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王座”保卫战打响:营销体系动刀,总裁亲自上一线督战造车

哥几个,咱今天聊个大事儿。

主角是那位曾经牛气冲天,现在有点找不着北的“车圈老大哥”——上汽集团。

这哥们最近干了件特狠的事,说是要把自己开膛破肚,来场大手术。

这事儿你要是光看新闻稿,什么“营销整合”、“组建新班子”,听着跟 सरकारी 文件似的,没劲。

但你要是知道内情,就知道这背后,全是汗、泪,还有那么点狗急跳墙的悲壮。

故事得倒回去说。

你想象一个画面:去年某个深夜,上汽大厦顶楼的办公室还亮着灯。

新上任的总裁贾健旭,一个75后,正对着一张销量曲线图发呆。

那根线,跟心电图似的,从山巅一路俯冲,最后几乎要变成一条直线了。

旁边,是比亚迪那根冲上云霄的线。

18年的销冠王朝,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没了。

那一刻,我猜整个房间里,连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

啥也别说了,干吧。

不干,就得死。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叫“大乘用车营销公司”的怪物。

听听这名儿,一股子“要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决绝。

这篮子里装了仨货:荣威、名爵MG,还有那个半死不活的飞凡汽车。

以前这三兄弟,各过各的,荣威想当国货之光,MG靠着海外市场闷声发财,飞凡嘛……飞凡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干啥。

现在,老爹发话了,都别瞎折腾了,给我抱团取暖,成立一个“营销联军”。

这联军的司令官,俩人。

一个是老炮俞经民,卖了半辈子车,人精里的战斗机,把他扔沙漠里他都能把沙子当钻石卖出去。

另一个是技术宅张亮,玩大数据的,你跟他说感觉,他跟你聊算法。

上汽“王座”保卫战打响:营销体系动刀,总裁亲自上一线督战造车-有驾

这俩人凑一块儿,要么是天雷勾地火,要么就是鸡同鸭讲。

我都能脑补出他俩开会的场景,老俞一拍大腿:“我觉得这事儿能成!”

张亮推了推眼镜:“我的模型显示,成功率只有37.2%。”

这戏,能不精彩吗?

光搭台子还不够,最大的角儿——贾健旭,自己从后台跳到台前了。

不光是当总导演,他现在连A机位的摄像大哥的活儿都抢着干。

据说从名爵MG4到荣威的新车,这位总裁大人每周都要亲自审阅项目进度。

这叫什么?

这叫“皇上亲自下地插秧”。

短期看,效率贼高,毕竟老板盯着,谁敢摸鱼?

长期看呢?

底下的人全成了提线木偶,没人敢做决定,没人敢担责任。

这不叫管理,这叫“保姆式创业”,是企业文化的大忌。

最逗的是,他们还给自己请了个“洋菩萨”——华为。

说要学华为的IPD流程,把造车周期缩短到18个月。

我一听就乐了。

学华为?

你学得来吗?

华为那是在被全世界围殴的绝境里,一刀一枪拼出来的狼性。

上汽呢?

国企的长子,含着金钥匙出生,过惯了舒服日子。

你让一个养尊处优的富二代,去学特种兵的野外生存手册,顶多就是把流程图背下来,那股子“向死而生”的劲儿,你从哪儿学?

这就好比你看了几本武功秘籍,就觉得自己能上华山论剑了,可人家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上汽“王座”保卫战打响:营销体系动刀,总裁亲自上一线督战造车-有驾

说穿了,上汽集团这场改革,就是一场豪赌。

赌注就是它那几个亲儿子的未来。

把荣威、飞凡汽车、MG这三个定位、气质、甚至血统都不完全一样的品牌,硬生生捏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挑战。

MG在海外卖得风生水起,靠的是啥?

便宜、年轻,还有点英伦的“假血统”。

荣威呢?

一直想走高端,但总差点意思。

飞凡就更别提了,高不成低不就,存在感约等于无。

现在把他们捆一块儿,是想让MG带带两个不争气的兄弟,还是怕荣威和飞凡把MG也给拖下水?

再看看上汽销量,最近确实搞了个“八连涨”,看着挺唬人。

但你扒开一看,水份不小。

这增长,有多少是去年坑挖得太深,显得今年爬坡快?

有多少是靠MG在欧洲当“价格屠夫”换来的?

在国内这个全世界最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它真正能打的牌,有几张?

当别人都在牌桌上甩王炸的时候,你手里攥着一把顺子,心里能不慌吗?

所以啊,这台大手术已经开始了,麻药也打了,刀也下去了。

贾健旭和他的新班子,就是主刀医生。

至于手术台上的上汽,是能被救活,从此脱胎换骨,还是会因为手术并发症,元气大伤,谁也说不准。

咱们这些看热闹的,就别瞎起哄了。

静静地看,看着这个曾经的巨人,如何笨拙地、痛苦地,又带着一丝决绝地,尝试着重新站起来。

这过程,可比任何电影都真实,也残酷多了。

上汽“王座”保卫战打响:营销体系动刀,总裁亲自上一线督战造车-有驾

你说,这把牌,他能赢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