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丰田动力的调侃如“大妈”,销量却稳坐前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丰田在全球卖得最火。 可是在中国街头,它并非最常见的那一款。

你猜得到谁摘了中国市场的“王冠”?不是丰田。 这个反差本身就够劲爆了。

大家对丰田动力的调侃如“大妈”,销量却稳坐前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有驾

回到数据。 大众在巅峰时期占到过中国市场逾二成的份额(2012年约21.8%)。

丰田最高纪录出现在2021年,也不过6.6%。 更近的2024年,国产品牌比亚迪直接拿下约33%的市场份额,销量约425万辆;大众约11.1%,销量约292万辆;丰田只占约5.6%,销量约177万辆。

数字摆在这儿。 路上看到的车,多半是国产与大众,而不是丰田。

曾几何时,丰田的三大标签深入人心:省油、耐操、保值。 讲究精打细算的买家,把这三点当成购车圣经。

油耗低就是省钱。 耐用就是省维修费。

保值就是将来卖车还能多拿钱。 放在燃油车时代,丰田确实把“最省钱”的路子走得稳稳当当。

时代变了。 现在“省钱”不再只有一种实现方式。

新能源一来,省油和动力不再是对立品。 插混和纯电在加速、能耗上都让燃油车汗颜。

很多曾经追求低油耗的买家,转头就买了电动车——加速更猛,日常成本更低,充电桩越来越普及,换车频率也更高。 用一句网络话说,很多人真香了。

我有个小例子。 2015年入手的一辆国产车,8年下来几乎没怎么进修理厂,2023年转手时也卖了个不错价。

不是神车。 只是说明国产车在耐用性上已经追赶上来了。

别再以为“耐用”是丰田的专利。 现在的大厂、正规渠道出厂的车型,十年八年不翻车的并不少见。

再说使用周期。 有人认为车子应该开到报废,至少15年。

现实是,真正坚持这样的人少得可怜。 城市里换车频繁。

收入提高,车价相对便宜,换新意愿变强。 设计寿命确实有年限。

超过10年,车辆的零件老化和技术落后都会显现。 谁愿意每次出远门都担心中途抛锚?消费观在变,需求也在变。

为什么仍有人选择丰田?答案很直白:他们想用最省心的钱买车。 省油 + 耐用 + 好卖,这三个合在一块,就是低成本持有。

为了省钱,很多人愿意牺牲一点驾驶激情。 把车开得稳稳当当,油耗低于一切。

这类车主在高速上慢慢悠悠,被戏称为“马路龟速一族”。他们没必要追求零百加速,只想把车当家电一样用到尽头。 但丰田也面临新问题。

消费者的关注点已经扩展到动力、安全、空间、智能配置、外观以及品牌科技感。 新能源汽车在瞬时扭矩、智能化体验上占到明显优势。

碰撞和主被动安全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 有人提出过疑问:在同价位下,丰田能不能给到更好的安全配置和智能体验?这类声音正在影响购买决策。

把视角放大到全球。 丰田能成为世界第一,不是偶然。

很多海外市场用车周期长,换车频率低,燃油成本和维护便利性与国内不同。 在这些国家,一辆车能服役十多年甚至传承给下一代,耐用和保值的价值被放大。

中国市场节奏快、更新更迭迅速,新能源的补贴与产业链优势又推波助澜,导致丰田在华表现相对逊色。 结一句话:丰田不死。

只是中国消费者的诉求在变。 曾经那三个“省钱护符”仍然对部分人有效,但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动力、安全和智能化更重要。

车不只是代步工具,还是身份与生活方式的延伸。 你怎么看?你会为了低油耗妥协动力吗,还是更愿意把钱花在性能和安全上?欢迎评论分享你的用车取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