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朋友明友用旧车报废领补贴,买了辆轩逸经典。我还记得他说,这次买车最大的槽点之一,就是车里的S档没了。咋回事?原本S档是超车刹那能给点力气,提提速,结果这次干脆换掉了。你说日产这操作,感觉是在给配置挤牙膏。
明友跟我抱怨:这车自动挡有没S档区别确实不大,但听别人说,没了它,踩大油门就太伤变速箱了。网上还有说法,说是不给大脚油门用了,不然容易坏。我心想:那S档不就是瞬间提升转速,就是帮你大脚油门嘛?没了它,车主是不是还得委屈点,别用力了,这消耗明显转嫁给了变速箱。
回家我小心翼翼翻了翻自己买的老款阳光。它的档把侧边还有个小按键,是S档按钮,我平时用得少,就图个心安。其实就跟朋友说的,确实得谨慎用,不然对车子伤害也大。变速箱结构又不是铁打的,用力过猛确实经不起。
突然想到,国产车对这块其实也比较友善,有些车直接不做S档,转而用电子油门配合变速箱智能换挡,虽然技术层面进步了点,但感觉也可能缺少了点人情味。你觉得买车的时候,省这拨玩意儿真的能省下多少钱?我试着算了算:S档相关部件和调教,占整车成本估计不到5%。但对用户感受的影响,一点不小。
朋友有次给我说,车行师傅告诉他:这车一般骚操作少点,保养再用心点,变速箱能顶五年八年没问题。我倒觉得这话挺实诚的。不同于那些一上来就说啥什么终身质保,实际维修离谱账单满天飞。心算了一下,轩逸旗舰版裸车价格在12万左右,同级别别克凯越呢,大概15万上下,配置多没多,实际驾驶体验差别,就变速箱耐用度感受上,能影响后期花费。
突然翻出手机相册,看到我当初买阳光时一张工作站合影:销售说,你别老用S档,电子控制会自动调整的,尤其高速上。当时挺懵,但现在理解多了。其实S档这种设定不单单是一个按键的问题,它是厂家把发动机转速和变速箱换挡逻辑调度的敏感窗口,一旦省掉了,变速箱可能加大发动机负荷以补偿,潜在伤害是有的。
顺便说,多年前我接触日产研发团队,听他们讲,变速箱调校大同小异,就是在人车互动和耐用性上找平衡。供应链就跟调味料一样,不多不少,刚刚好。缺了S档,可能是成本压缩中的调味料减半了。(这段先按下不表)
也不能全怪日产。国内市场就这样,大家都想用最低价,厂商就只能想方设法砍配置、减成本。你说,消费者买车怎么办?接受不了啊!但一线销售说,消费者真正懂技术细节的比例低,很多人看重的是外观、空间和价格。哪有心思去操心档把上的小按键?这让我有点无奈,也有点想笑。
还有个好玩的细节我得提,我记着有次维修师傅说,日产变速箱用油换得勤,寿命能跟你拉家常似的。加油站那边的人,也跟我说过,你买车要看售后,特别是变速箱,省点心多跑点路。
但我忍不住想问:S档没了真的是大势所趋,还是厂商在让我们忍受静悄悄地变差?如果厂商一边喊着技术升级,一边悄悄把少量关键配置砍掉,车主真能看得见差别吗?
讲到这,不禁想到,为什么我之前觉得S档是鸡肋,后来觉得还挺重要?这不就是经验中不断修正的过程吗?理解变了,感受也变了。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购车决定也是这样,明知不完美,却为了实用和预算妥协。这到底算聪明还是韧性?
最后说说:我这几天开着阳光高速路上,遇到几次超车,几乎没挂S档。感觉踩油门和平常差不多,也没出现你想象中爆表的转速。但我心里有点小紧张,毕竟不完全信任变速箱自动救场能力,还是那句老话——开车是技术活,别光靠按键解决。
你呢,开车时会常用S档吗?或者你觉得厂家取消这个功能,是彻头彻尾的得不偿失,还是理所当然的折中?我们这儿还能聊多久?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