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里程车主的机油更换指南
近来我的车辆使用频率较低,大多时间都停放在小区停车场内。
粗略估算,截至今年年底,这辆车的总行驶里程大概会在1万公里上下。
不过对我而言,这个里程数还算正常。
即便使用频率不高,我每年的车辆行驶里程也基本能维持在1万公里左右。
目前我最常使用的就是这台车。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私家车平均每年行驶里程约为1.2万公里,而年行驶里程低于5000公里的车辆占比超过20%。
再结合我对所在小区的了解来看。
小区内70%拥有车辆的家庭,每年车辆行驶里程都在5000公里附近。
由此可见,现实生活中拥有车辆但使用频率较低的家庭并不少见。
但车辆一旦购入,定期保养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目前遇到的情况是:
大部分4S店通常会要求车辆每5000公里或每6个月进行一次保养。
这里的“或”字含义很清晰,即哪个条件先达到,就以哪个条件为准进行保养。
不过无论是新车车主还是资深驾驶者,应该都听过车辆每1年或每1万公里保养一次的说法。
而且这个说法大多来自拥有多年维修经验的汽修师傅。
甚至部分知名汽车品牌的官方保养手册,也建议车辆每1万公里进行一次保养。
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片。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保养手册中建议每1万公里保养一次的内容。
这是我之前驾驶的丰田车的保养手册,从中能清楚看到每1万公里需进行一次保养的要求。
这与部分4S店提出的保养建议存在明显差异。
这种相互矛盾的信息,让许多希望妥善养护车辆的新车车主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听从哪一方的建议。
甚至有不少车主产生疑问。
如果自己的车辆一年仅行驶2000公里,能否每2年更换一次机油?
我先给出结论:车辆使用频率低时,机油更换周期完全可以根据科学依据适当延长;盲目听从4S店的建议,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开支,甚至可能无法为车辆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
机油更换周期不能盲目遵循4S店建议
决定机油更换的核心因素,不只是行驶里程和使用时间。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机油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会处于怎样的状态。
发动机内部的零部件是否会不断对机油产生剪切作用?
同时,在活塞向上压缩的过程中,燃烧室内的部分油气混合气体,是否会顺着活塞与缸壁之间的缝隙进入油底壳,导致机油稀释并产生积碳?
因此,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机油的性能会逐渐下降。
最终会失去原本应有的保护功能。
此外,世间万物都难以避免氧化变质的问题,机油也不例外。
对于存放在发动机内部的机油来说,其储存环境其实并不理想。
定期检查机油尺是很有必要的。
时间一长,机油就会出现氧化现象,还可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乳化。
在这种情况下,机油对发动机的保护效果会大幅降低。
为了有效保护发动机,必须在机油发生氧化变质之前,或者在其使用寿命结束之前完成更换。
但很多新车车主可能并不清楚。
不同类型的机油,其使用寿命存在差异。
机油的更换时间,除了要考虑车辆使用了6个月还是行驶了5000公里,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那就是所使用机油的质量等级。
这就好比我们购买新手机,手机的更换周期不仅取决于使用时长,还与手机品牌和质量有关。
以前的诺基亚手机,有些用户使用七八年都无需更换;但很多杂牌手机,可能三年就需要更换两次。
目前,矿物油的更换周期基本为每6个月或每5000公里。
半合成油的性能稍好,更换周期可以延长到每6个月或每7500公里。
而即便是基础款的全合成机油,也能达到每1年或每1万公里更换一次的标准。
更换机油是车辆保养的重要环节。
所以,4S店统一要求所有车辆每6个月或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的做法,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
任何忽略机油质量和车辆实际使用状况而给出的保养周期建议,都是不科学的。
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使用的虽然是矿物油,但车辆一年仅行驶了2000公里。
其中1500公里是在过年回老家时,刚更换完机油后行驶的。
剩下的500公里中,有300公里是在更换机油后的6个月内行驶的。
另外200公里则是在机油使用超过6个月后,断断续续行驶的。
像我这种用车情况,即使延长到1年再更换一次机油,对车辆能造成多大损害呢?
