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Super-ONE原型车亮相,纯电K-Car设计,强调驾驶乐趣

本田Super-ONE原型车这事儿出来后,估计不少人都要问:这小电动车到底能给咱们带来啥新鲜劲儿?

小车纯电,还是K-Car范儿,还整什么模拟变速箱和Boost模式,没事搅这点花活,值不值得期待?

咱们不妨琢磨琢磨,这背后到底藏着点啥门道。

先说说电动K-Car这事儿。

K-Car在日本其实就是那种小车,车身短小,动力一般,主要是城市里代步用的,省油又省地,税也低。

本田Super-ONE原型车亮相,纯电K-Car设计,强调驾驶乐趣-有驾

咱们中国人见到K-Car,大概就是觉得小巧可爱,但真要买,心里还是喜欢空间大、动力足。

可你看本田Super-ONE,这回算是玩新意思,给K-Car上了纯电的料,还把造型做得跟方盒子似的,视觉上低趴又宽,挺有意思。

咱们得问一句:“小车时代又要回来了吗?”

其实,这事儿关键不在于小车是不是能火,而是本田想用K-Car重新定义“驾驶乐趣”。

现在的电动车,普遍给人的印象就是:安静、线性,踩下去就走,也没啥激情可言。

动力强是强,但玩的花样少了,尤其对那些喜欢“人车合一”感觉的人来说,总觉得电动车的乐趣不如汽油车。

“电动车是不是注定要变成家用电器?” 这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

但本田这次玩得挺聪明,没走那些花里胡哨的未来路线,也没堆一堆大屏、语音助手啥的。

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怎么让电动车也有手动挡的感觉”。

本田Super-ONE原型车亮相,纯电K-Car设计,强调驾驶乐趣-有驾

比如整了个模拟7速变速箱,再配合主动声浪,还搞个Boost模式,一脚下去能来点激情。

这种设计,表面是给你点儿“激烈驾驶”的乐趣,实质是试图把传统汽油车的灵魂搬到电车里。

这种做法,挺像那些怀旧的人,明知道时代变了,但还是想在新东西里找点老味道。

还有一点值得琢磨,就是物理按钮的回归。

现在的新能源车,基本都在追求极简,连车窗都能用屏幕控制,想空调、大灯、收音机,都是触屏点来点去。

可本田偏偏保留了大把按钮和旋钮,这是不是在反潮流?

其实你仔细想,驾驶的时候,盲操的安全感和手感,是触屏永远给不了的。

尤其对那些老司机来说,啥都要低头看屏幕,谁敢说自己百分百安全?

本田这波“反潮流”的选择,或许真的能让人感觉“科技不是非得丢掉人性化”。

本田Super-ONE原型车亮相,纯电K-Car设计,强调驾驶乐趣-有驾

再说说价格。

大家都知道,现在电动车涨价贼快,尤其是小型电动车,往往一冲电动、智能,价格翻倍,直接让人望而却步。

“小车贵了,谁还买?”这是普遍的困扰。

本田Super-ONE说白了也面临这个难题。

现在消息称动力不算太猛,标准模式下62马力,Boost能来点爆发,但毕竟还是定位城市通勤。

如果定价太高,势必会被主流市场冷落,毕竟大家买小车图啥?

无非就是图个经济实用。

本田这次把Super-ONE的上市顺序放在日本,然后才是英国跟其它亚洲市场,其实思路很清楚——先把家门口的市场稳住,再往外扩散。

这个策略对了,但也说明本田还在观察,毕竟欧洲、亚洲这几年小车市场都挺“卷”,电动化又赶上政策东风,谁都不敢轻易定生死。

这里就要问了:“本田到底想用Super-ONE证明什么?”我觉得答案不是简单的“电动化”,而是“坚持运动基因”。

本田Super-ONE原型车亮相,纯电K-Car设计,强调驾驶乐趣-有驾

你看看本田这些年,0系列是科技大潮,Super-ONE则是保留原汁原味的驾驶感觉。

它明白,电动车不是只有续航和智能,运动的灵魂也得留住。

这也许就是在电动时代里,最难得的“倔强”。

本田没想让Super-ONE一夜爆红,它想让那些“还在怀念手动挡和驾驶乐趣”的人,能在新能源里找到自己的归属。

这种坚持,放在今天其实挺有意思。

你说现在的年轻人,选车都看啥?

颜值、智能、性价比,好像很少有人再讨论“驾驶乐趣”了。

是不是时代变了?

还是大家心里其实都还是有点小执念?

