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柴旭晨
今年,新势力的不少声量是属于零跑的。
财务上,2024年第四季度成功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了单季度盈利目标;规模上,今年一季度,其交付了87552辆汽车,同比增长162%,3月更是冲上新势力王座;合作上,傍上一汽的大腿,一款车型已签协议;出海上,已经计划在欧洲选址建厂。
这家低调的新势力正在迎来自己的黄金年代。
但身处如此之卷的车圈,零跑也需要更大规模来获得优势的竞争地位。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希望今年零跑的月销量可以摸到更高的门槛。
在B10成为爆款之后,零跑的B系列再度出手,这一次盯上的是年轻人,推出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B01,定位“15万级最美智能轿车”,和去年成为爆款的小鹏MONA M03定位相似,看来这一次,零跑要来抢小鹏的蛋糕了。
这款车发布之后,零跑的B系列产品矩阵将覆盖SUV、轿车、跨界车三大主流品类。在零跑的设定中,零跑B01要与零跑B10组成“双子星”矩阵,成为承载零跑在全球主流消费市场的“扩张”车型。
尽管这届的上海车展上,谈激进智驾的企业变少了,但在不少新车上,带有激光雷达的智驾版本,还是占据了一半以上的销量。其中,零跑B10上市13天已完成超8000台交付、激光雷达版本占比51%,中高配版本占比95%。这意味着,市场的选择也在督促着零跑的智驾要再进化。
朱江明也感慨,零跑在智驾这一块,前期没有做太大的投入,一直处于跟随的战略,直到去年初开始投钱码人。“从去年9月份拿到芯片开始开发,到今年的4月份的量产,我们争取在二季度实现点对点的通勤,希望在三到四季度,城市辅助驾驶做到行业第一梯队。”
关于规模的增长,零跑另一筹码是海外市场。自从与Stellantis合作之后,零跑的海外市场明显加速,还计划在欧洲进行本地化生产。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透露:“目前欧洲还在做最终的选址决策阶段,西班牙是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个地方。从时间进展来说,我们希望能够在2026年年中做本地化的落地。”
朱江明表示,“我们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在海外投放产品,去年卖了1.3万多辆,开了一个好头,我们认为全年实现5万到8万台的海外销量是可以期待的。”
国内与国外双轮驱动,零跑的规模野望有望变成现实。
以下是华尔街见闻等与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零跑汽车副总裁 周颖的对话(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经编辑):
问:今年年初,从一开始非常火的全民智驾到现在的辅助驾驶,其实智能驾驶出现了刹车,当出现智能驾驶降温的时候,零跑对这件事情怎么看,以及出现这样的事情会改变零跑对智驾的策略吗?
朱江明:从零跑的角度看,智能驾驶(端到端辅助驾驶)绝对是未来的方向,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面确实有一些误判、误导。我们也看到很多视频,比如可以在车里睡觉、可以不关注的情况下驾驶,可能会给我们的用户造成很多的误导,这个误导就会出现安全的问题,所以我觉得现在首先是要做好真正的能力的宣传、规则的制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提升辅助驾驶的能力,同时充分考虑安全,以及在整个未来的智能驾驶(端到端辅助驾驶)设计里面把安全、全程的AEB的过程当中,所谓的AEB就是任何速度情况下都有面对安全隐患的紧急制动,把这些功能做全面、做可靠的情况下,我们再更好进一步推广整个智能驾驶(端到端辅助驾驶)。
问:你觉得智驾技术成熟的时间点是什么时候?
朱江明:我认为速度会越来越快,成熟度也越来越高,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的接管的次数越来越少,包括城区上越来越成熟,我们认为在3到5年内L3的落地还是有可能的。
问:零跑的智驾有何独特之处?行业内是否还有一些没有被关注到的机遇或者技术亮点?
朱江明:在智驾(端到端辅助驾驶)这一块,零跑前期没有做太大的投入,一直处于跟随的战略。但是从2024年年初开始,我们一下子就从300人扩充到年底的500多人,也吸引了很多优秀的智驾人才,零跑本身就有很好的AI技术的功底和技术的能力,这段时间是零跑突飞猛进进步最快的。
从去年9月份才拿到芯片开始开发到今年的4月份的量产,要进行算法的实施,我们争取在二季度实现用户点对点的通勤,希望在三到四季度所有的城市辅助驾驶做到行业的第一梯队。
关于在创新方面,我们希望在安全方面比行业内的其他竞品有所突破,希望把AEB做到行业内最先进的水平,在智驾里面先把安全放在首位,这是零跑要做的事情。
问:在数智链主时代,零跑怎么跟供应商进行数智化的改革或者赋能供应商,让大家一起在数智化时代享受到红利?
朱江明:我觉得智能驾驶(端到端辅助驾驶)跟做互联网有点像,做互联网最大的资源是什么?那么就是数据,为什么大数据时代成就了那么多的互联网公司,同样的就是智能驾驶(端到端辅助驾驶),除了不断地靠算法的更新、训练以外,更多需要用户在实际过程当中、驾驶过程当中积累的数据以及所发现问题的解决,才有可能让智驾(端到端辅助驾驶)算法越来越稳定,把碰到的问题解决掉。
所以我觉得最终智驾(端到端辅助驾驶)真正做得好还是要有整车的厂家来做,因为是更加贴近用户的,是跟用户互相连接的,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不断地改进用户在驾驶过程当中的问题,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问:怎么看待最近的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后续零跑的全球化策略是怎样的?
朱江明:首先,欧盟对中国越来越开始比以前更加友好。当然,去全球卖好车,哪怕以前没有很大的关税,针对较大市场,一定是走本地化的策略。
因为只有那样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更加及时地供货以及有更好的成本优势,不需要解决运输的问题,所以我们觉得不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这都是要做的一个工作,从零跑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坚定地做全球化,再做本地化的落地。
问:今年我们国际的销量目标是怎样的?
