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4米的豪车遇上5平米的蜗居:我们究竟在仰望什么?
比亚迪仰望U8L申报信息曝光,5400毫米的车长、24K金车标、智能无人机系统,还有那套880千瓦的动力系统——这哪里是车?分明是一座移动的宫殿。官方说它“没有直接竞争对手”,当然没有,毕竟能花百万买辆国产车的人,早就不在乎性价比了。
可就在这辆“陆地航母”刷屏的同时,深圳城中村的出租屋里,有人正为下个月涨了200块的房租发愁。5.4米的豪车和5平米的蜗居,魔幻地共存于同一座城市。我们总说汽车是代步工具,但当一辆车的长度超过许多家庭客厅的宽度时,它早已异化成阶层图腾。
看看那些配置清单吧:碳陶刹车盘是给赛道准备的,可这车连备胎都取消了——毕竟真正的富豪不需要自己换轮胎;金色车标必须选装24K纯金,仿佛在嘲笑那些贷款买BBA的中产:“你们的镀铬件算什么东西?”最讽刺的是“灵鸢无人机系统”,当普通人用无人机送外卖时,富豪的无人机正在车顶待命,随时准备航拍他们的高尔夫球赛。
有人说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没错,技术上我们确实站起来了,可精神上呢?当车企把“加长172毫米”当作卖点,当“6座布局”意味着必须牺牲掉所有储物空间,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某新势力创始人说过:“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现在看来说保守了,某些人的欲望根本没有上限。
更荒诞的是对比:仰望U8L的车主可能永远不知道,他车上一块选装饰板的价格,够一个山区孩子吃三年营养午餐。这不是仇富,而是困惑——当我们的医院走廊还摆满加床,当年轻人被房价压得不敢生育,那些在粤港澳车展抢购“神秘新配色”的富豪们,真的需要第三辆百万豪车吗?
豪车本身无罪,可怕的是整个社会对财富的畸形崇拜。某地暴雨淹了车库,车主哭着说“我的宝马啊”,却没人问地下室打工人的铺盖卷漂哪儿去了;直播间里网红们争相和豪车合影,评论区刷满“老公看看我”——物质的丰裕没有带来精神的富足,反而让更多人患上“慕强癖”。
我们当然需要高端制造业,但不需要用黄金车标来证明强大。德国人发明了奔驰S级,可他们最骄傲的是不限速的高速公路;日本人造出雷克萨斯,但全民开K-Car才是常态。什么时候我们的马路上,既能容下5.4米的仰望,也能让5万元的电动小车挺直腰板,或许才是真正的汽车文明。
下次再看到这类新闻,别光顾着感叹“国产车崛起了”。不妨问问自己:如果给你一百万,是会买辆带无人机的豪车,还是给老家装部电梯让父母下楼晒太阳?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还没忘记,除了仰望星空,更要看清脚下的泥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