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召回超1.1万辆MEGA,李想:风险概率或许只有万分之一,但生命只有一次,就是全部

“车子自己炸了,厂家说门能开,可后排的人差点出不来。”

10月23号晚上九点半,上海闵行区,一辆理想MEGA在等红灯,底盘“嘭”一声闷响,像有人从车底扔了炮仗,紧接着白烟从裙边缝里往外冒,火顺着电池包一路舔到车顶。行车记录仪里,十秒不到,整辆车就成了火炬,烧得只剩铁壳。司机和第二排乘客从副驾爬出来,后排电动门卡住,差点把两人留在火里。没人伤亡,但财物全没了,连行车记录仪的存储卡都化了。

起火视频被后车拍下来,当晚就冲了热榜。理想官方第二天发声:车门顺利打开,全员安全离车。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贴出律师声明,说后排门根本拉不开,是乘客爬过去才逃掉。厂家和车主,说法对不上,网友开始站队,有人骂车企睁眼说瞎话,有人怀疑车主剪辑视频。吵了六天,10月31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挂出召回公告,编号S2025M0174V,一口气召回11411辆MEGA,生产日期从2024年2月18日到12月27日,理由是冷却液防腐没达标,铝制电池和电机冷却板会被腐蚀,漏液后可能短路,极端情况热失控,也就是俗称的“烧起来”。

公告里,理想认了错,说给免费换冷却液、电池包、前电机控制器,还升级云端预警,只要检测到信号异常,立刻弹窗让车主靠边,后台同时派救援。CEO李想补了一句:“万分之一的风险也不能等,生命只有一次。”听起来像公关稿,但确实是他自己发的微博,时间戳对得上。

可问题来了,上海那辆起火的车,就在被召回的批次里。厂家说事故原因还在查,但内部看电芯数据没问题,怀疑是冷却液渗漏导致短路。车主委托的律师直接甩声明:没磕底盘,没改线路,别往我身上泼脏水。两边都举着检测报告,却没人敢把完整数据公开,留了个灰色地带,让看客自己猜。

冷却液这玩意儿,平时没人管,4S店保养才瞄一眼。新能源车的冷却液比油车讲究,得低电导率,防止高压击穿。国家标准GB29743.2原定2025年7月实施,理想提前用上新配方,结果防腐剂量没配好,铝材在电解质环境里长白毛,烂出小孔,液体滴到高压线束,短路火花点燃电池包,就像把鞭炮塞进蜂窝煤,火一下就窜满格。工程师朋友说,他们实验室复现过,最快三分钟热失控,和现场视频节奏对得上。

云端系统其实早收到告警,起火前四小时,后台日志跳出冷却液电导率异常,但以前没出过事,值班员只做了常规提醒,没拉红色警报。理想说以后只要再看到同样信号,直接锁电、靠边、拖车,不再墨迹。听起来像亡羊补牢,可羊已经跑了,牢还得补。

这不是MEGA第一次烧。6月10号,哈尔滨地库也着了一辆,官方结论跟车无关,是车主遗留打火机爆炸引燃。8月6号,杭州碰撞后起火,车门能开,车主自己录的视频。三次事故,三种说法,有人统计,理想今年公开的火情就这三起,数量看起来不多,但MEGA总量才交了几万辆,比例一算,心里还是打鼓。

车主群里,有人连夜把车开进4S店排队换冷却液,有人观望,担心拆电池会拆出异响。销售朋友圈统一发:主动召回等于主动负责,不召回的牌子才可怕。话虽如此,可二手车贩子已经压价,2024款MEGA收车价直接掉两万,还是带全程保养记录那种。

理想给出的应急方案里,最实用的是两条:一是APP推送加短信轰炸,确保车主看得到召回;二是到店换件全程录像,车主拿U盘可拷走。真怕事的,可以要求全程站在工位旁看着,技师不敢偷懒。换冷却液只要四十分钟,拆电池包得大半天,因为要走高压断电流程,还要打胶密封,慢工出细活,急不得。

理想汽车召回超1.1万辆MEGA,李想:风险概率或许只有万分之一,但生命只有一次,就是全部-有驾

有老铁问,冷却液能不能自己外面换,省得排队。答案是别作死,非原厂配方一旦成分不对,铝腐速度翻倍,万一真烧起来,厂家直接甩锅:你自己乱换液,失火不赔。保险条款里写得清清楚楚,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必须到指定网点操作,否则视同放弃质保。

更闹心的是,云端升级后,车机时不时弹“冷却液异常请靠边”,大冬天把车主晾在高架上,拖车半小时才到。理想客服说,误报率千分之三,可千分之一砸到自己就是百分之百。有人吐槽,现在开车像开盲盒,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被系统锁电,空调暖风瞬间罢工。

回看整个节奏,10月23号起火,24号官方回应,31号发召回,间隔刚好七天,符合质检总局“事故后一周内提交技术报告”的要求。有人猜,理想内部早就锁定冷却液缺陷,等的就是上海这起能坐实证据链,顺便把公关风险一次打包解决。真相只有当事人知道,外人只能看时间线干瞪眼。

行业内部,冷却液供应链已经连夜开会,铝材防腐添加剂订单暴增,价格从每吨三千涨到三千四,还缺货。小厂想趁势抢单,被电池厂直接拉黑,怕重蹈覆辙。上游化学厂说,配方其实不复杂,就是剂量卡得死,多一点少都会出事,车企压价太狠,他们只能用便宜方案,现在出了事,锅还得一起背。

对消费者,最简单的判断是打开APP看车辆识别号,排在SC264218到SC264227之间就得去换,别拖。实在不放心,可以要求技师拆下电池护板,肉眼瞅一眼冷却板有没有白斑,有白斑就是腐蚀前期,免费换新,没白斑也换,召回公告写得明明白白,不花钱。

有人担心换了新冷却液就万事大吉,工程师摇头:防腐不止靠液体,铝材纯度、焊接工艺、密封胶圈都得在线,只要一环掉链子,几年后照样漏。新能源车像长期住院的病人,得一直监测,所谓终身质保不是免死金牌,只是售后陪你慢慢变老。

视频平台里,烧空的MEGA骨架还摆在上海事故停车场,贴满封条,风一吹,焦糊味飘出十米。看热闹的人拍完照,回头继续刷下一辆车,没人记得车牌号。被烧车主至今没拿到最终报告,他只想知道,如果那天后排坐着孩子,门还拉得开吗?

理想说会继续优化预警,可系统再智能,也挡不住冷却液里那粒没搅匀的防腐剂。技术没有百分百,只有不断修修补补。车主能做的,就是收到短信别当骚扰,该换就去换,别赌那万分之一,烟火绽放只需十秒,命只有一条。

厂家、供应链、车主,三方一起推着这辆新能源车往前走,烧一辆,补一次,补完接着卖。下一个路口,绿灯亮起,车队继续向前,没人知道哪辆车底,还藏着没被发现的小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