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舆论场中的逆行者:当汽车界的“理工直男”只相信数据

这圈子就是这么个德行,谁的故事讲得声泪俱下,谁就能立马占领道德高地。大家早就不关心事实了,情绪,情绪才是流量的密码。可就在这乱哄哄的菜市场里,偏偏有个家伙,非要掏出个游标卡尺,跟你一板一眼地讨论这颗白菜的分子结构。

这愣头青,就是长城汽车。

“欧拉好猫刹车失灵”这事儿刚在网上传开,好家伙,那简直是给各路“大神”递刀子。一时间,什么“资本的丑恶嘴脸”、“拿消费者生命当儿戏”的帽子,满天飞。换了任何一家脑子活络点的公司,公关团队估计已经滑跪了,道歉信写得比检讨书还深刻,赔偿方案给得比分手费还痛快,再找几个大V哭两声,这事儿就算翻篇了。

喧嚣舆论场中的逆行者:当汽车界的“理工直男”只相信数据-有驾

可长城呢?人家愣是一声不吭。没道歉,没安抚,甚至连个“我们正在紧急调查”的场面话都懒得说。就在全网的唾沫星子快汇成一片汪洋大海的时候,他们就干了一件事:找到车主,把那辆风口浪尖上的“好猫”,直接送去了第三方司法鉴定机构。

我当时看到这操作,脑子里就一个词:头铁。这哪是公关啊,这简直是把舆论场当成了实验室。大伙儿都在七嘴八舌地讨论这瓜保不保熟,他倒好,直接把瓜抱走了,说要去化验一下糖分和水分。

那种感觉,就像你在KTV里扯着嗓子吼《死了都要爱》,旁边一哥们突然凑过来,问你要不要探讨一下声带振动频率和包厢混响的关系。你说你揍不揍他?

喧嚣舆论场中的逆行者:当汽车界的“理工直男”只相信数据-有驾

这背后,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工程师思维洁癖”。他们不信眼泪,不信故事,只信A4纸上盖着红章的报告。当所有人都觉得“先声夺人”是公关铁律时,他们选择了用沉默对抗喧嚣。这份近乎执拗的坚持,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愚蠢。

后来,那份所有人都等着的司法鉴定报告出来了,结论简单得像一道初中物理题的答案:“未见制动系统异常……事故时车辆加速踏板处于100%踩下状态”。

通俗点讲:车没毛病,司机把油门干到底了。

世界瞬间安静了。之前那些喊打喊杀的声音,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戛然而止。这记耳光,扇得响亮,也扇得无比尴尬。可长城依然没啥表情,没搞什么“打脸合集”,没写什么“沉冤得雪”的小作文,就那么把报告往那一放。那意思仿佛是说:“实验结束,都散了吧。”

喧嚣舆论场中的逆行者:当汽车界的“理工直男”只相信数据-有驾

这股“轴”劲儿还没完。后来在“常压油箱”的技术争议里,他们又把一个普通人根本听不懂的纯技术问题,搬到了台面上,试图跟全网科普。结果呢?又被喷了个狗血淋头。大家根本不关心你的技术原理,只觉得你这人“情商低”“不会说话”。

说真的,有时候我都替他们的公关捏把汗。在这个连卖烤冷面的都得给自己编个“匠心”故事的时代,长城这种只会摆数据的沟通方式,简直就是营销界的“泥石流”。它不懂得讨好,学不会共情,像个只会解题的书呆子,笨拙得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但你静下心来琢磨琢磨,我们这个时代,真的缺那些包装精美的故事吗?不,我们缺的是真相,哪怕那真相不怎么好听。当市面上充斥着各种精心设计的“品牌温度”和“用户情怀”时,长城这种直接甩出实验报告的“直男”行为,反而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可信度。

喧嚣舆论场中的逆行者:当汽车界的“理工直男”只相信数据-有驾

它可能不会说“亲,我们错了”,但它会用一份盖了章的报告告诉你,它没骗你。这种沟通方式,效率极高,虽然过程极其不愉快。

所以,我们一边调侃它不懂变通,一边又不得不在心底里给这份“笨拙”留一分敬意。因为在一个信息过载、情绪横流的舆论场里,一个还愿意为了事实而得罪所有人的企业,就像一根扎在沙滩上的锚。它可能不够灵活,甚至有点碍事,但你知道,有它在,船就不会被浪卷走。

喧嚣舆论场中的逆行者:当汽车界的“理工直男”只相信数据-有驾

当喧嚣散尽,那些靠情绪点燃的火焰终将熄灭,真正能留下的,永远是那些建立在冰冷事实上的东西。你说对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