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威飒降到13万,配置比不过国产,年轻人还会买单吗

事件最近特别抓人眼球,丰田威飒降到13万,在网上一通刷屏。以前讲“买发动机送车”的丰田,成了丰田“也必须靠价格了”。以前你跟人说买丰田,脑子里自动浮现质量杠杠的、省心、开不烂,三五年落地还是一线,别人听了只会说“你是懂车的”。现在呢?便宜是真便宜了,可大家买账嘛?

我先来设个问,丰田这几年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突然要跟国产车型拼刺刀?以往丰田讲的是“质感”,讲的是“长期主义”;而国产新能源是科技配置、人机交互、智能座舱挂在嘴边,尤其是车企们使劲堆料,怎么都想让你觉得自己是在开未来的车。今天的丰田,13万的威飒,还能用什么跟国产车扳手腕?

细琢磨,丰田靠的无非是那口“金字招牌”。不久之前,大家还拉着自己的卡罗拉,想着开个十年八年绝对没毛病。威飒这种SUV,本以为靠着丰田的光环,加点溢价,销售应该不愁。但这一年里你去看大街上的新车,谁还死磕“开十年不坏”?大家都要“前瞻性”,要智能、要省心、要新鲜感。你能语音控制,能自动泊车,能拍短视频;年轻人根本不在乎发动机缸体是铝还是铁,车要“会聊天”才是真的喜欢啊。

回头说威飒,新款出来之前大家都挺期待的,想着SUV领域丰田又要立个标杆,结果 一上市就卖不动,降价如跳水。从二十来万直接干到十三万,这不是简单的促销,这是市场逼丰田低头、本土车企的压力让全球巨头没脾气。大家能不能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波降价,到底是丰田自愿的,还是真的快扛不住了?

回答其实很简单,不是丰田自愿,是逼出来的。以前丰田对自己的定价很有自信——你买的不是“便宜”,是“省心”、“保值”、“不坏”。可这几年哪个年轻人不是随时换车、两三年买新款,谁还琢磨着二手保值,谁还把“只要别坏就行”当买车标准?市场变了,丰田得改,不改就是仓库堆积、销售疲软。

降价带来的结果,一是“低价还能用大牌”,二是“配置落后没法忍”。威飒确实外形不赖,车身线条一看就是丰田老派的“高级感”,前脸霸气,屁股灯连着一条挺顺眼。但你真去试一下车,内饰用料刚刚够“中规中矩”,科技感摆那儿顶多就是“老干部作风”,按键啥的用着没毛病,就是有点“老旧”。国产新能源这几年,动不动就全液晶屏,开机动画能让你直呼“科技与狠活”,但丰田还在凉皮里找豆芽。

如今13万的车,只拼外观和牌子真的行吗?大家都说买车要比“性价比”。从配置来讲,威飒高配都有智能语音、远程车控、HiCar、L2级辅助驾驶、安全气囊,听着还行。但你往国产新能源车一看,十来万价位都能给你啥?座椅按摩、全车氛围灯、自动驾驶、电动尾门、头枕音响、OTA在线升级,整一套下来,像是买了个行走的大号手机。对比起来,丰田的搭配还是“老三样”,习惯的用户觉得踏实,喜欢新潮的年轻人只能说一句:不太能忍了。

再问问空间,威飒就是标准的中型SUV,其实尺寸也不大。轴距2米69,车长不到4米8,属于“看着大,坐着还好”。乘坐空间算不上压抑,也不是宽裕到爽快。全景天窗顶配才有,低配连个大天窗都不肯放开,显得有点“精打细算”。国产车又不一样,天窗大得能开派对,后备箱随便加个电动尾门,连后排都能躺着打游戏。你说,这两种“思路”,靠降价能弥合吗?

动力方面,威飒两套动力:2.0L和2.5L混动。2.0L那台,开起来就跟“老实人”一样,别指望提速快,十二三秒破百,城市里没压力,但比起国产的能“弹射起步”的电动车,还是慢了一大拍。2.5L混动好点,八秒破百,油耗真正低,一百公里五六个油,才用九十二号汽油,细水长流的典型丰田风格。油耗是真强,动力呢,勉强算“够用”。但这年头试驾,谁不是一脚地板给你看看?就算油耗省你一年几个油钱,体验拉胯年轻人不一定认可。

设想一下你花13万,要买一辆新能源国产车和丰田威飒,会怎么选?国产车有“智驾”,能应付堵车能跟车;有“智能座舱”,能刷剧能K歌能开会;有“丰富配置”,用着随心舒服。丰田威飒给你“保值”,给你“耐用”,给你个无故障但不太好玩的车。你追求什么?其实买丰田的,无非两种人:一是“只认牌子”,二是“不想操心”。只要别出事就行,只要开车顺手,其他都无所谓。而国产新能源,吸引的是愿意尝鲜、追新玩的年轻人,甚至是愿意“当小白鼠”不断试新功能的人。

丰田威飒降到13万,配置比不过国产,年轻人还会买单吗-有驾
丰田威飒降到13万,配置比不过国产,年轻人还会买单吗-有驾
丰田威飒降到13万,配置比不过国产,年轻人还会买单吗-有驾
丰田威飒降到13万,配置比不过国产,年轻人还会买单吗-有驾

市场变化已经不是“降价一口气就能救销量”,丰田已经错过了第一波智能化红利。你看国产车企,功能多到爆炸,OTA每月给你推新功能,动力能让你随时变身“小钢炮”。丰田如果只是靠“降价”,除非价格再下一步,或者彻底打破自己的定价体系,甚至得像手机厂商一样“割肉求生”,否则只会慢慢输掉话语权。

当然了,丰田不是没优势。核心还是“可靠”。车买回家,开个十年二十年,故障率基本没有,这在全球范围是一块硬招牌。国产新能源进步大,有些技术还在摸索阶段,长期耐用性还没完全验证。所以不少人还是会买丰田,不想折腾。但问题是,这样的人规模越来越小。

再问一句,丰田长期防守能守住吗?国产车计划升级、布局海外、智能功能满天飞,竞争力噌噌往上涨。丰田牌面还在,但失去主动权其实就在眼前。光降价只能是“拖延一下时间”,真正能打的,还得是“技术创新”,要么跟上智能,要么靠混动领域继续下狠手。现在市场,消费者是投票的,跟不上节奏你就得被淘汰。

所以说,丰田降价从来不是主动选的,有点像被潮流推着走。人们买车不再是看“这个车能不能开十年”,而是“这个车今天爽不爽”,能不能开得开心,有没有智能辅助,能不能跟手机一样常换常新。丰田以往的牌面,确实有震撼力,但面对如此疯狂的国产新能源价格和智能风暴,它也不得不放低身段。

最后再提一句,买车不是买一个Logo,是买一个体验。丰田威飒降价可以当选项,但真值不值得买,还得看你的需求和预算。你追求“用不坏”,那威飒还是老法师;你要“体验感、科技感”,国产新能源一大票。现如今,降价只是面子,丰田能不能在这个大变革里活下来,真得靠自己不光能守,还会变。消费者几乎每天都在重新思考:到底是选“省心”,还是选“开心”?这是时代给丰田的终极一问。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