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崛起,BBA惨败,二线豪华品牌该退场了

最近汽车市场的新闻,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了。

就拿咱们印象里一直高高在上的豪华车来说,领头的奔驰,居然传出了要大幅裁员的消息,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看看他们去年的成绩单,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最重要的市场,销量跌得更是厉害。

国产新能源崛起,BBA惨败,二线豪华品牌该退场了-有驾

这可不是奔驰一家遇到的难题,它的两个老伙计,宝马和奥迪,日子同样不好过,销量数据也是一片下滑,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了。

这三家过去在国内被合称为BBA,是豪华车的代名词,开上一辆BBA,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可现在,这个曾经坚不可摧的豪华车联盟,似乎正在被一股新的力量冲击得摇摇欲坠。

如果连BBA这样的行业巨头都感到了寒意,那么跟在它们身后的那些二线豪华品牌,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我们不妨把时间倒退个五六年,那时候的汽车市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国产新能源崛起,BBA惨败,二线豪华品牌该退场了-有驾

假如你当时手上有个二三十万的预算,想买一辆好点的车,走进雷克萨斯的店里,销售人员可能会带着一丝优越感告诉你,他们家的车不仅一分钱优惠都没有,热门车型比如ES,还得再加几万块钱才能提到车,而且还要排队等上好几个月。

那时候,加价买雷克萨斯,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旁边的凯迪拉克,会跟你讲它的“美式豪华”和澎湃动力;林肯则会强调它的“总统座驾”血统和安静舒适。

这些品牌,在那个年代,是中产家庭消费升级时的热门选择,代表着一种品味和格调。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变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加价王”雷克萨斯,如今成了打折促销的常客,销量和巅峰时期相比,差不多是拦腰斩断。

国产新能源崛起,BBA惨败,二线豪华品牌该退场了-有驾

很多地方为了卖车,甚至报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低价,当年那些加价提车的老车主看到现在的情形,心里恐怕是五味杂陈。

再看看凯迪拉克,为了清库存,优惠力度大得惊人,一款中大型轿车CT5,动辄优惠八九万,价格已经下探到了普通合资B级车的区间,简直是在用成本价卖车。

至于林肯、捷豹、英菲尼迪这些品牌,更是快要被人们遗忘了,每个月的销量数字非常惨淡,甚至还不如一些国产新势力品牌一天的交付量多。

它们的存在感正在变得越来越弱,几乎成了市场上的“隐形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豪华品牌,在短短几年内就陷入了如此被动的局面呢?

仔细分析一下,其实它们是遭到了来自上下两个方向的夹击,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国产新能源崛起,BBA惨败,二线豪华品牌该退场了-有驾

首先是来自上方的压力,也就是BBA的“降价下沉”。

奔驰、宝马、奥迪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也开始放下身段,大幅度降价促销。

过去你可能需要三十多万才能买到的奔驰C级,现在二十多万就能开回家;以前四十万级别的宝马X3,现在在一些地区的价格也降到了三十万以内。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你想想看,当预算相差不大的时候,一边是品牌光环更响亮的奔驰宝马,另一边是凯迪拉克、雷克萨斯,大多数人会怎么选?

答案不言而喻。

国产新能源崛起,BBA惨败,二线豪华品牌该退场了-有驾

BBA的这一招,直接抢走了二线豪华品牌最核心的客户群体,让它们的品牌溢价空间被严重压缩。

如果说BBA的降价是釜底抽薪,那么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则是一场彻底的“颠覆性革命”。

这股力量从下方冲击而来,但用的却是更高维度的打法。

现在你花同样的二三十万,走进任何一家国产新势力的展厅,你所看到的、体验到的,和传统豪华车完全是两个世界。

一坐进车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就是一块超大的高清中控屏幕,操作起来比手机还要流畅。

语音助手非常智能,不仅能帮你导航、放音乐,甚至能陪你聊天解闷。

国产新能源崛起,BBA惨败,二线豪华品牌该退场了-有驾

车内的配置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很多车型都配备了过去只有在百万级豪车上才能见到的冰箱、后排娱乐屏、带按摩和通风功能的零重力座椅。

这些实实在在的舒适性配置,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在性能和驾驶层面,国产新能源车也完全不落下风。

由于电动机的特性,它们的加速性能非常出色,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进入“三秒俱乐部”的车型比比皆是,能给你带来传统燃油车无法比拟的推背感。

更重要的是,在智能化方面,国产车已经遥遥领先。

像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激光雷达、自动泊车这些前沿科技,已经成为了很多国产车的标配。

国产新能源崛起,BBA惨败,二线豪华品牌该退场了-有驾

而同价位的传统豪华车,在这些方面往往显得非常“朴素”,车机系统卡顿、功能单一,智能化水平可能还停留在五六年前。

这样一来,二线豪华品牌的处境就变得无比尴尬。

往上看,它们的品牌号召力比不过降价后的BBA;往下比,它们的产品力,无论是在科技感、舒适性还是性价比方面,又被国产新能源车全面超越。

它们过去引以为傲的发动机技术、底盘调校、品牌历史,在今天这个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似乎不再是决定性的优势。

当消费者发现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一辆更智能、更舒适、加速更快、空间也更大的车时,那个曾经看起来很重要的车标,似乎也就没那么香了。

这场市场巨变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消费者购车观念的深刻变化。

国产新能源崛起,BBA惨败,二线豪华品牌该退场了-有驾

大家不是不看重“面子”了,而是对“面子”的理解发生了改变。

过去,开一辆豪华品牌的车,是向外界展示自己经济实力的直接方式。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做出一个明智的、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消费选择,才是更有“面子”的事情。

花大价钱买一辆技术落后、配置寒酸的“品牌货”,在很多人看来,反倒成了一种不懂车、不理性的表现。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产品本身带来的价值和体验,而不是盲目地为品牌溢价买单。

说到底,汽车终究是一个消费品,大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希望花在刀刃上,买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东西。

当国产车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时,消费的天平自然会向其倾斜。

这场由技术变革引发的汽车市场大洗牌,才刚刚拉开序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