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

今日车界,那叫一个热闹!

刚过去没几天,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战”还在硝烟弥漫,这边又杀出来一匹“黑马”,直接把整个舆论场搅了个天翻地覆。

咱们今天就要关注的,就是这条——“某新能源车企高管在直播间公开表示,‘我们不生产低端车,我们的产品都是为有品位的人准备的。’”

这话一出口,那叫一个石破天惊!

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有驾

这事儿,我一听,就觉得味儿不对劲。

咱们用车社,跟大伙儿一样,每天窝在车里,要么通勤,要么兜风,要么带娃,要么跟朋友出去嗨,对车子的感情那叫一个深。

车子,不光是个代步工具,它承载着咱们的生活,承载着咱们的梦想,承载着咱们对自由的向往。

你这么一句话,把多少辛辛苦苦打拼,好不容易攒够钱,想买辆好车,改善生活的人,给“开除”出“有品位”的行列了?

这不妥,这太不妥了!

你想想,这位高管,坐在直播间里,身后可能是一堆闪闪发光的最新款车型,他端着一杯咖啡,或者是一杯什么高级定制的茶,脸上带着一丝不屑,淡淡地说出这句话。

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那个画面,像不像某些电视剧里,那种刻薄的富家太太,对刚进门的穷媳妇说:“就你这出身,也配进我们家门?”

哎呀妈呀,这感觉,真的绝了!

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有驾

咱们先不说这“品位”两个字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在咱们老百姓眼里,“品位”这东西,是发自内心的,是体现在行为举止上的,是懂得尊重人的。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真正的君子,胸怀开阔,待人真诚,而有些人,不过是披着华丽外衣的小人,内心的狭隘和傲慢,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你开个几十万的车,就一定有品位?

你开个十几万的车,就没品位了?

那照这么说,那些为生活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买到人生第一辆车的年轻人,是不是就活得特别没品位了?

这逻辑,我实在捋不顺。

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有驾

再从汽车本身来说。

汽车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技术产品,是个工业品。

它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价位,不同的技术路线,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就像衣服,有几百块的优衣库,也有几万块的爱马仕,你说哪件更有“品位”?

这得看穿它的人,看它适合的场合,看它所承载的情感。

你不能说,穿优衣库的人就没品位。

这位高管的言论,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他把“价格”和“品位”直接划了等号,而且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他好像忘了,他所服务的,是整个社会。

他口中的“有品位的人”,难道就不能是那些努力奋斗,但消费能力还没达到他心中“高端”标准的人吗?

难道就不能是那些更看重实用性、性价比,但同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人吗?

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有驾

我猜啊,这位高管,可能是在某个“智囊团”的建议下,想搞一波“人设”营销,想把自己品牌塑造成一个“高端”、“精英”的形象,以此来吸引那些追求“身份象征”的消费者。

但是,这波操作,玩脱了,玩大了。

他低估了普通消费者的感受,也低估了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和力量。

你看,这句话一出来,网上是什么反应?

简直是炸开了锅!

各种段子、表情包、吐槽视频,满天飞。

有人说,“我开着我的十几万的车,我没品位,我认了,但至少我还有点儿自知之明,不像某些人,坐拥宝山,却说别人是穷光蛋。”

也有人调侃,“那以后买车,是不是得先考个‘品位证’?

不然人家都不卖给你。”

还有更犀利的,“看来,‘品位’这东西,跟‘智商税’一样,也是可以被收割的。”

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有驾

这些评论,表面上是戏谑,背后却藏着深深的无奈和不满。

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反击这种傲慢和偏见。

这不正是咱们用车社一直强调的吗?

汽车,应该是连接人与生活,连接梦想的桥梁,而不是划分阶层,制造隔阂的壁垒。

再聊聊,这位高管口中的“高端车”,到底是什么样的?

是那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用料考究,技术顶尖,性能卓越的车型吗?

