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瓦伦西亚的一家4S店里胡安·贝拉斯克斯用手指敲打着MG HS PHEV的方向盘“续航1200公里比亚迪做不到”。 2025年6月这辆中国插混车在西班牙卖出189辆以三倍优势击败对手拿下销量冠军。 不远处的港口挂着MG标志的新车正从远洋滚装船卸下它们半年前还在上汽临港基地的生产线上。
整个2025年上半年上汽在欧洲卖掉了超过15万辆MG汽车。 MG3 Hybrid+和MG ZS Hybrid+这些混动车型开进了西班牙工薪家庭的停车位帮品牌拿下了当地市场第15名的位置。 7月初伦敦市中心展厅的灯光打在智己LS6的流线型车身上这款搭载固态电池的高端车将在月底进入英国市场。 而地球另一端的印尼街头五菱Air EV穿梭在拥堵的雅加达街头当地每卖出三辆微型电车就有一辆来自上汽工厂。
49.4万辆这是上汽2025年1到6月交出的海外成绩单。 数字背后藏着全链条战术:在曼谷以北的春武里府工业区泰国工厂的焊接机器人正为MG4车型拼接车身。 当地生产让整车成本比出口降低三成欧盟刚提高的35%反补贴税被挡在门外。 爪哇岛东部的巴齐丹县三电组装车间的工人把神炼电池装进五菱Air EV70%的零部件本地化率把关税压缩到最低。
支撑全球流动的是安吉物流的远洋船队。 6月第8艘“上汽安吉申望号”滚装船加入服役22艘巨轮组成的船队贯通着西欧、地中海和东南亚航线。 当德国的经销商催单时泉州港发运的7000台MG ZS只需20天就能抵达汉堡码头。 而在三年前同样行程需要额外中转且耗费45天。
电池技术的出海更具深意。 万隆理工学院的学生在新能源实验室拆解神炼电池包针刺测试录像显示电芯变形40%仍无明火。 这套源自中国的标准正成为东盟车规:印尼电池厂根据MUST结构调整产线后起火事故率下降了70%。 当雅加达雨季的湿热空气涌入车舱当地车主会开启中控屏的“电池医生”温控算法能自动调节功率预防短路。
更复杂的生态建设在茂物市成形。 上汽与穆罕穆迪亚集团合建的实训基地里200名印尼青年在新能源维修工位操作示教板。 他们组装的无人配送车即将投放到当地医院这种车辆底盘特意调高了15公分以应对泥泞路面。 首批毕业学员艾哈迈德已入职五菱售后中心他手上的诊断仪能解析80%的车载故障码。
挪威特隆赫姆的峡湾公路上智己L6自动调整着转向角。 8K摄像头捕捉到弯道尽头的麋鹿时制动响应比司机快0.3秒。 这个7月欧洲媒体用“中国智造”形容其自动驾驶表现。 而这样的场景正复刻到全球170个国家:墨西哥城车主用西班牙语唤醒i-Smart导航迪拜沙漠中的ZS EV开启沙地模式墨尔本夫妇用手机预约MG车型的保养服务。
600万辆海外销售里程碑在今年被突破其中近三分之一发生在欧洲市场。 当慕尼黑车评人将MG与欧宝相提并论时巴厘岛游客正通过本地租车APP下单五菱Air EV。 在智利狭长的国土上上汽建立的46个服务点覆盖了98%主要城市配件仓库的周转效率比三年前提升五倍。 而这一切的起点或许可以追溯到十年前那艘驶向埃及的滚装船当时它装载着第一批海外试水的500台名爵3。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