本田Super-ONE原型车亮相,纯电K-Car设计,强调驾驶乐趣-有驾

这就像你明知道智能手机能啥都搞定,但还是舍不得扔掉老款MP3的手感和音质。

“驾驶乐趣真的会消失吗?”我觉得不会,只是变了形,藏在那些看起来寻常的小车里。

聊到设计,其实Super-ONE这回也没走极致未来路线。

造型是方盒子,低趴宽体,视觉很有力量。

前脸圆灯+封闭面板,充电口和Logo融在一起,尾部还有扩散器和扰流板,这些细节都是在给小车加分。

这种造型,有点像小时候玩的积木车,又带点成年人的冷酷。

“小车能不能也有力量感?”Super-ONE用设计给了个肯定答案。

车身短小,却有存在感,这是很多同级别电动车都不太敢尝试的设计。

再说内饰,你看现在的新势力,屏幕越做越大,什么二排娱乐、氛围灯、各种语音控制,花样多得眼花缭乱。

本田Super-ONE原型车亮相,纯电K-Car设计,强调驾驶乐趣-有驾

但Super-ONE反其道而行,用双屏+横向出风口,物理按钮满满,蓝黑撞色,还搞了个不对称运动座椅。

这种内饰,说不上高级,但看着顺眼,用着踏实,不会让你开车时总惦记着“屏幕没点到哪儿”。

这种设计,其实是打了那种“过度智能化”的脸,告诉你科技可以有,但基本的驾驶体验不能丢。

技术层面上,虽然电池容量和功率数据没公布,但Boost模式和模拟变速箱已经给出了本田的态度。

Boost模式就是搞点激情,超车、急加速有底气,模拟变速箱和声浪则是满足老车迷的“情怀”。

你说这些功能是不是鸡肋?

其实对喜欢驾驶的人来说,这种仪式感很重要。

电动车没了换挡,没了声浪,机械感全没了。

模拟出来,哪怕知道是假的,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最后我想问,“电动车到底该走哪条路?”有人说就要极致智能、续航长、节能环保;也有人说驾驶还是最重要的,动力和操控不能丢。

本田Super-ONE原型车亮相,纯电K-Car设计,强调驾驶乐趣-有驾

本田Super-ONE这次就是打了个样,告诉大家电动车可以多线发展,既有0系列的未来科技,也有Super-ONE的运动基因。

它不是把所有人都拉进一个大锅里炖,而是给出了不同选择。

你要智能,去选新势力;你要驾驶,来看看本田。

“电动车市场能不能百花齐放?”本田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当然,咱们还是得现实一点,价格、续航、空间、配置,这些硬指标不能忽视。

谁不希望买一辆既便宜又好玩的电动车?

但电动化的成本摆在那儿,本田要是真能把Super-ONE定个亲民价,估计市场反响绝对不差。

否则,花了大价钱买个小车,动力还没法跟大车比,配置也只是“够用”,那就容易被边缘化。

很多人可能还在等更详细的数据,比如电池续航、加速性能、能耗表现,这些都是决定市场成败的关键。

本田Super-ONE原型车亮相,纯电K-Car设计,强调驾驶乐趣-有驾

一款车能不能火,归根结底还是得看实际体验,光靠噱头和情怀是撑不住的。

但本田这次敢于在电动车里玩“驾驶乐趣”这个梗,已经比那些只知道堆参数的品牌强多了。

所以说,Super-ONE的意义不止在于它自己能不能卖好,更是在于它给整个市场提了个醒:电动化不是单一答案,不是只有智能和续航,驾驶的乐趣也能延续下去。

未来的车,应该是多样化的,有的主打智能,有的主打性能,有的主打经济,有的则主打情怀。

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那一款,这才是行业发展的正道。

总之,本田Super-ONE让我觉得,车企要有自己的倔强和坚持,不跟风、不盲从,不追求一窝蜂的“智能化”,而是给用户留点选择空间。

你不喜欢大屏,可以选物理按钮;你想要激情,模拟变速箱和Boost模式也能给你一点;你只想通勤,K-Car的属性又能保证经济实用。

这种多元的设计思路,才是真正的用户思维。

而且本田通过Super-ONE告诉大家:电动车也可以有运动灵魂,也可以有操控乐趣,不是只有枯燥的线性加速和静音体验。

以后再碰到“电动车是不是都一个样”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把Super-ONE搬出来说说。

它不是完美,但它的态度很鲜明。

或许将来等到量产版出来,数据和体验再进一步,咱们可以看到更多类似的车型。

电动化时代,驾驶乐趣还能不能留住?

本田给了一个挺有希望的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