如果是这样,那没问题。

一款车,如果它在设计、工艺、用料、性能、安全、科技等方面都达到了行业的顶尖水平,再加上其品牌价值和市场定位,自然会被认为是“高端”。

但问题是,他这句话,给人的感觉,不是在介绍自己的产品有多牛,而是在贬低其他所有价位的车。

这就有点像,一个米其林三星大厨,跑去跟路边摊的老板说:“我们不卖普通人吃的饭,我们只做给懂吃的、有钱的人。”

这话,听着就让人不舒服。

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有驾

我记得前阵子,我们写过一款国产新能源SUV,价格不算高,但配置拉满,空间巨大,续航扎实,而且设计也非常有自己的特色。

当时很多车主在后台留言,说这车让他们感觉“值”,感觉“舒心”,感觉“生活品质一下子提上去了”。

他们开着这辆车,带着家人去旅行,去郊游,去享受生活。

这难道不就是“有品位”的生活吗?

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有驾

“品位”这东西,从来都不是由价格决定的。

一个穿着朴素,但谈吐优雅,待人真诚的人,比一个穿着名牌,但言语粗俗,盛气凌人的人,更有品位。

同样,一辆车,如果它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承载用户的喜怒哀乐,陪伴用户走过人生的旅程,那它就是一辆好车,它所承载的,也是一种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这位高管的言论,让我联想到前几年,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穷人最大的烦恼,不是没钱,而是不知道怎么花钱,浪费了钱,却没能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现在看来,这句话,好像也适用于汽车领域。

有些人,花了钱,买了一辆“贵”的车,但如果它并不适合自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那这辆车,可能也谈不上什么“品位”。

反观那些价格亲民,但用料扎实,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的车型,它们可能没有最尖端的科技,没有最奢华的内饰,但它们实实在在,服务于大众,满足了无数家庭的出行需求。

这些车,承载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是普通人的梦想,是普通人的奋斗。

难道,这些生活和梦想,就不能被认为是“有品位的”吗?

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有驾

我倒是觉得,真正有品位的人,是懂得欣赏不同事物的人。

他们能够欣赏法拉利的极致性能,也能欣赏一辆可靠的家用车带来的便利和安心。

他们不会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一切,而是能够看到事物本身的价值。

所以说白了,这位高管的言论,是一种典型的“精英主义”的傲慢。

他把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用一种“凡人勿扰”的姿态,来定义“品位”。

这种做法,不仅得罪了大量的潜在消费者,也暴露了企业在品牌定位和市场沟通上的巨大失误。

你想啊,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有多激烈?

新能源车更是日新月异,技术迭代的速度快得吓人。

消费者选择太多了,他们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价值,是产品的品质,是品牌的口碑,是厂商的态度。

你如果用一种傲慢的态度去对待消费者,去划分“品位”的界限,那很可能,你失去的,将是整个市场。

我倒是觉得,一个真正有担当的车企,应该是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去提升所有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而不是用言语去贬低一部分消费者。

你可以强调自己产品的优势,可以宣传自己的品牌理念,但前提是,你要尊重你的每一个消费者,无论他们是开着十几万的车,还是几十万的车。

咱们用车社,一直以来,都是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解读汽车,去分析车辆。

我们关注的是,一辆车,能不能让你的生活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更有乐趣。

我们不排斥任何价位的车型,只要它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它能给用户带来价值。

所以,当听到那位高管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哥们儿,说话不过脑子啊!

第二反应就是,这事儿,得说道说道。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车企的营销失误,它触及到了我们每个人对“尊严”、“平等”和“美好生活”的理解。

我倒是挺想知道,这位高管,他自己的“品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开的车,他住的房子,他吃的饭,他穿的衣服,是不是都得达到他自己设定的那个“高端”标准?

我觉得,真正的品位,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

最后,我想说,汽车,不应该成为一种“身份的标签”,而应该是一种“生活的伙伴”。

无论你开什么车,只要你热爱生活,追求进步,尊重他人,你就是有品位的人。

而那些真正有品位的车企,也一定是用真诚的态度,去服务每一个消费者,去打造每一款产品,而不是用一句傲慢的话,来丈量整个世界。

某高管狂言:“不产低端车”,定义品位惹众怒,谁在丈量价值?-有驾

这件事儿,说到底,还是一个关于“尊重”的问题。

希望这位高管,以及他背后的团队,能好好反思一下,别再用这种“凡尔赛”的方式,来挑战大众的底线了。

咱们老百姓,虽然没那个“品位”去开他那“高端车”,但我们有的是智慧,有的是判断力,更懂得,什么才叫真正的价值。

你说呢?

这事儿,你说有没有道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