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啥“土味营销”反而火?
二、行业变局,车主更精明
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车主越来越懂车,保养周期从5000公里延长到10000公里,全合成机油成标配。甚至有车主拿着视频教师傅修车!这逼得门店须提升专业和服务。同时,资本退潮,连锁扩张放缓,反而给用心做技术、做服务的单店留了空间。燃油车未来十年仍是主力,汽修人别灰心,专业才是硬道理。
三、选机油避坑指南,关键3点!
让车主头疼的,还是选机油。高价≠好油!有人花800块换顶级全合成,结果冷启动异响拉缸,问题就出在“不对症”:
粘度要对路: 德系车通常需要高粘度(HTHS值3.5以上),日系车更适合低粘度。给西装配运动鞋,再贵也不合适!别迷信“赛车级”噱头。
认证比品牌重要: 大牌假货泛滥(某东平台假货率曾高达三成!)。与其迷信品牌,不如看瓶身ACEA认证(如C3柴汽通用),比某些大牌基础款更靠谱。警惕回收废机油翻新的“地沟油”!
换油周期别死板: “半年或5000公里”不是铁律!跑滴滴的老车用优质全合成,七万公里检测可能还合格;天天短途的豪车,三个月机油可能就含水超标。按需更换才科学。加机油别贪多! 超过上限线,曲轴箱压力过大,顶穿密封垫就得花大钱修。
总结:
维修厂搞营销求生存可以理解,但车主自己得带脑子。别被“贵就是好”忽悠,选油看粘度、看认证、看实际车况。养车是门学问,发动机没想象中那么娇气,但选错油、用错法,钱包和爱车都遭罪!记住这几点,保养不踩坑!
#汽车新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