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买新能源车,就像在沙县小吃点菜——看起来琳琅满目,其实吃来吃去都是一口饱的韭菜盒子。特斯拉最新发布Model Y Standard官图,你说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有惊无险,意外全是意外,毕竟特斯拉的发布会最怕你真的懂点车,看懂了配置单那叫一个破防,看不懂反而可以自我安慰一把,“少即是多”,把乞丐版当极简艺术欣赏。
这次Model Y扮演的角色,绝对是贫穷的艺术家那一挂。没人告诉你它本来想做施舍者,还怕你感动哭,其实是把之前的照明灯、轮圈、尾灯、玻璃天幕全都安排进了“精简榜”,你不注意还以为是最新潮流叫“无欲无求款”。乍一看,那头灯改为不起眼款,轮圈缩到18英寸,尾灯取消,买车像买手机壳——不送透明壳,也不送膜,就是一部裸机。厂家倒好,还顺便推出了灰、白、黑三种涂装。想有艺术感?自己买点画笔刷车身。
“内饰保留中控大屏”,新闻稿说得好像是在夸奖你:“恭喜你,再穷也不至于摸不着屏幕!”其他方面,配件如席卷而来的秋风,一夜之间全都吹没了:玻璃天幕没了,后排屏幕没了,座椅通风没了,电动调节没了,方向盘也要自己撸。中控通道改成主副驾贯通式,要是再瘦点还能睡塌塌米了。感觉特斯拉想的是,不如把座椅全换成塑料凳,顺便卖你个折叠床。
智能驾驶方面,官方一脸严肃告诉你:“我们有8个摄像头。”这年头,摄像头好像越多越安全,但我妈总说,窗户多了容易进贼。这摄像头就像监控装置,除了盯住路面,还自带“交通感知”,能让自适应巡航配套,不用自己踩油门踩到脚抽筋。但你真有买FSD那种开车不想用手的想法,也得单独掏钱——有钱人的自动驾驶,穷人的手动补丁。让大家在自动和非自动之间自觉分为两个种族,就像厕所分蹲坑和马桶,你能用哪个主要看带卡还是自己充卡。
动力部分没什么新把戏,单电机300马力,电池组69kWh,百公里加速6.8秒——据说6秒多是城市青年人上下班特供模式,再快怕你太开心忘记充电。剩下的大头就留给续航了,在WLTC测试标准下干到517公里。听着像很厉害,现实里其实每公里都在和自己的人生作斗争,开得太狠就尿崩,电池能用到终点那一天,全靠你和天气打天梯。
说到配置缩水,特斯拉这次的操作简直像单位发工资:工资单上数字只有三位数,奖金和补贴全写在“其他”栏,虚无缥缈,领导还美其名曰,“大家要学会共渡难关”。消费者看价格下调很开心,实际用车没了玻璃天棚和座椅电动调节,入座那刻就明白什么叫“天光虽好,却不属于你”。以前坐车能躺能烤能吹风,现在稳定输出尘埃和汗臭,后排屏幕没了跟坐公交拉个绳子差不多,车里只能听前排司机重温人生悲喜。
自动驾驶变成了“钱多多专享”,普通版就是路上装个魔眼,巡航时帮着偷懒两秒,还不能完全放飞自我,毕竟人类的懒还是没能盖过资本的“精明”。说是智能配置,不如说开回手动挡的时代,车主要时刻和车辆斗智斗勇,这样都不出事故,能说明什么?还不是怕修起来更贵。
至于外观上的改革,不如说是“自我割肉”,老版本本来就像“未来已来”,新版本更像“未来打折”。取消贯穿式头灯组后,车头终于不那么扎眼,低调得像隔壁三姨太的保姆。不再有尾灯漫反射,晚上走夜路也能顺便体验“隐身”功能。轮圈缩小,看上去更接地气,有种“手推车升级版”的即视感。至于车漆,新晋的三色搭配,仿佛在玩三国杀——暗影灰是曹操,钻石黑是孙权,珍珠白是刘备。但买家可别高兴太早,这三国都没给你主公技能,只有“白板肉装”一个。
