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vs油车尚无定论,但油混车恐怕很快就要退出舞台

还记得2019年丰田双擎火遍全国的场景吗? 当时人人都说油混车是省油神器,不用充电就能享受电动车的低油耗。 可短短五年,油混车就从神坛跌落,市场份额从71%暴跌到13%。 这背后不是车不好用了,而是整个市场彻底变天了。

电车vs油车尚无定论,但油混车恐怕很快就要退出舞台-有驾

政策一变脸,油混车直接成了“没娘疼的孩子”。 2023年起,国家把新能源车的绿牌、免购置税这些好处全给了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油混车被一脚踢出新能源队伍。 以上海为例,插混车能省下近9万元的牌照费,油混车却得和燃油车一样去抢牌照。 高速免费通行? 节假日堵车时,插混和纯电直接走专用通道,油混车只能乖乖排队。 这种差别对待,让消费者用脚投票,谁还愿意多花钱买辆“二等公民”车?

算经济账的时候,油混车更是漏洞百出。 买辆油混车要比同款燃油版多花两三万,按一年开一万公里算,省下的油钱才两千块,得开十年才能回本。 修车更是个无底洞,油混车两套动力系统像连体婴,坏一个就得全盘检修。 丰田4S店的朋友透露,油混车换个电池组少说三万,普通保养都比燃油车贵一半。 反观插混车,结构简单多了,路边修车铺都能搞定,维修费直接砍半。 二手车市场上,卡罗拉双擎三年保值率62%,比亚迪秦PLUS插混版却能到68%,买家现在只认“能充电的混动”。

电车vs油车尚无定论,但油混车恐怕很快就要退出舞台-有驾

技术层面,油混车简直像智能机时代的老人机。 电池容量只有1-2度电,纯电续航撑死几公里,连更新个导航系统都卡顿。 插混车电池动不动十度电起步,纯电跑一百公里轻轻松松。 智能化更是天壤之别,十五万的插混车标配L2辅助驾驶和5G车机,油混车却连OTA升级都支支吾吾。 实测显示,插混车零百加速进7秒,油混车还在9秒外磨蹭。 车主吐槽:“开插混像用5G冲浪,换回油混就像退回到3G时代,连刷个视频都缓冲。 ”

消费者心理也彻底反转了。 以前觉得油混车不用充电是优点,现在住建部数据说四成家庭装了充电桩,上班通勤五六十公里,插混车纯电模式完全够用。 年轻人买车不再只看省油,更要“科技感”。 能插电意味着能远程控制、能语音交互,油混车那种半电半油的体验,现在被嫌弃为“过渡方案”。 社交媒体上,晒插混车纯电通勤成了新潮流,油混车则被贴上“保守派”标签。

电车vs油车尚无定论,但油混车恐怕很快就要退出舞台-有驾

油混车还没完全消失,只剩最后几个角落苟延残喘。 长途货运司机和偏远县城用户还在用,充电桩覆盖不足。 日系品牌铁粉也坚持买,觉得油混技术成熟可靠。 主流城市里,4S店销售直言:“一个月卖不出几台油混,顾客进门就问插混有没有现车。 ”车企方面,丰田2025年悄悄减产油混车型,把生产线转向插混。 经销商库存表上,油混车积压最多,优惠力度最大也难出手。

市场数据不会说谎。 2024年混动车销量榜单前十名里,插混占了八席,油混车只剩丰田两款老车型撑场面。 汽车论坛上,油混车板块发帖量暴跌七成,插混讨论区却日均千帖。 一位二手车商翻着账本说:“三年前收油混车还能快速转手,现在压半年都难卖,买家上来就问‘这车能插电不? ’”修车师傅的工具箱也变了,专用油混检测设备积灰,插混通用工具使用频率翻倍。

电车vs油车尚无定论,但油混车恐怕很快就要退出舞台-有驾

用户实际体验更说明问题。 北京一位网约车司机算过账:用插混车白天纯电跑单,晚上家充只要30块电费,比油混车省一半成本。 广州家庭用户反馈,插混车周末带娃出游,纯电模式安静又省钱,油混车发动机频繁启动的噪音让孩子抱怨。 甚至网上的汽车评测视频,点击量高的全是插混车续航挑战,油混车内容播放量不到十分之一。

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张加速了油混车的退场。 2024年全国新增公共充电桩67万个,小区私人充电桩覆盖率冲到67%。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普及后,插混车长途旅行再无焦虑。 反观油混车,加油站虽多,油价波动时车主只能硬扛。 节假日高速服务区里,插混车充电排队时还能用油应急,油混车却永远困在油价涨跌的循环里。

汽车经销商用实际行动投票。 一线城市4S店把油混车摆到角落,插混车放展厅C位。 销售培训手册上,油混车话术从“省油王者”变成“技术成熟”,插混车则强调“免摇号”“智能升级”。 二手市场更残酷,车商直接拒收三年以上油混车,理由是“电池衰减没人要”。 就连租车公司也调整车队,神州租车2025年采购清单里,油混车比例从30%砍到5%。

技术迭代的碾压感无处不在。 插混车用上了碳化硅电控、扁线电机,油混车还守着十年前的镍氢电池。 车企研发投入上,比亚迪DM-i系统一年迭代三次,丰田THS混动五年才小改款。 车主社群流传的段子说:“油混车升级叫打补丁,插混车升级是换系统。 ”售后维修点也见证变化,油混车专修师傅转行学插电技术,“活儿少赚不到钱”。

消费决策场景彻底颠覆。 以前买油混车要对比油耗表,现在消费者先问“支持快充吗”“能外接放电吗”。 家庭用户看重插混车露营时能当移动电源,年轻人喜欢手机APP控车功能。 甚至购车贷款政策都倾斜,银行对插混车给出更低利率,油混车贷款门槛更高。 汽车保险也一样,插混车保费套餐含电池险,油混车得额外加钱。

油混车的退场不是突然的,而是每个细节的累积。 从政策清单到维修工单,从充电桩数量到二手车估值,数据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 市场上还在卖油混车的品牌,海报上最大的字是“清库存优惠”。 车展上油混车被安排在新能源馆边缘,观众路过时瞥一眼就走。 就连驾校教练车都开始换插混,学员说“油门响应比油混车跟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