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知道了,这一觉睡醒,上市的新车就是智己LS6。
第一感受就是大手笔,这次下本了。社交媒体都是铺天盖地的智己LS6全新车型上市的信息,也算是刷足了存在感。
给新车造势,品牌是用心了,预热不算久,尤其是增程身份加持,算是临近才解开神秘面纱,本以为就是多个增程选项,来蹭热度的,没想到上汽和智己还是很有诚意,恒星首搭就选择了智己LS6,没有吝啬地押宝在智己LS9身上,看得出来品牌对智己LS6的期许和用心,市场反馈又如何?
老图也在车主群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智己LS6的准车主群,有77个人投票,20个人下定,虽然参与人数不够广泛,也有一定的参考性,有超25%的人下定,这个数据着实不简单,不要以为观望者都可能下单,这已经不少了。
从销量来看,上市27分钟,大定突破1万辆,这是全新的智己LS6正式上市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
虽然比不上其它竞品动辄几小时几万几十万的订单数,但是这份数据也算出色,称得上热销。大定1万辆,虽然不等于锁单,但是支付订单金额相对多,退订情况也比较少,这些用户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智己LS6的准车主。
参考现阶段智己LS6,现款靠着大幅优惠和权益,杀进20万内,月销也就是维持在3k上下,算不上特别出彩。全新车型不到半小时预定上万,已经抵得上老款三个月销量了,怎么不算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呢?
不过从坊间评价,网友的发言来看,两极分化还是比较明显的。
有人觉得超值,因为整体产品力的确牛,同级别没有它有诚意,同价位,没它实力强。这么形容有点极端,但是似乎热门一点的主流车型,实力均衡比它强或者不输给它的,门槛都要贵一点。比如问界M7这类近期比较大热的产品。价位相似的,也有增程定位相近的,综合实力又不像它这么均衡,比如阿维塔07,价位相近定位相仿,但是硬件芯片算力和它比有一定差距。
当然也有人觉得全新智己LS6也就一般般,尤其是欣赏不来它的外观。智己LS6的外观争议从上市存在至今,尤其是衣挂式尾灯,辨识度很高,但整体视觉效果和美感,就有点考虑受众的审美了。
其实这款车型这次全面升级,坊间关注和讨论度比较高的就是66kWh电池,大电池和小油箱的组合,切实解决了用车痛点。续航里程提升,更适合没有家用充电桩的用户,这是智己给它的画像群体标签。
说人话就是,现在增程市场需求高,智己也来蹭热度,而且还是很有诚意的带来了新技术,不是随便推出一个增程版本来敷衍了事,看得出来上汽还是没有放弃智己,想要智己真正的走量畅销,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很显然,新车是整体热度和问界M7还是有差距的,一来是它定位大5座,不像问界M7有6座版本,而且品牌影响力和认可度层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智己LS6的定价上,就存在争议。
老图在新车上市之前就预测过,这款车有望降价1.5万,至少也要有1万的降价区间,实际上市后,限时权益价19.79万,和预售的20.99万比,的确给出了超1万的降幅。
限时权益后,车型售价19.79-24.99万,其中纯电Pro/Max/Pro Max/Max+/Ultra五个版本,售价
19.79/20.99/22.99/22.99/26.99万。增程四款52Pro/52Max/66Max/66Max+,售价20.29/21.49/22.99/24.99万,和老图预测基本一致。
客观来说,全新智己LS6是有不少的亮点,产品力也的确均衡,从辅助驾驶,到整体配置,还有软硬件和续航里程等数据,这些都基本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短板也比较明显,就是品牌影响力和争议性外观,前者影响价格走势,能不能撑住售价,消费者也会考虑是不是买了就会被背刺。后者影响用车体验,有的人就是欣赏不来智己LS6的设计,即便它看上去哪哪都好。
也有网友锐评——只要价格到位,一切都不是问题。
老图也比较认可这个观点,目前来看19.79万这个售价,已经是新车上市智己能给出的诚意之最了,短时间内也不会降价,要降价可能到2026年,到时候会有政策上的变动,补贴的退坡,可能不一定会有想象中的划算。所以说,要么就早买早享受,要么就多等等,等到2026年再决定。
你觉得现在价格到位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