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年造车这个圈子热闹得很,咱们老百姓的钱包还没捂热乎,就有一堆新车跳出来,又降价又送保险的,看得人眼花缭乱。这种行情下,再来一辆新车,价格不但不降,反而涨价,你第一反应是不是——这厂家是不是疯了?这车还能买吗?
再细看,不是别的,就是那个全新问界M7,一上来价钱给你顶到27.98万,整整比老款贵了三万。此时此刻,你是不是已经在脑补“割韭菜”这三个字了?可是等等,问界它到底哪来的底气敢涨价?是搞噱头还是真有两把刷子?咱不能着急给人盖棺定论,得掰开了揉碎了整明白。
先说点你容易忽视的秘密。新M7这回尺寸直接加大,轴距直接蹦到三米零三。你别小看这一节儿,空间窄点,脚伸不开、后排窝得慌,直接影响乘坐体验,家里有老有小的绝对有感。你查查市场,三米轴距,这要搁合资车,动不动就得上MPV那些级别去了。问界M7怎么玩?变相“升级”成了个媲美M8的玩意儿。
关键是,这新M7就像把M8用刮皮刀刮成了瘦版,造型什么的都用上M8那一套风格,也不再是那种让你一看就觉得低一档的小号SUV了。要面子有面子,要里子更不差。
刨刨配置你更得细琢磨。我费老鼻子劲挨个扒了一下配置表,入门版就给得特别狠。你看那座椅,八向电动调节,后排什么座椅加热通风都整上了,主被动安全气囊也是玩了个满配,跟比它贵八万的M8,差别真没大到让你割肉一个肾的地步。
再详细到动力,新款小巧些,三电系统够用,劈弯超车灵活,说实话比M8拎得清。续航什么的,人家说电动车最大的焦虑是“充电慌”,问界撂下话说能比M8还顺溜点——这可真不是吹牛。
你可能要问了,那为啥M8贵,它不是冤大头吗?这不能一棍子打死。M8有自己的杀手锏——比如说空气悬架,一句话,该软时软、该硬时硬,路上遇到颠簸就更高级了。还有核心三电架构,M8直接上800V快充,新M7还用400V,这地方成本差不少。
最妙的是智能驾驶这块,问界这回玩的是“分层”套路。M8全系激光雷达,新M7入门没激光雷达,但新M7定制了一套新玩法,就是所谓的全新舱内激光视觉。这玩意儿硬件成本低,但是感知能力比很多同价位竞品用的纯视觉方案强——晚上识别障碍物、路锥、三角牌、防撞桶啥的都不含糊。这不就是用“巧劲”高效卷死友商吗?
要不说这波涨价也不是完全瞎闹腾。新M7升级了核心体验,但又通过技术方案的取巧,压住了成本。城市NOA(自动辅助驾驶)支持选装,放在同价位里那妥妥算是个“加分项”——理想L8有激光雷达却只搞高速NOA,要进城区不敢,还卖得更贵一点;小鹏G9压根就是纯视觉方案,晚上下大雨那识别效果又得打折。
再聊聊空间、座椅布局。新M7比理想L8、甚至小鹏G9都“宽大上一圈”。你要是家里常年拉三代人出游,还要讲究舒适和配置,真别小看问界的这点“割肉”操作。厂家懂中国市场,车得大、得舒坦——硬件下本儿。
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你会不会觉得新M7有点故意打自己人?价格叠得这么紧,跟M8间隙都不留,人家最怕自家产品内耗,你问界为啥敢这么玩?想明白这问题,咱得讲讲车企这几年卷到发疯的生态。
有一种打法叫“低配高打”,也就是用低一级别,做出高一档的产品力。本来你预算27万,原计划买理想L8、极氪007或者腾势N7那些,现在新M7一升级,价格卡卡碰上去,但配置、操控、空间都在往30万+的档次挤。打别人家手里蛋糕的同时,也给自家高端M8腾位置——毕竟M8纯粹走老板专车、商务MPV路线,本来就是金字塔顶尖的一撮人买,重合度不高,M7价格再一涨就赌你下不来决心直冲M8。看起来自相残杀,其实算好了“留谁,杀谁”,精明着呢!
趁这机会,再提醒一句,不是所有涨价都等于耍流氓,关键是你花出去的钱能不能给你实实在在带来升级。如果仅仅是换样皮,或者拿“品牌溢价”糊弄,那绝对得骂厂家黑心。但问界这波升级,我得承认,它就走了一把先人一步,屁股坐在用户需求上。轴距拉大、核心配置下放、智能驾驶方案新颖,还能压住厂家成本。这怎么说也是一套体系智商税最低的玩法。
当然了,客观一点讲,新M7不是神仙下凡。厂家虽不能割你韭菜,但新M7同价位也真不是完爆一切。比如你特别追求空气悬架,生活在东北大雪天,地盘高的还是有优势的,不如直接上M8或者去看其它自主高阶车型。再比如你要180条马力的推背感、超级快充对你特别重要,那M8跟一些特斯拉产品就还是更对胃口。
我倒是觉得,问界这波涨价,算是当下卷时代的无奈选择。大家还心心念念等着车继续降、补贴继续来,其实厂家活得也难。堆技术、打卷配置有成本,新能源车从堆料、打价格战,现在变成给体验加点,咱消费者就得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市场够卷,价格就难便宜,厂家靠谱,又得真升级。所有人都在压成本,看谁先掉链子,最后比的还是队形里谁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我得空间、舒适、智能和面子,一样都不能少。问界新M7这回就是对这些需求做了一份更精明的答卷——涨价,配得上。
说到底,值不值还是得你自己掂量。你的钱是花给未来三五年全家用车的幸福感,还是买一份“智驾体验+大空间带娃出行+不掉面儿”的综合解决方案?其它品牌能给你的,问界新M7能给得更好还是更踏实?值不值的天平,不在厂家手里,也不在网络喷子嘴上,全看你用车人的需求和期待。想抄最低价买高阶体验,这不是市场规律,信“白菜价”最后只会吃一嘴草。
这么多年,市面上少有不用忽悠、并且敢拿配置能力正面硬刚的产品。问界M7这次涨价,是冲着家庭用户、冲着真正关心空间、智能的实用主义者去的。如果说目前新能源车还有“讲武德”这种说法,这回的新M7也算还算本分。以后的市场会更卷,价钱说不定又有新玩法,但只要一直有真诚的新技术和体验加持,车市的希望就在于此。毕竟买一辆空间大、体验好,配置不落伍,还能让你体面出门的车,谁不想呢?
你是该为涨价买单,还是等着降价“捡漏”?换个角度想下,有价值就得有人买单。对比下来,这涨价值不值,我看——也就见仁见智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