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汽10%股权收购零跑:一场新能源困局下的“技术换血”战略

当传统汽车巨头的新能源转型遭遇瓶颈,一场“逆向技术输血”正在改写行业规则。8月20日,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一汽拟收购零跑汽车10%股权,消息一出引发资本市场震荡——上汽集团涨停,一汽解放触及涨停。这场看似寻常的资本联姻背后,隐藏着央企新能源战略的深层焦虑与破局野心。

中国一汽10%股权收购零跑:一场新能源困局下的“技术换血”战略-有驾
image

国企新能源转型之痛:一汽的10%销量尴尬

2024年中国一汽全年交付320万辆,但新能源占比仅10.6%,远低于行业40.9%的平均渗透率。其困境具有典型性:合资板块中,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电动车型滞销;自主品牌奔腾虽实现55%新能源渗透率,但70%销量依赖微型车奔腾小马,单车均价不足5万元。这种结构性矛盾在国资委《央企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意见》的考核压力下愈发尖锐。

中国一汽10%股权收购零跑:一场新能源困局下的“技术换血”战略-有驾
image

收购零跑10%股权的动作,实则是技术突围的无奈之举。3月双方签署战略备忘录时,一汽电子招标平台已公示红旗G117采用零跑四叶草架构开发,暴露出传统车企对核心电动技术的渴求。

为什么是零跑?全域自研与规模效应的双重诱惑

零跑2025年上半年业绩堪称教科书级逆袭:销量同比增155.7%至22.2万辆,毛利率从1.1%飙升至14.1%,更以3303万元净利润首次半年度盈利。其核心吸引力在于:

中国一汽10%股权收购零跑:一场新能源困局下的“技术换血”战略-有驾
image

技术层面:四叶草中央集成架构可实现动力、智驾、座舱、车身四大域合一,已应用于红旗G117开发。零跑2亿元技术授权收入验证其平台输出能力。
商业层面:30万年销规模带来成本优势,2025年销量指引上调至58-65万辆。双方合作备忘录中“研发协同+资本联动”的表述,暗示一汽获取技术、零跑借力供应链与海外渠道的双赢逻辑。

中国一汽10%股权收购零跑:一场新能源困局下的“技术换血”战略-有驾
image

G117联合开发样本:四叶草架构如何赋能红旗?

红旗G117成为检验合作成效的首个试金石。招标信息显示,该项目采用平台许可模式——零跑提供电子电气架构,一汽负责高端品牌塑造。该车型定位15-20万元市场,恰好填补红旗电动化产品空白。

中国一汽10%股权收购零跑:一场新能源困局下的“技术换血”战略-有驾
image

知情人士透露,G117计划2026年借助一汽海外渠道上市。参考零跑T03/C11的研发效率,其电子架构可缩短红旗开发周期约12个月。这种“技术换市场”的逆向合作,颠覆了传统合资模式。

混改3.0时代:央企入股新势力的示范意义

此次收购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

  1. 技术反哺:民营车企首次向央企输出核心技术,零跑扮演Tier1供应商角色
  2. 资本创新:股权绑定+联合开发的轻资产模式,规避传统合资重投入风险
  3. 政策落地:直接响应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科技创新企业”的指导方针

新能源棋局的鲶鱼效应:谁在改写游戏规则?

当一汽用股权换技术、零跑转型方案供应商,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价值链条的重构。这场合作揭示的终极趋势是:央企的规模资源与民企的技术效率一旦形成化学反应,或将催生全球新能源竞争的新物种。正如零跑财报电话会所言:“技术授权收入将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而这或许正是传统巨头最稀缺的生存密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