你说这叫“低配亲民版”?还不如叫“自我感动社会版”,你买了便宜版,还得感谢厂家没让你直接上路用磨脚板驱动。有网友吐槽:这车除了省钱之外全是省配置。买回家还得自己加装各种“人性化配件”,什么小夜灯、手机支架、后视镜粘贴防雨膜一条龙。也不是不能理解厂家的苦衷,毕竟造车也卷得要命,能省则省,搞出一个配置脱发版,让供需关系变成“你不买,大家都憋着”,厂商等你哀嚎几个月,再来一波“诚意升级”,然后你再花钱买“增配包”,这套路连手机厂商都自愧不如。
至于性能参数,厂家一贯推崇加速快,电池大,跑得远。现在看到数据还是有点想象空间,6.8秒破百,517公里续航。但别忘了,这些参数都是理想状态下测出来的,现实用车就如“望梅止渴”的典范。开着开着你会发现,数据是对的,只是你不对。电池降温了,续航也不见了,冬天还得用口罩捂住仪表盘取暖,电量失踪跟勇闯天涯一样让人怀疑人生。
智能驾驶标配倒是盛情难却,但一看是“带交通感知的自适应巡航”,就明白了自动驾驶只是大餐里的糖醋里脊。真正的自动驾驶要钱,厂家的自动驾驶就像理财产品,不买不知道,一买分秒原地爆炸。有人想省钱不加钱买FSD,结果只能重复人类最早的驾驶技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改名叫“智商与体力的二重天”。
细想起来,这次Model Y Standard不仅仅是“便宜没好货”,它还在试图普及一种消费观:“有钱人有配置,普通人用配置想象。”厂家把每一个降级都当成豪华剪贴,用户笑着买情侣款,开着却难掩落寞。极简主义不是没东西,是看得见用不着;而乞丐版不是少东西,是本来就没有。以后买车大概得先搬条椅子进去,体验一下配置回归自然——买车送你出厂,不送你生活。
但不得不说,特斯拉曾经是科技配置的风向标,后来一路走到现在,变身为“减配大师”。每次减配都像减肥,总归是为了自己好。“低配置”从来不是新鲜事,只不过特斯拉做得格外用心,每一次千方百计让你觉得这就是“合理空间”。座椅通风消失,坐热了就要自己扇风;玻璃天幕取消,想看星星就靠想象力;方向盘手动,说不定哪天厂家又告诉你,“我们为环保,方向盘不配也很正常。”等过几年,你可能要重新审视“车”到底应该有多少配置,毕竟科技的进步不是为了让你用,而是让你看着用。
有人说,买特斯拉像追剧,一季比一季好看,剧情却越来越魔幻。从高配到低配,从天幕到天花,一路走到最后你以为是进化,不知道其实是在买“减法生活”。这配置下削,价钱也下落,大家一起在跌跌撞撞中自我安慰,然后厂商上一只“加价眼泪包”,你又能继续买买买。说不定哪天特斯拉突然宣布:“最新款无需座椅,坐地式体验,感受地气人生。”那就是科技与狠活的终极合体,买新车送你一张地垫。
总之,这次Model Y官图发布,相比配置降级和续航数字,小编更关心厂家是不是在测试人类的承受力极限。低价带来的欢喜和配置缩减的哭泣,有点像买彩票中了五块钱,却被收走了六块手续费。终极版就是“用省下的钱买自己无力的幻想”,开着少了配置的Model Y,仿佛开进日常生活的荒诞剧,每个转弯都在提醒你:如果现实不是让你失望,那它就是让你习惯失望。
所以,买不买这车,已经不是选择,而是跟现实做朋友。毕竟这个世界,无论是特斯拉减配,还是自我升级,最后都在逼你承认:你的标准就是他们的底线,你的底线就是资本的兴趣。买车和人生一样,有时你不差钱,有时你只差那几个配置,配置没了也能活着,只是活得有点像用抽纸擦泪——能擦干,也能流干。
想开点,人生和车一样,始终都在减配,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下一款特斯拉可能连门都不装,把“开放式生活”放到极致。到那时,你肯定会感叹:“没关系,反正我还有方向盘。”但千万记住,厂家总在你觉得可以的地方,再偷偷删掉点什么,好让你更懂黑色幽默的深刻——开得起车,笑不起人生。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