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

讲真,每到年底,车圈就开始集体发癫。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这不是什么“神仙打架”,这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再不把车卖出去,年终奖就真没了”。所有人都红着眼,揣着刀,不是在发布新车,是在进行一场血腥的年底冲业绩的黑暗森林大逃杀。从10万块的买菜车到50万的移动堡垒,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好像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天必须把所有PPT上的牛X都变成实体。

不装了,摊牌了,这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闪电战。

先看吉利帝豪,这玩意儿在国民家轿里,属于活化石级别的存在。这次搞了个全新升级,外观内饰动力全换,尺寸还给你加大加大再加大。这操作,典中典。像什么?像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突然有一天跟你说,我们现在面饼更大,牛肉粒多三颗,包装还换成了磨砂质感。你会觉得它变成了珍馐美味吗?不会。你只会觉得,哦,它还是那个面,只是想让你觉得占了便宜。

尤其那个Flyme Auto智能座舱,听着特别高大上。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就想问一句,这玩意儿能帮我在堵车的时候自动飞过去吗?不能。能帮我自动找到那个犄角旮旯里的停车位吗?也不能。那它跟一个大号的iPad有啥本质区别?无非就是让你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刷抖音刷得更流畅一点。这不叫不务正业,这叫精准拿捏了当代人的电子阳痿。要是价格还是那个价格,那帝豪还是那个好帝豪。要是敢涨价,那它就是在赌你没见过世面。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然后是日产,天籁·鸿蒙座舱版。坏了菜了,日产也悟了。当一个品牌开始强调自己“含华量”的时候,就说明它自己的那点东西,已经讲不出新故事了。从前的日产,是移动的大沙发,是舒适的代名词。现在呢?现在是“华为全家桶的移动载具”。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这操作,我愿称之为“夺舍”。就好像一个修仙的老头,自己修为上不去了,干脆找了个天赋异禀的年轻人,把他的灵魂注入进去,对外宣称自己功力大增。车还是那个车,发动机还是那个VC-Turbo,变速箱还是那个CVT,但它有了鸿蒙座舱。就问你怕不怕?这招实在是太坏了,直接把选择题变成了信仰题。你是信日产的祖传大沙发,还是信华为的万物互联?日产这是不打算自己玩了,直接把自家餐厅的装修包给了海底捞,希望大家是来看装修的,顺便吃个饭。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奔驰,这位更是重量级。全新纯电CLA,CLTC续航866公里,800V高压平台,二挡变速器。你看,奔驰老师每次都能整出一些让你不明觉厉的词儿。什么叫“二挡变速器”?我打赌99%的买主根本不在乎,他们只在乎别人问“你这啥车啊”的时候,能云淡风轻地吐出“哦,奔驰的纯电,带二挡变速器的那个”。

这就是品牌玄学。买奔驰的人,买的从来就不是车,买的是那个三叉星辉所代表的社会身份认同。它所有的技术,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这个“信仰”而存在的。866公里的续航,是为了让你在朋友面前有吹牛的资本;那个三联屏组成的电子灵堂,是为了让你感觉自己驾驶的是未来;那个AI大模型,是为了让你在无聊的时候有个伴儿。这些东西跟驾驶本身有关系吗?关系不大。但它们跟“拥有奔驰”这件事,关系很大。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奔驰的内饰说成电子灵堂,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你仔细想想,在那个静谧的空间里,面对着巨大的屏幕,和虚拟助手对话,思考着自己花出去的五十万,这难道不是一种现代赛博禅修吗?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再往下看,画风就彻底走向道诡异仙了。零跑D19,岚图泰山,极氪8X,这帮新势力不跟你讲历史,不跟你讲情怀,上来就是自报家门:“我是国产库里南”,“我是杭州湾揽胜”。好家伙,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

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开创玄幻小说里的血脉流派。我的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奋斗目标”是谁。岚图泰山直接把华为的ADS Ultra四颗激光雷达顶在脑门上,像不像二郎神开了天眼?这已经不是辅助驾驶了,这是物理外挂。它的核心逻辑是,只要我的硬件堆得够多,算法够暴力,总有一天能把路上所有的老头乐都给算明白了。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不在特斯拉,就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这些所谓的旗舰SUV,瞄准的都是一个群体:家里那位永远觉得不够大的“奶爸”。所以你看他们的产品逻辑,极其粗暴:尺寸加大,座位加多,屏幕加大,冰箱加大。这不叫产品设计,这叫“俄罗斯套娃”。他们竞争的不是驾驶体验,而是谁能把一个家更完整地塞进一个铁壳子里。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讲真,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这帮人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他们用“性价比”的铲子,把50万级别SUV市场这块地,挖得连地基都不剩了。最好的防御是进攻,而最好的进攻,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所以你看,2025年第四季度这场戏,表面上是新车发布,实际上是各大门派的生死劫。传统车企在拼命给自己贴符,一会儿是华为的符,一会儿是智能化的符,希望能多续几年。新势力们则是在疯狂渡劫,要么靠着堆料和喊口号一步成仙,要么就在天雷滚滚中直接化为飞灰。

烦死了,真的烦死了,能不能简单点!

对于我们这些看客和潜在的消费者来说,其实挺好的。因为当所有人都“颠了”的时候,我们才能捡到最疯狂的便宜。所以,别问我哪款车最值得期待。我的答案是,我期待他们打得更狠一点,最好是把价格战打成自爆战。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现在买车的关键,已经不在于研究车了,而在于研究各个车企CEO的精神状态。谁看起来最像疯子,谁的车可能就最有诚意。不服?不服憋着。

车圈的尽头,是CEO的精神状态-有驾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