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猛操作,干到产能过剩!比亚迪放假5天,谁来买单?

今年夏天,新能源汽车市场突然上演了一出“速度与激情”的戏码。比亚迪一声令下,生产线停了,工人放假5天。消息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前脚还在疯狂扩产,后脚就产能过剩了?”“这波操作,到底谁在买单?”

一顿猛操作,干到产能过剩!比亚迪放假5天,谁来买单?-有驾

第一幕:狂飙的产能,刹车的现实

时间倒回2022年,比亚迪销量暴涨,全年狂卖186万辆,同比增长152%。老板王传福大手一挥:“2023年目标300万辆!”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新工厂遍地开花,工人三班倒,连食堂阿姨都感慨:“这阵势,比过年还忙。”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可谁能想到,刚过半年,剧情急转直下。7月,比亚迪突然宣布部分生产线停工,工人轮休5天。网友调侃:“昨天还在‘卷’产能,今天就开始‘卷’假期了?”更魔幻的是,仓库里停满了新车,停车场变身“露天4S店”,销售朋友圈刷屏:“现车秒发,优惠拉满!”

问题来了:为啥突然刹车? 1. 对手太猛 :特斯拉降价、蔚来换电、吉利极氪狂追,消费者选择多了,比亚迪的“一家独大”被稀释。 2. 库存压顶 :上半年生产了125万辆,但终端销量增速放缓,经销商库存系数飙到2.5(警戒线是1.5)。 3. 政策退坡 :国补退出后,部分消费者观望,市场从“抢购”回归“理性”。

第二幕:谁在为过剩买单?

生产线一停,最先慌的是供应链。某电池供应商吐槽:“订单砍了30%,生产线只能‘躺平’。”更惨的是刚入职的工人,合同还没捂热就被“优化”。社交媒体上,有人晒出流水线照片配文:“昨天拧螺丝,今天拧瓶盖。”

一顿猛操作,干到产能过剩!比亚迪放假5天,谁来买单?-有驾

但真正的“隐形账单”在资本市场。比亚迪股价两个月跌去15%,机构报告纷纷下调预期。分析师老李直言:“扩产时喊‘狼性’,过剩时讲‘韧性’,投资人成了接盘侠。”

不过,也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二手车商。大量库存车流入二手市场,标价“骨折价”:“新车指导价21万,现车14万开走!”网友戏称:“比4S店更怕比亚迪停产的,是二手车贩子。”

第三幕:过剩之后,出路在哪?

比亚迪不是第一个踩刹车的。特斯拉上海工厂年初也停产升级,理想汽车被曝砍单。行业共识来了:新能源车的“野蛮生长”该结束了。

破局方向浮出水面: - 技术突围 :王传福最近猛攻“云辇”智能底盘,放话“要甩开对手两条街”。 - 出海抢单 :泰国工厂投产,巴西建厂谈判,甚至传出要买越南车企。网友调侃:“国内卷不动,就去卷老外。” - 细分市场 :仰望U8瞄准百万豪车,腾势D9死磕商务MPV,策略很明确:“总有一款割到你。”

尾声:这场“过剩风暴”教会了我们什么?

回头看,这场产能过山车像极了一场“大跃进”:政策刺激时一窝蜂上马,市场降温时一地鸡毛。但换个角度,刹车未必是坏事。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最后抛个问题:如果明年补贴再回来,车企会不会又开启“猛操作”模式?到时候,买单的又是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