你玩田忌赛马的把戏,它直接把赛场给炸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领克选了把所有对手都往盒里装。
但你问我买不买?我不知道。因为我发现,买车这个行为,很多时候跟理性无关。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标;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马斯克画的那个饼。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领克01,它什么都好,配置拉满,价格屠夫,但它可能唯独缺少一点让人奋不顾身的“信仰”。
所以它的最终归宿,可能就是成为那个最理性的选择,那个在无数个备选项里,被计算器选出来的最优解。这对于一台车来说,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悲哀。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能用12万不到的价格买到这样的产品,毫无疑问是幸运的。因为有人愿意为了活下去而发疯,我们才能捡到这些便宜。就问你怕不怕?反正我是觉得,这戏,越来越好看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