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半年报稳中有升,研发专利不断增加,海外销量遍地开花

听说广汽集团又发了半年报,成绩单一晒出来,整个汽车圈都直呼“怎么还这么稳”,甚至有种回复考卷前先深呼吸、再感慨命题老师“也太懂我了”的既视感。对于广汽集团来说,这份报告大概跟健身房里的甩脂秤一样——看上去是给自己测量进步,实际上是刺激隔壁练腹肌的老王你追我赶。营业总收入超过400亿,资产负债率稳到让民间高利贷都自愧不如,仿佛一棵长在银行门口的棵松——风吹不倒雨打不垮,至于雷劈,那是神的事儿,市场管不着。

都说企业做大做强靠拼家底,广汽这家底本身已经厚得像粤菜里的扣肉,啃一口都要思考人生,财务稳健到让不少同行都直呼“我还有救吗”。据说人家资产负债率只有44.65%,在高房价高杠杆的时代,这种健康水平,果断给写进教科书做案例,被各路分析师端着保温杯围观:这才是财务自由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了,要说能持续做成这样,肯定不是靠买彩票,也不是靠喊口号。关键是广汽本田在里面扮演了“稳定器”的角色,六连冠听着像是世界杯预言家,其实是J.D.Power报告里人家主流车品牌连拿六年冠军。这个成绩,普通人只能在棋牌游戏里做做梦,在现实里——对不起,只有广汽本田做到了。大家都在追求品质,广汽本田直接把品质当成了祖传“防脱秘籍”,研发的首款电动P7,足足验证四年,150万公里测试,能绕地球三十七圈,还能顺便带上邻居的狗去遛几圈。

开发一款新车,广汽集团的流程堪比大学生写毕设,光是测试期就能让无数应届毕业生羡慕这份“认真”。别人做电动车是猫步走台,广汽是马拉松式严谨,生怕哪天上路变身“铁皮海鲜”,在大街上自曝其短。所以,等产品正式投放市场,老百姓其实买的不仅是车,更是广汽集团熬心的枸杞茶。这种一板一眼的作风,最终把雅阁、皓影等车型销量送上了新台阶,广汽本田也顺势成了集团里的“顶梁柱”。

广汽集团半年报稳中有升,研发专利不断增加,海外销量遍地开花-有驾

说白了,集团内部不是靠一人一灵丹,而是拼命地卷研发。搞智能网联、卷新能源、撒AI,专利申请都能堆成小山,新增1600件听着像是在开改装车展,累计突破22000件,恐怕只有做“仿冒检测”的律师才会心生恐惧。搞第三代混动技术,什么“星源增程”解决亏电痛点,听上去仿佛又多了个段子手的新梗,实际用起来才知道:广汽不是卖车,而是“卖解决方案”,你想不到的痛点他都能帮你提前踩坑。

研发环节这么拼,广汽的人估计每天上班都像在参加升旗仪式。别家车企习惯做减法,广汽做加法,专利越加越多,技术越拼越强。最后修炼成一身武艺,走到哪都是反向输出。要问国内能不能“弯道超车”,广汽告诉你:我不弯,还能掉头。

当然,卷死同事也就罢了,更离谱的是他们连海外市场都不放过。半年自主品牌销量增长45.8%,海外5万辆直接打包售出,84个国家和地区遍地开花,570个网点如同一夜之间长出的蘑菇,小红书博主的种草口号估计都没广汽喊得响。海外KD工厂人家也修得溜,海外布局比跳广场舞的大妈还积极,这种“自我复制”模式,别说车企,怕是连某些快消品牌都自愧不如。

广汽集团的全球战略听着高大上,其实别人眼里是“走出去”,广汽干脆做成了“住出去”。什么欧洲非洲东南亚,说走就走的旅行,结果变成了说干就干的营销。等你反应过来,广汽的身影已经出现在各国的马路上,跟本地人一起堵车,一起加油,一起埋怨“交通太差”,可惜本地人骂的是路,广汽骂的是“你们不够多买我们的车”。这才叫本土化。

