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炸了锅。一台SUV,9万多的价格,塞进去一块比iPad还大的中控屏,座椅加热、全景天窗、L2级辅助驾驶全给你配齐,这操作直接把友商逼到墙角。网友戏称这是“价格屠夫”的绝地反击,但背后藏着多少行业暗战?
第一幕:屠刀出鞘,谁在瑟瑟发抖? 上个月大狗新款上市发布会,直播间弹幕直接刷爆。9.98万的起售价,比同级竞品低了近3万,配置表却密密麻麻写满两页纸。销售经理现场演示语音控制:“打开天窗,播放《孤勇者》”——中控屏秒响应,天窗缓缓滑开,音响震得台下媒体捂耳朵。这哪是卖车?简直是砸场子。
友商们连夜开会。某品牌区域经理私下吐槽:“他们成本怎么控的?我们光那块12.3寸屏采购价就够他们卖两台车!”业内人士算过账:大狗砍掉经销商返点,用直营模式省下15%渠道费;电池采购绑定宁德时代,拿的是“骨折价”。更狠的是,他们连4S店的咖啡机都换成了速溶——真·成本杀手。
第二幕:价格战的“七伤拳” 消费者乐了,行业却暗流涌动。去年某新势力品牌跟风降价,结果季度财报血亏5亿,股价跌成“脚踝斩”。大狗这波操作看似凶猛,但供应链上已经有人叫苦。一家零部件供应商透露:“他们压价太狠,我们生产线工人加班费都砍了。”
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早就不只是“薄利多销”的问题。有分析师指出:大狗赌的是市场占有率,用销量换资本市场的耐心。可用户当真捡到便宜了吗?论坛里已经有人抱怨:“车机系统卡成PPT,去售后居然要排队两周。”
第三幕:谁能笑到最后? 现在最慌的是合资品牌。某日系车销售顾问自嘲:“我们还在送脚垫,人家直接送五年保养。”但翻开投诉平台,大狗的品控问题也不少见——异响、车机死机、续航虚标……一位修车老师傅说得实在:“便宜车就像快餐,吃饱容易,吃好得加钱。”
这场混战里没有真正的赢家。大狗用价格撕开市场,可用户迟早会问:省下的钱,是不是从看不见的地方抠出来的?友商们一边骂娘一边偷偷研究他们的供应链,明年说不定就是一场“反向抄作业”。
所以啊,买车别光看价格屠夫挥刀多帅,得想想这把刀会不会哪天割到自己。你说,下一轮洗牌的时候,站在桌上的会是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