要知道,即使是过期的面包,在短时间内仍然可以安全食用;更何况机油虽然超过了建议使用时间,但车辆实际行驶里程非常少。
如果每6个月就更换一次机油,无疑是过度保养,纯粹浪费金钱。
4S店保养周期建议背后的隐情
我有个表弟在4S店做了多年修理工,他曾向我透露一些内情。
4S店所谓的原厂机油,实际上是分不同种类的。
如果车主额外加钱购买保养套餐,就能使用到质量稍好的全合成机油。
但如果车主不购买套餐,4S店提供的“原厂”机油,大多是品质较为普通的产品。
甚至有不少4S店不会按照车辆用户手册上建议的机油种类进行更换。
而是用品质更一般的半合成机油,有些时候甚至直接使用矿物油。
这些机油的品质往往只达到“基本够用”的级别。
正因为如此,即便车辆用户手册建议每1万公里保养一次,4S店也会要求车主每6个月或每5000公里就回店保养。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4S店使用的“够用级”机油与市面上高端机油的区别。
我制作了下面这张对比图。
这张图展示的是不同机油的质量对比情况。
实际上,部分4S店使用的机油品质确实比较普通。
正是因为机油品质一般,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所以4S店才会根据这类机油的实际性能,要求车主每6个月或每5000公里回店保养。
说实话。
从这个角度来看,4S店并没有刻意欺骗车主,他们提出这样的建议,理论上确实是为了车主的车辆着想。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不按时回店保养。
机油超过使用期限后保护效果会下降,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最终受损的还是车主自己。
但对4S店而言,提高客户回店保养的频率是他们的重要业绩指标(KPI)。
如何才能提高客户回店频率呢?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缩短车辆的建议保养周期。
现在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什么我之前说盲目听从4S店的建议会浪费钱,还无法为车辆提供最佳保护了吧?
曾经,通过在4S店做修理工的表弟介绍,我去汽车零部件批发市场购买机油,然后自行找地方给车辆做保养。
结果发现,批发市场拿货价仅200多元的机油,在4S店做完保养后,车主需要支付的费用却高达500多元。
而如果在外面的修理店使用同样的机油,总共只需支付300多元。
4S店比外面的修理店多收了200元,这部分费用主要是他们的工时费。
外面的修理店大多是老板亲自负责维修工作,更换一次机油的速度也很快。
通常情况下,他们通过机油赚取100多元的差价就满足了。
如果同样花费500多元,在外面的修理店已经能使用到更高等级的机油了,比如0W-20型号的全合成机油。
在外面的修理店做保养,车主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花在了哪些地方。
更换机油的过程透明可见。
给“低里程车主”的车辆保养终极机油更换方案
第一,如果车主选择在4S店给车辆做保养,建议按照4S店给出的周期进行。
如果觉得这样过于浪费钱,最多也不能超过1年才更换一次机油。
毕竟4S店提供的机油寿命相对较短,使用时间过长会对发动机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如果选择在外面的修理店做保养,建议多花费一些预算,直接选用APISP级别或ACEAC5/C6级别以上的正宗全合成机油。
使用这类机油后,在1年的时间内,无论车辆行驶2000公里、5000公里。
哪怕是行驶1万公里到1万多公里,都无需提前更换机油。
直接按照每1年保养一次的周期进行即可。
但需要注意以下一点:
即使车辆行驶里程未达到更换标准,如果车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或者仅用于超短途行驶,建议每年至少让车辆连续行驶半小时以上。这样能让发动机充分升温,将机油中含有的水分和燃油蒸发掉,延缓机油变质的速度。
掌握以下几点,车主自己就能判断车辆何时需要更换机油。
第一,严格按照车辆用户手册的推荐,选用品质最优的机油。
比如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是我车辆的用户手册,其中明确推荐使用0W-20型号的全合成机油。
这张图呈现的是用户手册中推荐使用0W-20机油的内容。
我在使用这种推荐机油后,就按照用户手册的规定,每1万公里给车辆做一次保养。
第二,如果不清楚自己车辆当前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机油,可以采用试纸检测法。
在网上搜索就能找到很多销售机油检测试纸的商家。
可以购买一些回来备用。
在接近建议保养周期时,用机油尺取少量机油,滴在专用的检测试纸上,观察试纸上机油扩散形成的环带。
如果试纸上的沉积环、扩散环和油环界限清晰,说明机油当前状态良好,仍可继续使用;如果试纸上的机油呈现漆黑一片,且各环带界限模糊,则需要立即更换机油。
第三,根据驾驶过程中的实际感受来判断。
这种方法通常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才能熟练掌握。
以我自己为例,每次更换机油后,我都会通过驾驶感受来判断机油是否需要更换。
当我感觉到发动机运行时的噪音变大,驾驶过程中明显感觉“不顺畅”时。
就知道此时应该更换机油了。
更换机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判断。
总结
总体来说,机油的更换周期主要由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两个因素决定。
但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用车情况和所用机油的质量,灵活调整更换时间。
机油品质越好,其可使用的周期就越长。
这类高品质机油即使超过建议使用时间,也能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挥保护作用。
对于每年车辆行驶里程仅2000公里的车主来说,每2年更换一次机油是绝对不可行的。
因为即便是高端全合成机油,开封后最多也只能使用1年。
核心建议是“选用高品质机油,适当延长更换周期”,这种方式远比“使用低品质机油,频繁更换”更加经济实惠,同时也能为发动机提供更好的保护。
现在你对机油更换周期的判断方法清楚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