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4S店里的销售经理老李擦着汗苦笑:“去年加价5万才能订的揽胜运动版,现在直接甩30万优惠,刚收的二手车比新车还贵,客户堵门要说法,我这工作手机都不敢开机。 ”展厅角落里,崭新的揽胜运动版车窗上挂着“直降30万”的刺眼红牌,像给这个英国贵族脸上抽了一记耳光。 这只是中大型SUV屠宰场的冰山一角。 宝马广州某展厅,挂牌价84万的iX纯电车标价签被硬生生拦腰斩断,42万的白菜价贴在车顶,指导价84万的旗舰电车,如今42.15万开走,4S店经理自嘲:“现在卖一辆亏23万,但不敢停,厂方压库红线已经报警了。 ”
豪华车市场正经历史无前例的崩塌。 懂车帝8月榜单像一张病危通知书:前十名里德系三强包揽八个席位,宝马iX以50%降幅登顶“骨折王”,紧随其后的奔驰EQE SUV砍掉36%(约26万),奥迪Q6自降32%(14.86万)。 二线豪车阵营同样鲜血淋漓,沃尔沃XC90猛降30%(18.99万),凯迪拉克全系让利24%,曾经需要排队购买的雷克萨斯RX,如今优惠栏赫然填着18.6万。 经销商的库房正变成豪华车的坟场。 北京某奔驰仓库积压着97辆GLE轿跑,库存周期长达98天,远超行业45天的健康线。 “停车场塞爆了,连试驾车位都堆满新车,”销售总监指着手机里的库存照片,“这批2024款GLE全系降19.52万甩,每卖一辆店端倒贴8万佣金。 ”
核心问题直指电动化困局。 宝马iX的中控屏启动要等12秒,而隔壁问界M5只要2.3秒;奥迪Q7的L2辅助驾驶在华为ADS 3.0面前像上个世纪的古董。 技术代差直接反映在成本上:拆解报告显示,宝马5系物料成本不足18万,但官方指导价却定在43万,品牌溢价占比高达35.8%。 这份虚胖的溢价正被国产新能源生吞活剥。 理想L7用34.98万的价格塞进魔毯空气悬挂和激光雷达,下单客户直言:“看过L7的座舱电影模式,再坐进X3感觉像钻进了诺基亚功能机。 ”压力传导至整个价格体系,奔驰S级降20万仍难敌蔚来ET9的自动泊车展示,奥迪A8L打出75折后还要被智己L6的固态电池技术吊打。 一位刚卖掉宝马530Li的车主在论坛吐槽:“二手商只报18万收车,当年57万落地,现在看保值率不如国产插混。 ”
连锁反应正肢解传统产业链。 二手车市场最先爆雷,上海某车行堆满30多辆老款GLC,车商老赵撕掉原来的28万标价牌:“上周还敢挂25万,今天20万都没人看,一周跌掉一辆五菱宏光。 ”更惨烈的是4S店盈利模式瓦解。 某宝马经销商售后总监透露:“以前靠捆绑保养套餐赚钱,现在客流量减半,敢报1298元的小保养? 客户转身就去途虎养车花398搞定。 ”技术代差的残酷真相被彻底撕开。 车评人实测奔驰EQE SUV的CLTC续航缩水26%,车主群炸锅:“官方称660公里,夏天开空调实际跑不到400,不如隔壁蔚来ES6换电五分钟满血复活。 ”宝马沈阳工厂工人在社交媒体曝料:“iX3产线工人调休50%,电动平台迭代太慢,生产线空转比开机成本还高。 ”
豪华品牌引以为傲的品牌价值正在蒸发。 路虎祭出核弹级促销:揽胜极光L官降20.6万,入门款降至23.98万,广告语赫然写着“人生第一台路虎”。 曾加价10万的丰田汉兰达终端让利9万(降幅24%),别克昂科威降幅高达26%。 国产高端阵营被迫参战。 蔚来EC7限时降12.8万,红旗HS7入门款跌破20万心理关口,就连硬派越野哈弗H9都直降4万,销售顾问苦笑:“客户进门就问能比上月多砍几万,价格战打到麻木。 ”
降价蝴蝶效应正在重塑消费心理。 北京某奥迪店挂出Q7降27%的海报,看车的90后夫妇摇头:“省27万够买套智能家居了,奥迪车机连我手机投屏都卡。 ”二手车市场持续震荡,第三方检测报告揭露:半年车龄的奔驰EQ系列残值率暴跌40%,燃油版C级同期仅跌23%。 豪华车正被拖入无限战争,而国产玩家显然更适应战场。 销售战场已出现魔幻场景:某宝马店把32万甩卖的iX和问界M7并排停放,后者智能座舱演示屏前排起长队,销售无奈:“看完问界再坐iX,客户总问这车机是不是黑白的。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