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小区门口打车,司机王师傅刷着手机突然笑出了声,说刷到条 “大新闻”—— 人造汽油成功了,成本才 3 块钱一升,以后加油再也不用心疼了。他开出租车一天要烧两百多块油,要是真能用上这油,一个月能省好几千。王师傅越说越激动,还把新闻转发给我看。我当时也挺好奇,这 “空气变汽油” 的事儿真成了?3 元 / 升的成本背后,是不是藏着没说透的真相?
其实人造汽油不是 “无中生有”,我问了做化工研究的同学才知道,它是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简单说,就是把工业排放的 CO₂或者空气里的 CO₂收集起来,再用氢气和它反应,一步步变成和汽油成分差不多的燃料。德国有家公司早几年就做出过样品,国内也有科研机构搞出了试点产品,确实能加到车里烧,尾气排放还比传统汽油干净点。
但别以为这是 “点石成金” 的黑科技。同学说,这东西本质是 “能源转化”,就像用电力把 CO₂和水变成油,相当于把电能变成了化学能存起来,不是凭空造出燃料的。
最吸引人的 3 元 / 升成本,其实水分不小。同学给我算过一笔账:现在实验室里小批量生产,要是用最便宜的工业副产氢,再算上政府的环保补贴,成本确实能压到 3 元左右。但这只是 “理论成本”,根本没算建工厂的钱。
建一座年产 10 万吨的人造汽油工厂,光设备就得投几十亿,这些成本分摊到每升油里,至少得加 2 块钱。更关键的是氢气来源 —— 要是用煤制氢(也就是火电),虽然便宜但会产生新的碳排放,根本不算环保;要是用绿电(风电、光伏)制氢,现在绿电成本降了,但制氢效率低,算下来氢气成本就得 40 块钱一公斤,光氢气成本摊到汽油里就不止 3 元了。
我表哥开加油站的,他说就算以后技术成熟了,加上运输、仓储、税费,加油枪里的价格至少得 6、7 块,跟现在的油价差不了太多,想 3 块钱加油基本不现实。
就算成本真能降下来,人造汽油想普及也没那么容易。首先是产能问题,国内目前最大的试点工厂,一年也就产几百吨,够几千辆车烧的,跟全国一年几亿吨的汽油消耗量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然后是储存运输,人造汽油的挥发性和传统汽油差不多,得用专门的油罐车、加油站油罐,现在的加油站得改造设备,又是一笔大投入。表哥说他问过改造费用,一个加油站至少得花几十万,小加油站根本扛不住。
最后是汽车适配,虽然理论上能直接加,但有车主试过加试点的人造汽油,老车的发动机出现了积碳增多的问题。同学说这是因为人造汽油的成分和传统汽油有细微差别,可能得换火花塞、清理油路,老车加起来不省心。
其实国内早就有地方搞试点了,陕西、山东都有小型工厂在试生产,主要供公交、物流车队用,没对普通车主开放。而且这些试点大多靠政府补贴撑着,要是没补贴,工厂根本赚不到钱。
那些说 “明年就能加到人造汽油” 的新闻,基本是夸大其词。同学说,按照行业进度,能让普通车主用上、价格还合理的人造汽油,至少得等 5 到 10 年。
我觉得人造汽油是个好方向,但现在确实还没到能让人省心省钱的时候,别被 3 元 / 升的宣传勾住了魂。
你们刷到过人造汽油的新闻吗?觉得这东西以后真能取代传统汽油吗?要是真能 3 元一升,你会第一时间去加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别忘了关注我,一起盯着这事儿的进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