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天总是闷闷的,车展那两天,连老魏都说,他心里憋得慌。2025年成都车展,人头攒动,展馆里堆着的全是钱味道。一号馆里,长城今年把场面铺得挺足,搭舞台、请艺人、灯光秀、车模,没一项便宜。保洁阿姨嚷嚷,“光咱们这儿一天纸巾都比小展商一周多。”那天我突然看到群里车友发图,说老魏骑着折叠电驴停楼下,还有人起哄说早知道蹲出口等签名。其实,大家都清楚,魏建军在长城人的群里外号叫“老魏头”,自己没少讲要省钱。
发布会结束后,没像其他老板一样去喝酒,直接一身黑衣蓝裤钻机场去了。有人在候机厅碰见他,带着华为折叠屏,靠窗想闭下眼。边上的空姐低声念叨:“不是说要来贵宾通道嘛?”那兄弟笑着回:“估计嫌贵。”后排一个四川小伙小声嘀咕说:“老板也是人咧!”
机票是经济舱,据说某车评人还特意核实了航班号,连晚点都对得上。这事儿扔进了几个群里,马上炸锅。大家七嘴八舌:“他那身价,一趟租小飞机不过几块钱的事。”有人反驳,“这钱都堆进展馆了呗。”还有比我嘴碎的售后师傅,东扯西拉,说上回给魏总送车回厂,他连杯咖啡都没舍得泡。服务站里的话,说破大天——每年预算就像分猪肉,干啥都要抠门,这年头不是老板不舍得,是知道钱都耗在哪儿了。
你别说,别家车企大拿类似的操作也不少。上回和某自主品牌的“二当家”一块去北京开会,愣是赶了最早一班高铁。火车刚开,几个人拼完盒饭小声研究高铁座椅能不能和SUV的靠背一样舒服。老销售插嘴:“老板省机票钱,还嫌咱们测试不够多。”哈,这话多少带着点酸。
其实,行业内历来有说法,真正亲力亲为的董事长,未必天天锦衣玉食。没两年新车开发会,老魏头必坐厂里最破的原型车赶路,说是屁股底下能感受震动。“真想体验气囊减震,去机场坐头等舱稳当多了。”可他还偏不坐。有人传他年轻时开五菱闯市场,睡车里、吃泡面,留下后遗症,现在就乐意简单点。听一位老长城技师絮叨,“人哪,越到高位,啥叫花钱,心里比咱打螺丝的还明白。”
还有冷门配置,说起来,不少国产新车一到高配就塞满了一堆用不上但不敢删的配置。据说魏建军自家车连自动泊车功能都没习惯用,每回倒车还嫌提示啰嗦。公司微信群里有人发牢骚,说企业领导反倒最怕车里电子玩意太多,用着挺别扭。
价格那档口,其实稍微灵敏的人都明白,这些省出来的运营费,最后都砸进产品或者市场里的。舞台搭完的第二天,几个小品牌销售悄悄对比,感慨这些头部厂家的排面就是砸钱砸出来的,没人信“高层都坐经济舱”这种事。可隔了一年,偶尔再遇上那飞成都的同事,指着蓝底白字票头,有板有眼地说,“信不信由你,人家老板就是坐这票回的保定。”说到底,谁挣钱谁清楚。
说点岔路的——朋友圈流传,前阵子有合资品牌老总私下测算过,和团队一起包机比买一台顶配新能源SUV还贵,愣是咬牙做了折中方案:自己拖着行李混进高铁二等座。自嘲,“坐着跟回大学时代似的,只是腰好像不如那会儿了。”技术员小李半开玩笑,“咱老板省下的,不见得都让利消费者,有时还顺手添到部门年会奖品去了。”
等长城展馆拆完,晚上保定群里一位专盯二手车的老李说:“听说魏总那台三年前的炫丽还闲着拍不了,谁敢接?怕磕着碰着啊。”保养记录,却被师傅们悄悄借去当教材,说用车真细,连玻璃水都是自家厂子产的,外头的不用。
一群人瞅着朋友圈晒经济舱票根,会心一乐,说是老板,归根结底不过也得挤宿舍式过日子。毕竟,挣到的钱,花在哪儿最值,谁心里有数,谁就笑得最实在——剩下的八卦,散在各个二手铺和饭桌短聊里,传着传着,也就糊涂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