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的电车,你坚持燃油车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小编写过不少新能源车的内容,但骨子里还是个“传统派”——对燃油车总有种说不出的情结。也正因这份偏爱,特意做了个长期专题《壹期壹台情怀车》,专门聊聊那些陪我们走过岁月的经典油车。
它们或许不够智能,也谈不上“绿色”,但那份踏实可靠,总让人心里暖暖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进去看看,里面写了做这个专题的初心,还有不少情怀车的故事(要是你有想致敬的燃油车,也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呀)。
不过今天不聊情怀,想聊聊更现实的问题:现在大街上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仿佛人人都在朝“纯电化”跑,但身边不少朋友选车时,还是铁了心要选燃油车。这背后,其实是燃油车至今仍有不少新能源车暂时替代不了的优势。
一、节假日加油,快到几乎不耽误赶路
对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节假日的补能体验太关键了。燃油车进服务区,基本就是“进站-插枪-付款-走人”,全程快的话三五分钟搞定,哪怕高速堵成粥,也不会因为加油耽误太多时间。
但电动车就不一样了。尤其春节、国庆这种大假,服务区充电桩前常常排着长队,取号、等位、充电,一套流程下来,少则几十分钟,遇上排队高峰,等两三个小时都不新鲜。本就赶时间赶路,硬生生被补能拖慢节奏,行程计划很容易被打乱。
二、冬天不焦虑,续航“说到做到”
北方的朋友对这点估计深有体会。电动车在低温下续航打折太明显了,有数据显示,冬季新能源车平均续航达成率只有48.5%,多数车型会缩水30%-50%。也就是说,一辆标称续航600km的车,冬天实际能跑250-300km就不错了,要是再开个空调、座椅加热,续航掉得更快。
跑长途时,看着续航表蹭蹭往下掉,心里能不慌吗?万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找充电桩比找加油站难多了。而燃油车呢?冬天油耗可能会高一点,但加一次油能跑多远,心里大概有数,哪怕零下十几度,拧钥匙就走,不用时刻盯着续航表算路程。
三、品牌底子厚,后期维修不用愁
燃油车品牌大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哪怕个别品牌退出中国市场,配件供应和维修网络也不会一下子消失。随便找个县城的汽修店,老师傅大概率都能修,配件也好找,哪怕是十年前的老车,想换个零件也不算难。
但电动车品牌就不一样了。近几年新品牌冒得快,消失得也可能快——有些品牌还没走完“燃油车时代”的生命周期,就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退场。一旦车企倒闭,官方售后没了,配件供应也断了,后续维修就成了大麻烦,总不能因为一个小零件坏了,就让车变成“摆设”吧?(这里不是针对谁,只是客观说存在这种风险)
当然,燃油车的优势不止这些,比如长期使用的稳定性、随时随地补能的机动性、对复杂路况的适应性等,目前确实是新能源车需要时间追赶的。
不过话说回来,新能源车也有自己的闪光点:零排放、日常用车成本低、智能功能丰富、噪音小,不少城市还不限行,对城市短途通勤的人来说很友好。
所以说到底,选油车还是电车,关键看需求:如果住在北方、冬天常跑长途,或者所在地区充电桩覆盖少,又或者特别在意车辆后期维修的便利性,选燃油车或许更省心;如果主要在市区代步,充电桩方便,那新能源车也是不错的选择。要是拿不准,混动车作为过渡,其实也挺合适的。
毕竟,没有绝对好的车,只有更适合自己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