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咱们老百姓买车,尤其是买新能源车,感觉跟几年前买手机似的,厂家们一个劲儿地在你面前比参数,这个说我屏幕大,那个说我摄像头多,搞得人眼花缭乱。
特别是在十万块钱左右的纯电小车这个领域,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好像谁能把更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塞进去,谁就赢了。
但大家心里也犯嘀咕:这车就这么大点儿,塞那么多东西,用起来真的方便吗?
成本压得这么低,那些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安全、质量,会不会打了折扣?
说白了,这种“堆料”造出来的车,到底是真材实料的“水桶车”,还是金玉其外的“花架子”?
就在大家伙儿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前不久在成都车展上,一台叫吉利星愿的小车,一下子成了全场的焦点,展台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台车就好像用实际行动在回答所有人的疑问,它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摊开来给大家看,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体验告诉我们,评价一台车好不好,不能光看它堆了多少东西,更要看它是不是真的把东西用到了点子上。
咱们先从大家最关心的空间说起。
一提到A0级的小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小”、“挤”。
平时自己一个人上下班开开还行,真要是一家子出门,尤其是后排坐上三个人,那滋味可不好受,中间那位乘客基本上就没什么乘坐体验可言了。
吉利星愿这台车,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就动了点真格的。
你看它的车身长度,4米1出头,跟同级别的车比起来并不算特别大,但它的设计师特别聪明,他们用了一个叫GEA的全新架构平台。
这个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把四个轮子尽可能地往车子的四个角上推,这么一来,车身虽然不长,但前后轮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轴距”,一下子就拉到了2650毫米。
这个数字可能听着有点抽象,我给您打个比方,很多尺寸比它大一圈的A级紧凑型轿车,轴距也就这个水平。
轴距长了,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车里面的空间变大了。
根据官方的数据,这台小车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达到了惊人的85%。
这可不是吹牛,现场很多人都去试了。
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子,把驾驶座调整到自己最舒服的姿势,然后坐到他正后方的座位上,膝盖离前排座椅的靠背还有差不多两拳的距离,一点都不觉得顶腿。
更让人觉得舒服的是,它的后排地板是全平的,中间没有那个讨厌的凸起。
这意味着,后排就算坐满三个人,中间那位的脚也能舒舒服服地放着,不会再觉得憋屈了。
除了乘坐空间,储物空间也考虑得特别周到。
因为它把电机放在了后面,所以车头就多出来一个前备箱,放一个20寸的标准登机箱或者一些杂物绰绰有余。
后面的后备箱也足够日常使用,放几个购物袋、孩子的婴儿车都没问题,容积有375升。
如果你需要拉点大件,把后排座椅一放倒,整个空间能扩展到1320升,搬个小家电、拉点露营装备,那都是轻轻松松。
所以你看,星愿的空间不是靠把车身傻乎乎地做大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先进的架构设计,把每一寸空间都压榨到了极致,这才是真本事。
说完了空间,咱们再聊聊现在大家买车越来越看重的智能化。
现在的新车,中控台要是没块大屏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时代的产品。
但屏幕大不代表系统好用,很多车的车机系统反应慢、操作复杂,用起来还不如直接用手机支架方便。
星愿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它用的是吉利自家的银河Flyme Auto车机系统,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流畅,用起来就跟你手里的智能手机一样顺滑。
而且它还能和你的手机无缝连接,你在手机上查好的导航路线,一上车就能自动同步到车机大屏上,手机里正在听的歌也能接着放,非常方便。
它那个10.1英寸的中控屏里还藏着一些特别贴心的小功能,比如它内置的高德地图,能显示红绿灯的读秒倒计时。
这个功能看着不起眼,但真的特别实用,等红灯的时候心里有数,再也不用焦急地盯着前面的车了。
还有一个功能叫540度全景影像,也特别厉害。
我们平时说的360度全景影像,只能看到车身周围的情况,而这个540度影像,连车子底下的路面情况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对于新手司机或者是在一些路况复杂的老旧小区、立体车库里停车,简直就是个“神器”。
你再也不用担心看不见的马路牙子或者地上的坑洼会刮伤底盘和轮胎了。
除此之外,它还配备了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高速公路上能帮你自动跟车、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大大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根据实际测试,它的自动跟车非常平顺,加减速不突兀,方向盘的修正也很柔和,不会跟你“抢方向盘”。
这些智能化的配置,不是为了炫技而堆砌的,而是真正从我们日常开车的痛点出发,用技术手段让开车变得更简单、更安全、也更有趣。
最后,我们来谈谈一台车最根本,也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东西——安全。
对于一台小车,尤其是一台电动小车来说,安全是重中之重。
星愿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是实实在在的。
首先是车身结构,它用了大量的高强度钢材,比例达到了65%,这就好比给整台车打造了一副坚固的“骨架”,在发生碰撞时能更好地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其次是大家最关心的电池安全。
它的电池包在出厂前,经过了包括针刺、火烧、泡水在内的24项严苛测试,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在任何极端情况下,电池都不会发生热失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火爆炸。
电池包底下还有一块厚实的铝合金护板保护着,能承受两吨重的挤压力,就算路上遇到磕碰,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电池的安全。
除了这些被动安全,在主动操控安全方面,星愿也给出了超越同级的表现。
它采用了后置后驱的布局,再加上通常在更高级别车型上才会使用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四轮独立悬挂。
这套组合带来的好处就是,车子开起来更稳,操控性更好。
在考验车辆紧急避险能力的麋鹿测试中,星愿以78公里/小时的成绩轻松通过,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很多价格比它贵得多的车型。
这说明,这台车不光“耐撞”,更重要的是它能帮你“躲得开”危险。
从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我们能感受到吉利对于造一台好车的诚意,他们没有因为这是一台入门级的小车就在安全上做任何妥协,反而是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所以,当我们在成都车展看到星愿被那么多人关注和认可时,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它不是靠简单的堆砌配置来吸引眼球,而是通过在空间、智能、安全这些用户最核心的需求上,用扎实的技术和巧妙的设计,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它让我们看到,一台优秀的小车,完全可以做到既实用、又智能,还很安全,它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