仔细算下来,广汽集团的优势,简直就是做“全能选手”。财务稳到令人发指,产品品质高到让人自卑,研发能力卷到让人无语,海外市场拓展到让全球同行都开始反思:市场到底还有没有边界?你们到底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是不是请了马斯克外援?偏偏这些数据背后,广汽还没有沾染什么花里胡哨的资本故事,顶多就是“我们努力工作,专心赚钱,顺便把自己做成了行业样板”。同行要么在搞融资、讲故事,要么在改logo、秀肌肉,广汽直接用半年报怼回去:你们那么忙,我这么稳,咋回事?

有些人说,广汽的成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业务线清晰,发展方向果断。听着挺像“公司治理”老生常谈,可是看看别家车企的“佛系销售”“跑路高管”,就不得不承认:这年头,认真做事的人已经越来越像奥特曼,随便能照亮一个行业——只是广汽的光太强,大家的脸都过曝了。

当然,这一锅好汤里也不是没有点苦味。中国汽车产业千帆竞发,广汽集团的榜样光芒时不时晃到大家的眼睛。“稳定”也不是绝对安全带,谁知道哪天风向一变,新能源潮流卷得更快,再多的专利跟“遥遥领先”一样,都有可能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广汽内部也知道这点,所以整天在基建、研发、海外市场疯狂灌水,广州本田也在拼命升级“番禺模式”,全力想开个新局。可这新局到底能不能开出来,得看市场脸色。市场脸色如果像娃娃的尿布,谁都是干着急。

广汽集团半年报稳中有升,研发专利不断增加,海外销量遍地开花-有驾

不过,中国汽车品牌出海这事儿,广汽算是玩明白了。从“三线小厂”到全球舞台,走的是水滴石穿的路,灌的是海绵里的水,踩的是刀锋上的舞。同行可以借鉴一二,但想复制广汽这份“任性”,恐怕得先在会计金杯里泡三年,工厂里蹲五年,再努努力把“研发经费”变成“研发营养”。否则,削尖脑袋只会撞出个包,不会冲出世界。

当然,广汽集团并不是全靠自己单干,外部环境也给了不少弹药。中国市场容量大,产业升级快,资本相对有耐性。广汽踩对了点,抓住了机会,比大妈抢特价猪肉还要准确。只不过,走到今天这步,谁还能说“全靠运气”?运气是给买彩票的人准备的,广汽玩的都是“能力圈”,让人一边看一边骂:这公司怎么这么会。广汽集团上半年报一出来,分析师们一边用Excel做图,一边怀疑人生:是不是全世界的好事都让你们撞上了?

其实,所有的半年报都是一份自我汇报,不管是广汽,还是“刚考完试的别人家孩子”。但广汽集团这份成绩单,肉眼可见地刺激了汽车圈的神经。大家都想学会“稳健+创新”的组合拳,偏偏连广汽自己都不敢说下半年会不会继续“六连冠”。想开新局,还得靠市场和天时,至于消费者是不是还买账,没人敢拍胸脯。

广汽集团半年报稳中有升,研发专利不断增加,海外销量遍地开花-有驾

最后,这篇口吻如此辛辣的胡扯,不妨再来一记自嘲。广汽集团半年报很漂亮,但身为年年靠“拼单”买微型车的我,只能把羡慕写在评论区。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容易,走进百姓心里难。车企的全球化,就像我年终的体检报告,看着健康,实际到处疼。谁都羡慕广汽的底气,可谁都知道,要是广汽老板有我这份工资,估计第二天就改行卖房了。

广汽集团半年报稳中有升,研发专利不断增加,海外销量遍地开花-有驾

最后的最后,希望广汽能一直这么稳下去,也许某天出海能别被骂“贴牌”,在世界舞台跳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广场舞。当然,混到最后,别家学习广汽不如先学会做个“稳健”的人,毕竟,做企业跟减肥一样——谁敢看体重秤,谁才是真英雄。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