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大家一看新车出来,尤其带点“联名风”,心里头那点好奇劲、怀疑劲一起上头。“20万的宝骏问界,值不值?”光看这问题,无数人已经摇头了,就差把“谁这么有钱还不嫌丢人”刻脸上。可你真说清楚了吗?谁又规定20万的SUV,不能挂宝骏标?咱今天不着急泼冷水,一块琢磨琢磨这“华境S”到底葫芦里卖什么药,图啥,值不值你花二十万血汗钱去尝鲜。
第一眼见这车,难免觉得身形、前脸、那种轮廓“和问界M7真像”。很多人爱吐槽这叫“套娃”,但咱得实事求是:现在中国车市流行的,大体就是这种大气点、圆润点、少点锋利多角的味道。问界、理想、腾势……哪个不是往这块路上挤?说白了,“好看不好看其实就是咱中国人愿不愿意买账”。要我说,你新品牌没点突破不丢脸,最怕的是“又丑又怪”,直接劝退大半消费者。要真能把外观细节再捯饬高档点,灯组、轮圈、车漆质感,哪怕像点问界,照样能在20万级博个“真香”。
再说内饰这块,今年最大的话题是“智能座舱”,主打一个科技感和便利。华境S说搭载鸿蒙Space 5.0,光这个名字一出来,懂行的人就知道:有戏。华为做车机口碑基本拉满,交互流畅不说,语音能动真格。市面上一堆二十万的合资电车,导航卡半天、语音识别跟聋子似的,体验一对比还真下不来台。但转头看看用料,宝骏车一直是性价比路线,车门、仪表按钮、座椅基本就那一套常规货色。要大面积软包、实木装饰,估计想多了。所以我看,靠谱是靠谱,用着顺心,但没啥“高档感”,跟理想、腾势比“豪华”,还是得差点意思。
接着聊空间。大六座设计,明摆着就是冲着多口之家去的。车身参数看着也不小,二排独立座椅,三排稍紧凑。六口之家出去玩通勤,一家人开着肯定舒服。但你真往三排塞上成年人,那就别指望多动地儿了,适合娃、短途凑合;要真是经常拉满一家六人跑长途,那体感恐怕就是一言难尽。所以讲道理,主打家庭的舒适、多变空间,是个加分项,但对空间要求极高的,最好还是试车亲身体验,说出来的“宽敞”,不一定人人都信。
动力和电池,这次华境S主打“五菱神炼电池”,光听名字就先来点“安全感”。针刺、枪击这类极端测试,宣传说得天花乱坠,这一点必须得给个认可,毕竟电车安全谁都不敢掉以轻心。但有个老问题绕不过——电车续航到底扛不扛冬天。去年我自己那台纯电SUV,宣称600公里,冬天一吹北风掉成三四百都是常态。不吹不黑,安全度过了,冬季续航才是决定买不买单的关键。再说动力版本,增程和纯电齐飞也是趋势,理论上能兼顾南北气候,但光看宣传没用,最终还得等车主实测出炉。
讲真,最让人关注的,还不是动力、空间这些细节,而是这车最响亮的——“华为全家桶”智能化。有鸿蒙,有ADS 4.0,市面上大部分小厂都跟不上这水准。城区智驾啥水平,我在深圳亲身体验过,识别红绿灯、自动跟车变道,各种花活确实牛。问题来了:宝骏和华为联名,花20万买单的人,到底信的是谁?说句大实话,华为是新势力里的旗帜,大家花大几万就是想买句“技术信仰”,可宝骏的名字……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是不认可车本身,而是二十万买宝骏,心里始终过不去那个槛。
再往深说,车好不好,品牌才是最后一根稻草。宝骏名前几年就卖得多,街上随便一瞟不是310就是560,人民代步车,经济实惠。可你要说“高端”,真没人往这个方向联想。朋友买车,理想L7、咬咬牙上问界M7,为什么不是宝骏?归根结底是“名声”问题,面子社会很难绕得开。去年宝骏推那个享境轿车,顶配都19万,卖得咋样?几个月下来就是一千来台。大家觉得哪怕技术过关,感情上没法接受“进阶的宝骏”,品牌标签太难改。
打个比方,你去便利店喝五块钱的可乐,喝着爽;可同一罐可乐贴个二十的标签,你得先掂量掂量是为啥。帮你降冬天温,还是喝出新高度?这事其实很现实,不是黑谁,就是人买单就会先看个“值不值这个价”。要是把车标一换,原班配置,挂个“问界”、挂个“理想”,价格都能往上抬一级。这就是品牌溢价,没啥羞说的。
所以综合下来,华境S真要自信定到20万,基本对着比亚迪、理想、问界就开干了。你说产品力行不行?空间没输,智能化最起码有华为做底,电池宣传有看头,整体属于同价位偏“勤勉踏实”那种。但你要真在乎“质感豪华”“科技氛围感”,咱说实话,还是人家理想、问界更高一档。真拼到细节保值率、品牌影响力,宝骏的短板还是短板,这个得靠真金白银和时间慢慢修炼。
所以我的建议其实很简单:你要想20万第一批就上,得是真不信“品牌溢价”那套人。技术你信,智能你赞,电池你放心,买了也不怕别人说你“冤大头”——真有这样的人,买了肯定幸福。可如果你一边想科技,一边心疼钱,心里又盼着以后自己车卖二手还能值钱,讲真,兄弟,你可以再等一等。等市场真实反馈出来,看看第一波用车评价,再决定是不是值得入场,不丢人。
尤其得等清楚:冬季续航掉不掉、ADS智驾稳定不稳定,电池实际寿命是不是像宣传那样牛。还有,最终定价到底划不划算。假如主力车型18到19万,我觉得挺有试水价值;真要干到23、24万,宝骏自己心里恐怕都要冷静一下。
车到最后,是用来开的,也是咱口袋里的票子砸出来的。兜里钱怎么花,咱自己才有数。勇敢的人手里肯定会有一辆首批华境S,这没问题;可更多人其实还是会忍住那股冲动,等一等“真口碑”。毕竟,说到底,买车其实买的就是一个稳妥和放心。
最后我想问一句——“二十万买台宝骏,谁心里真能踏实?”如果定价真只做到19.8万,外加华为全家桶是不是就值得让你“跨那一步”?不妨在评论区说说,看看有多少人愿意接这班新潮流,有多少人摇头说“再看看”:嗨,时代在变,选择也在变,权衡对自己才最重要。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