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5C 超充、超 400km 纯电续航、全域 800V 三大核心 buff 拉满!

央视《顶级实验室》的镜头里,2026款岚图梦想家被推进52℃高温环境舱,仪表显示电量只剩20%。 工程师按下超充枪,12分48秒后,电量跳到80%,比常温充电只慢了48秒。

同一块电池包在-24℃极寒舱里,20%-80%充电也只用了12分52秒。 这意味着无论你是在吐鲁番的盛夏还是漠河的严冬,服务区买杯咖啡的功夫,车子已经能跑300多公里。

真 5C 超充、超 400km 纯电续航、全域 800V 三大核心 buff 拉满!-有驾

这种反常识的极温快充能力,来自岚图岚海智混技术的全域800V高压架构。 它不像某些品牌只给电机或电池单独升压,而是电池、电机、电控全部跑在800V平台上。

63kWh的电池包采用5C超充电芯,峰值功率320kW,常温下20%-80%充电只要12分钟,5分钟就能补进123公里续航。 对比传统混动普遍2C以下的充电能力,岚海智混的补能速度翻倍。

真 5C 超充、超 400km 纯电续航、全域 800V 三大核心 buff 拉满!-有驾

更大的突破藏在电池包里。 混动车纯电续航通常卡在200公里以下,岚海智混把CLTC纯电续航推到360-410公里。 以每天通勤30公里计算,充一次电够跑两周。

北京车主实测从国贸到亦庄往返5天,电量还剩27%,摆脱“三天一充”的焦虑。 长途场景下,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实测从北京到上海单程不加油不充电。

真 5C 超充、超 400km 纯电续航、全域 800V 三大核心 buff 拉满!-有驾

用户担心高压电池安全,岚图把同一块电池包先做针刺实验,钢针穿透电芯后立刻吊到5米高空自由跌落。 双重摧残下电池包没起火也没爆炸,只冒了轻微白烟。 传统电池安全测试都是单项过关,这种“串行极限测试”在行业里还是头一回公开演示。

背后的防护技术更硬核。 电池包用上了“三维隔热墙”技术,单个电芯热失控后能在1.2秒内隔离热量;外壳是1500MPa高强钢,强度超过潜水艇耐压壳;底部加装16层物理防护装甲,能扛住30吨侧向挤压。

软件层面,BMS系统每天自检4000多项参数,提前72小时预警潜在故障。 哈尔滨用户反馈零下35℃冻一夜,第二天电池依旧满血启动。

真 5C 超充、超 400km 纯电续航、全域 800V 三大核心 buff 拉满!-有驾

城市通勤的痛点被大电池+快充组合破解。 上海车主实测63kWh电池包,开空调听歌跑出387公里纯电续航,家用桩预约谷电3小时充满,每月电费不到100元。 关键的是极温稳定性:新疆吐鲁番中午地表温度68℃,车辆边充电边开启主动液冷,电芯温度始终控制在40℃以内。

长途出行时,岚海智混的油电协同逻辑变了。 传统混动高速优先用油,它让电机持续参与驱动,92.5%的系统效率让油电转化率达到3.7kWh/L。 通俗说每升油能发3.7度电,比燃油车能量利用率高3倍。 京港澳高速实测110km/h巡航,百公里电耗18.3度+油耗1.2L,折算每公里成本0.25元。

岚海智混让车变成巨型充电宝。 6kW交流外放电能同时带起电磁炉、空调、投影仪,青岛车主用它给露营帐篷供电整晚;30kW直流V2V功能甚至能给其他电车充电,10分钟补能50公里,比救援车更快。

颠覆的是60kW直流V2G:车辆在电价低谷时充电,高峰时反向给电网输电。 深圳试点用户参与电网调峰,两个月赚了824元电费差价。

真 5C 超充、超 400km 纯电续航、全域 800V 三大核心 buff 拉满!-有驾

首款搭载车型是8月29日预售的2026款岚图梦想家。 这台MPV用上800V平台后,纯电续航从236km暴涨到360km,成为全球首款支持5C超充的混动MPV。 底盘升级双腔空悬+CDC魔毯,过减速带冲击感减少40%。

岚图追光L同步升级岚海智混,纯电续航冲到410km,是目前混动轿车里的最长纪录。 北京到天津往返约150公里,满电状态下跑完还剩65%电量。 车机内置鸿蒙座舱,支持手机应用无缝流转。

真 5C 超充、超 400km 纯电续航、全域 800V 三大核心 buff 拉满!-有驾

代号“泰山”的大六座SUV除了岚海智混系统,还搭载华为ADS Ultra四激光雷达智驾,12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实现L2.9级辅助驾驶。 底盘用上天元架构,后轮转向让5.2米车长转弯直径仅10.8米。

真 5C 超充、超 400km 纯电续航、全域 800V 三大核心 buff 拉满!-有驾

成都车主分享的真实场景很有说服力:周五下班用5C超充12分钟补够电,载全家去200公里外的毕棚沟露营;抵达后用6kW外放电煮火锅、放露天电影;

周日返程油电混动模式翻越海拔4000米垭口,到家表显续航还剩703公里。 全程没有里程焦虑,没有充电等待,没有安全担忧,这或许就是混动技术本该有的样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