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海车主陈女士向媒体反映,她驾驶的宝马iX3在申嘉湖高速正常行驶时,安全气囊突然弹出,造成车内人员轻微受伤。华晨宝马出具的检测报告将原因归结为相邻大客车爆胎产生的冲击波,但这一结论引发车主强烈质疑。
事发于7月16日上午11时许,陈女士载着家人前往浙江莫干山途中,车速维持118公里/小时。行车记录仪显示,车辆未发生碰撞,但气囊弹出时伴随白色烟雾,导致陈女士双手红肿、副驾驶座女儿受惊。值得注意的是,气囊触发瞬间车辆正与一辆大客车并行,车主听到明显爆裂声。事后4S店提取的数据显示,右前车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104毫巴的瞬时压力波动,被系统误判为侧面碰撞信号。
对于厂商“邻车爆胎引发”的解释,陈女士提出三点质疑:一是检测报告未提供大客车爆胎的直接证据;二是未说明冲击波强度是否达到气囊触发阈值;三是未回应传感器灵敏度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她向嘉兴高速交警报案后,警方表示无碰撞痕迹且证据链不完整,无法认定责任。上海浦江宝麟4S店则强调行车记录仪显示大客车经过时镜头剧烈抖动,但拒绝公开车辆原始数据,称“涉及商业机密”。
目前陈女士已着手准备诉讼,要求厂商承担检测费用并赔偿车辆折损。法律人士指出,此类案例的关键在于证明气囊系统是否存在“过度敏感”的设计缺陷,或厂商是否未对极端工况进行充分测试。截至发稿,华晨宝马未对数据公开问题作出进一步回应。
这起事件暴露出智能汽车安全系统校验机制的新课题。随着技术进步,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平衡安全性与可靠性,将成为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考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规的完善,也将为类似纠纷提供更清晰的解决路径。
您怎么看【宝马iX3高速行驶中安全气囊突爆,厂商称系邻车爆胎引发冲击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点赞!关注!转发给朋友!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