朱江明:在海外销量方面,我们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在海外投放产品,去年我们卖了1.3万多辆,开了一个好头,今年一季度不仅在批发,我们在零售的层面,在真正C端用户成交的层面的增长非常迅速,今年一季度开了一个好头,我们认为全年实现5万到8万台的海外销量是可以期待的。
问:关于终端渠道的建设上有什么可以披露的?
曹力:终端渠道方面,现在网点加起来有1500家左右,包含了海外,海外占500家,国内采用“1+N”布局模式。所谓“1+N”就是每一个地区必须有一个全功能传统意义上的4S模式,具备交付、维修整个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功能,以及辐射到周边地区的商超店、城展店或者卫星店。
所以今年在渠道的布局上面的增速非常快,接下来我们重点也会在覆盖全国的各个县市的地区之后,我们会重点把服务网点这一块做起来,把我们的服务质量打造成今年一个新的目标、金字招牌,不管是服务的速度、服务的质量还是网点的布局,我们在这个渠道上都会重点做一个延展。
问:零跑B01怎么吸引年轻人?
曹力:从产品上来说,吸引年轻人的一个点,特别是对于轿车来说,肯定第一个还是颜值,所以我们在设计上面还是加入了大量的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包括颜色的设计,而且我们的整个设计团队也是非常年轻的团队,我们的主创设计师都是90后。
问:前几天有友商说“未来车企能留在台桌上需要具备的能力是规模化的销量能力和自主可控的AI能力”,是不是认可这个说法?你认为未来继续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底层实力是什么?
朱江明:市场确实已经淘汰了很多车企。接下来就是三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新势力车企、国产传统车企、合资车企,还要经过三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决定格局,也就是基本可以明朗,未来的三年对每一个车企的销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今年有六七百款车上市,新车就120款,在这样一个大的红海里面竞争,这是绝对残酷的。价格战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零跑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还是很有信心今年去完成既定的销量目标。
问:海外市场在车的选购上面跟国内市场有哪些偏好上的差异?之前B10上市的时候提到今年年中可能在欧洲本土投产上市,具体欧洲投产的产线有具体的时间吗?
曹力:因为海外用户大部分先聚焦在欧洲,欧洲对于车型的大小跟国内的用户差一两到级别,他们的车偏小。另外,他们可能会更偏向驾驶的质感,不是那么在意后排的舒适性、大的空间。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因为缺少跟国内一样比较领先、比较智能化的新能源车,所以之前的欧洲用户对于这个没有太强的概念,但是一看到零跑的车、中国的新能源车过去这么大的屏幕、这么舒服的座椅以及这么好的智能化功能,他们也会觉得是很好的,对他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也是我们的车到了海外、欧洲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毕竟对于新鲜的事物、新鲜的技术、智能化的技术以及好的设计,大家的喜好还是比较共性的。
目前来说欧洲还在做最终的选址决策阶段,西班牙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个地方,从时间进展来说,我们还是希望速度加快,希望能够在2026年年中做本地化的落地。
问:零跑预计在什么时候综合国内和国际的销量可以达到月销8万到10万辆的水平?
朱江明:我们还是要看今年有没有可能“摸高”的机会。
问:造车里面有一个特别难的问题,就是做一辆有个性化的车在区域上打通,同时做一辆横向的车把市场做好,我们现在在做国际化,B系列越做越好,我们怎么样做这个取舍?既在中国区市场把车型卖得足够好,又能想办法把这个车拿到海外得多,这个都是海外车企、头部汽车在做的,他们把海外的造型做到中国,但是我们在中国做主流车型再往海外改,这背后的难点和解决方式是什么?
朱江明:零跑的产品一直比较耐看,也没有那么强的个性,第一眼看了之后会越看越好看,我们的产品很欧式,很符合欧洲人的审美,产品也验证了,零跑产品在海外卖得最好的区域就是德国,销量最大的是德国,零跑还没有全球化的时候,包括C10,因为我们后来才和海外合作,在之前设计的都是以全球化的设计风格、全球化的审美设计产品,所以我们的产品很容易做国际化,C10的占比也非常高,我相信B10、B05的产品更加适合海外,全球化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问:关于3月份跟一汽的合作,能不能展开详细透露更多的信息?今年具体的一些合作会不会有些落地?另外,看到今年也会推出6款车型,高端的车型今年可能也会推出,网上有信息说是最贵的一款车,对标L9、M9,有没有更多的信息透露?
朱江明:我们跟一汽合作,一个是资本,第二个是平台、产品的合作以及零部件的合作。实际上3月份最大的进展就是联合开发一款车型,合作已经签完了协议,在进行中,这是已经落地的。
曹力:产品策略这一块,我们会在今年的10周年公布D系列的车型,25万-30万元定位。市面上50万以上的高端豪华车型,我们都是非常有竞争力可以比得过它们的,至少在配置上、设计上、品质上都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也代表零跑的品牌以及技术最高端的车型。
问:零跑如何平衡性价比与高端化的定位,接下来我们如果再往高端化走的话,还能有什么更精彩的配置或者技术亮点?
朱江明:零跑的特点是全域自研,以技术为本,所以我们的技术积累在产品的技术表现跑在行业的前面,第二个是成本定价,我们希望零跑的产品都是以产品化来定价。关于高端的产品,我们照样遵循这两个原则,所谓高端就是要用目前业界最好的技术、最先进的技术,还有一个是配置,目前行业内就是最豪华、最高的配置,别人有的配置我们必须有,别人没有的配置我们还要有。第三个是价格,哪怕是豪华、高端的产品,同样还是成本定价。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