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9月份的增程式新能源车市场,真是一出好戏,叫人看了直呼“好家伙”!
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快六成了,这增程式车型,按理说该是夹缝中求生存,日子不好过吧?
可数据一出来,我这老花镜差点没掉地上!
这市场,到底是谁在“卷”?
谁又在“躺”?
问界 M8,这哪是车,这是“断层”级的收割机!
先说这榜单的“断层”领跑者——问界M8。
你说它以13263辆的成绩轻松夺冠,这数字,简直是把对手甩在了后面吃土的节奏!
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这是40万级别市场的“销冠”啊!
笔者的经验是,一款车能站稳这个价位,并且卖到这个量,绝不是靠运气。
想想看,它第二周单周销量就飙到了4738辆,这峰值,是实打实市场认可度的体现。
开过M8的朋友跟我说,那底盘稳得一批,增程器介入时几乎没感觉,就像一台丝滑的“空中楼阁”,用户体验,这词儿用在它身上,我算是明白了,就是那种让你开完就觉得“这钱花得值”的踏实感。
理想,依然稳健,但“冠军”宝座,已非囊中之物?
再来看看理想。
L6以8163辆的成绩稳居第二,这依然是相当漂亮的成绩单。
作为理想在增程式赛道上的“绝对主力”,L6这车,我第一手体验下来,就觉得它是“精准制导”的产物。
那尺寸、那价位、那配置,简直是击中了家庭用户的“软肋”。
没里程焦虑,充电方便,油耗也低得吓人,它把增程式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就像古语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想在这上面,确实把“器”给磨好了。
然而,理想的“全家桶”——L7、L9、L8,虽说也卖得不错,但这次“桂冠旁落”,多少让人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不过,笔者也注意到,理想的增程式表现,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纯电产品交付上的短板,这招“以长补短”,玩得相当溜。
问界,这是要“统治”增程式市场?
M9、M7、M5,火力全开!
要说这期榜单最大的“变局”,那绝对是问界!
M9以5727辆的销量,硬生生挤进了第三的位置,而且还在50万以上的市场“呼风唤雨”。
我上次试驾M9,那感觉,就像坐进了一个移动的“科技殿堂”,内饰的精致,屏幕的细腻,还有那全景天幕,光是坐在里面,就觉得这钱花得值。
更别说它那套智能驾驶系统,在高速上,那叫一个“丝滑”,让你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千里眼”。
更绝的是M7!
2709辆,第六名。
第三周销量直接“起飞”,1646辆,环比增幅超过249%!
这说明什么?
说明新款一出来,市场就炸了!
这车,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念叨,都说它性价比高,空间大,而且增程器升级后,油耗更是“感人”。
我常常觉得,车企就像古代的将领,M7的这次爆发,就像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M5呢?
1425辆,第十四位。
虽然不是最靠前,但它也是问界增程式家族的一员,为品牌的整体销量添砖加瓦。
总的来说,问界这四款车合计销量23124辆,占据了全榜单的42.3%!
我天,这简直是“一家独大”的节奏,市场集中度高得吓人!
这已经不是“分一杯羹”了,这是要“吞下一整只羊”的架势啊!
硬派越野,也有增程的春天!
谁说越野只能是“油老虎”?
除了这两大巨头,还有一些“黑马”也值得说道说道。
北京越野BJ40增程,2745辆,第五名!
这可是硬派越野啊!
以前提到越野,大家想到的都是大排量、高油耗。
现在,有了增程,越野爱好者们也能享受“低成本”的越野乐趣了。
这车,我见过实车,那外观,那底盘,一看就是不好惹的。
而且,有了电的加持,在越野过程中,低扭的爆发力,瞬间就能感受到,就像给“猛张飞”插上了翅膀。
岚图FREE,2675辆,第八名。
这说明,传统豪华品牌,在增程式赛道上,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岚图FREE这车,我一直觉得它有点“低调”,但它的设计感和驾驶品质,其实都挺不错的,就像一位内敛的“君子”,不动声色,却有着深厚的功底。
然后是零跑!
嘿,这小伙子,今年是真火啊!
C16、C11分别卖了2393辆和1745辆,排第九和第十。
C10也以1456辆位列第十三。
零跑,你这15-25万的主流市场,简直是“收割机”啊!
我之前试驾过零跑的几款车,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卷配置”!
同价位,你很难找到比它配置更高的了。
而且,增程式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这让它在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
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总有一款能打动你。
深蓝、智己,还有那些“特立独行”的选手们!
深蓝品牌,虽然也有几款车上榜,但感觉有点“分化”啊。
S07卖得还行,1745辆,跟零跑C11并列第十一位。
但是S05、SL03就有点“歇菜”了,销量都没过300。
这说明,产品线太分散,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就像“诸葛亮”的计策,一旦失误,满盘皆输。
智己LS6,这哥们儿,简直是“逆袭”的典范!
从第一周的29辆,飙升到第三周的883辆,最后以1264辆排名第十五。
这增速,我得给它鼓鼓掌!
说明这车,虽然前期市场没打开,但一旦被大家认可,那爆发力也是惊人的。
这就像“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终于迎来了他的春天。
豪华与“小众”市场,那更是“大佬”们的舞台。
仰望U8,51辆,第四十位。
猛士917,15辆,第四十三位。
销量不高,但那气场,那价格,那个性化需求,那是普通人玩不起的。
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那些“不差钱”又追求极致个性的消费者。
就像“洛阳纸贵”,只为那一小撮懂得欣赏的人。
合资品牌,你们啥时候能“支棱”起来啊?
说句实在话,这榜单里,合资品牌的身影,太少了。
马自达EZ-6和EZ-60,分别卖了185辆和54辆。
这数据,我只能说,嗯,还在努力。
感觉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这块,总有点“跟不上趟”的感觉。
技术、产品、营销,似乎都差了点意思。
就像“东施效颦”,学得不像,反而失去了自我。
总而言之,9月份的增程式新能源车市场,可以说是“风起云涌”。
问界和理想依旧是“巨头”,但问界 M8 的强势崛起,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
同时,像零跑、北京越野这样“后来者”,也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这说明,增程式技术,并没有被纯电市场完全“挤压”,反而在特定细分市场和价格区间,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更多了,是好事,就像“百花齐放”,总有一款适合你。
但对于车企来说,这“卷”的程度,只会越来越高。
未来,谁能在这个赛道上站稳脚跟,还得看谁的技术更扎实,谁的产品更懂用户,谁的营销更到位。
笔者常常思考,汽车市场的发展,就像一场漫长的战役,每个品牌都在寻找自己的“制胜之道”。
问界 M8 的成功,或许就是一次教科书般的“战术胜利”。
而其他品牌,也都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行。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
你们对9月份的增程式销量榜有什么看法?
评论区告诉我!
别忘了点赞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咱们下期,再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