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电车资源数据,2025第一季度新能源面系车累计销量突破6万辆,同比增长32.9%,市场占有率达56.2%。面系三个细分车型市场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大面同比增长51.2%,中面同比增长29.9%,微面同比增长9.2%。
从车企表现来看,上汽通用五菱、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长安凯程销量位居前三;从车型销量来看,五菱扬光、远程星享V6E、长安睿行EM80销量均突破4000台,分别夺得冠亚季军。
下面,一起系统地了解今年一季度面系车车企、车型以及区域市场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1
大面领涨,中面五菱扬光夺冠
上险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面系车累计销量61539辆,同比增长32.9%。其中,中面累计销量33447辆,同比增长29.9%;大面累计销量20293辆,同比增长51.2%;微面累计销量7799辆,同比增长9.2%。
不难看出,今年一季度大面增幅最大,处于领涨姿态。从各细分面系车销量饼状图来看,大面车型的份额也突破了30%,达到33%。虽然,中面车型市场份额遭受大面车型蚕食,但是依旧是面系车绝对主力军,占面系车销量半壁江山。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中面车型竞争也十分激烈,不仅有五菱扬光和远程星享V6的冠军之争,也要防止大面车型偷家夺冠。
据电车资源统计,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面系车畅销车型TOP10榜单中,五菱扬光、远程星享V6E和长安睿行EM80这三款中面稳居前三名。但从车系来看,中面只有4款车入榜,大面已夺得5个席位,微面只有1个席位。
五菱扬光在新能源中面领域表现强势,一季度累计销量12982辆,断崖式领先于其他车型。五菱扬光自2024年3月上市以来就展现强大号召力,一方面,五菱在微车领域深耕多年,品牌底蕴深厚,近6成用户由五菱油车用户转换而来;另一方面,其产品实力过硬,车内空间布局巧妙,载货区宽敞,能满足城市配送装货需求,且性价比高,在竞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首选。
2
头部企业变动大,五菱势不可挡“三连冠”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物流车行业,但凡有一款当打车型,相应的车企都有机会上榜。新能源面系车细分市场也是如此,一季度面系车畅销车型榜上榜车型背后的企业有9家上榜。江铃汽车凭借E福顺出色表现,跻身第十名。
一起看看,一季度新能源面系销量前三车企表现。凭借五菱扬光拿下21.1%的市占率,与去年同期比上升了四个名次,上汽通用五菱勇夺面系车畅销车型第一名;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表现优异,但在明窗车型销量方面与五菱扬光有较大差距,屈居亚军;长安凯程凭借睿行EM80和睿行EM60(微面销冠)两款车上榜,累计销量排名上升至前三。
此外,长安跨越、上汽大通、鑫源汽车、江铃汽车排名均有上升。总的来看,一季度面系车企业排名波动较大,但是而前十企业名单基本比较固定。
3
区域格局变化,一二线城市分庭抗礼
区域市场来看,一季度新能源面系车销量最多的省份依然是广东,但是销量同比下滑了14.9%,是销量TOP10省份中唯一出现同比下滑的省份。重庆、河南、安徽、河北四省一季度面系车销量同比实现了倍增,增幅在101.1%-414.7%。
从城市级别的角度来看,一季度二三线城市新能面系车销量过万辆,超过一线城市。这一数据变化说明,新能源面系车正加速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城市向内陆省份和城市渗透。
从具体城市销量榜来看,今年一季度新能源面系车卖得最好的城市是广州,罕见出现反超深圳的现象。此外,一季度新能源面系车销量TOP10城市榜中,郑州、杭州同比销量出现下滑,重庆、武汉、温州、苏州、合肥等城市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各城市销量、同比情况以及市占率波动如下图:
需要指出的是,榜单9座城市最畅销车型为中面,唯独重庆最畅销车型是大面。电车资源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重庆作为西南物流枢纽,冷链物流和跨区域配送需求增长迅速。大面车型在续航能力和载货量上的优势,能够满足长途运输和特殊货物(如冷链食品)的运输需求。二是加上重庆山城地形崎岖,道路坡度大,能源大面车型通过电机直驱技术实现高扭矩输出来适应复杂路况,解决爬坡痛点,提升了市场接受度。三是政策上的支持,2023年重庆入选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政策推动下,新能源物流车的采购比例显著提升,给面系带来更大的孵化温床。
4
小结
新能源物流车替代进程逐渐加速,由一季度面系数据可见,未来面系车辆将发掘更大的潜在市场。随着新能源面系市场仍在持续膨胀,头部车企要持续优化成本和服务,巩固规模优势,小企业得抓住细分需求,用灵活策略打造优势和护城河。
来源:电车资源 吴思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