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事儿,你们觉得增程车是不是被电池容量绑架了?现在整个汽车圈子,一提到增程、插混,各家都在疯狂比谁电池大,谁续航长。你续航350,我给你干到400,你能400,我给你连夜上80度电池,恨不得充一次电,能绕地球跑一圈。可我们真就需要这么大个电池包吗?花那么多钱、摔那么重重量,解决的是用户的什么痛点呢?
要说起这事,最近蔚来李斌那句"增程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纯电时代要来了",让很多人开始琢磨:增程会不会真的凉了?尤其是今年夏天,增程车的销量确实不太好看,理想那个大哥,8月销量暴跌了快接近一半。反过来看,纯电车型却一飞冲天。这种此消彼长,让不少人说增程车的时代是不是结束了。但我寻思,这种结论有点轻率了,市场有起有落,用户需求是多元的,谁也不能一锤子定音。
但我完全同意一点:增程车真正的瓶颈真不是电池容量,而是增程器。
现在的套路是,每家都往车肚子里塞更大电池,仿佛电池容量越大,用户就越满意。但真不是这么回事。你就看看那些车友,他们买增程车,嘴上没事就说“我就想当纯电车开”。但现实呢?能不能真把增程车当纯电车使?转换一下,纯电续航达到了400公里、甚至更高,这对于现实用户真的解决啥了吗?
说实话——增程车加大电池容量,除了满足续航焦虑和宣传需要,实际体验并没有那么大提升。加电池,车重疯狂往上窜。一块60度的电池包,300多公斤妥妥的,再加油箱、增程器,整车直接胖成重卡。你看那些新上市的“纯电加油版”,很多增程车型比自家的纯电还要重——这不是开玩笑。车重上去了,带来的不是安全感,而是加速变慢、刹车变软、操控变差、油耗变高、甚至转向没劲儿、轮胎容易磨……你花大价钱买的不是续航,而是低体验。
再说了,电池这玩意儿,还要占空间,多用一度电,少一升后备箱。为了一次长途需求,牺牲日常所有体验,值吗?而且电池贵得离谱,不是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纯电动车的优势不是靠堆电池堆出来的,增程车更不是。
那用户的痛点到底在哪儿?一大部分人买增程车,图的就是不怕堵,电用了还能继续开,不会被电池掐脖子。但他们开车大多还是城市、短途,能用电就用电,碰到长途、没电了、不敢用油。为啥?因为增程车一旦变成“油驱”,体验就跟“电驱”差得老远,油耗蹭蹭涨不说,噪音大、动力差,满电时候一个加速,你都觉得自己开的是EV,匮电时候一加速,人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倒退回汽油时代。
有些品牌做得好的,比如某些传统车企背景,它们的增程器自研,和整车高度适配,无论你是满电还是没电,驾驶感受都挺接近。但有些造车新势力,增程器都是外包“拼凑”过来的,遇到匮电状态简直是灾难,油耗暴增不说,动力几乎崩塌。你要真拿增程车当纯电开,油箱只是个摆设,别人劝你加油,你都觉得这是羞辱。
那么,对于车企来说,真正该比拼的不是电池包谁大谁长,而是增程系统本身的功力。你做得好的,匮电状态下体验没啥差别,就算电用完也不心慌;你做得差的,一旦没电,车主恨不得原地哭。再说了,全世界都在拼电池,上游资源又紧张,你加100度别人加120度,电池厂直呼顶不住。电池容量的遏制性和边际效益不是谁堆谁爽,堆到头也就这样了。
其实,增程车大卖的那些年,大家买的是一个“稳妥方案”:城市用电,节省能耗,长途用油,心里踏实。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或有能力做纯电车拥护者,增程车填补的是一个中间市场。可惜现在一切都被电池续航带跑偏了,车企不掏心改进增程系统,只懂得往车里塞更大电池。你真有本事,把增程器调校得跟电驱一样柔顺、安静、节能,让用户不怕匮电,那还用担心“增程车时代终结”吗?
举个生活例子,一堆人都觉得轿车最舒服,SUV最实用,可你非要让SUV有轿车般的操控,还想不丢空间、不加油耗,这现实吗?既要又要,你只会做出四不像。增程车也是,天生就有优点有缺点,别整天指望能“化身纯电天神”,该用电的时候用电,该用油的时候解放思想,灵机一动加个油也不丢人。
对于车企,更该认清现实:要么就做好增程系统,让车主无论满电还是空电都能有好体验;要么就别自欺欺人地往纯电方向转型,往电池包里埋宝藏。一味堆电池,只会让用户产生新一轮的焦虑——不关乎续航,而是车重与安全、油耗与空间、成本与体验。
其实讨论到这一步,问题就很明了。我们是不是该把焦点从电池容量挪到增程器性能提升?是不是该思考如何让增程车在各种能源状态下都有接近电驱的体验?只有这样,增程车才能走得更远,而不是靠每次推新产品加大电池,玩数字游戏。
别拿增程车当纯电开,不现实;别把油只有应急用,不成熟。买增程的根本目的,是要享受“电油全通吃”的自由,车企要做的,是让这种自由无痛衔接,让增程器可靠高效、噪音小、省油、动力也给力。
下次有人跟你说增程车还得上100度电池,你可以反问一句:你确定那是解决痛点吗?是不是有点“买椟还珠”?买电池只是表,增程器才是里。把增程器做好,体验自然好,把电池堆起来,只能让车重和价格一起飞。
时代变不变,是环节是否进化,不是数字谁大。增程车如果能把自己的短板变长板,不愁什么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用户想要的,是全面体验,不只是续航数字。而行业真正该琢磨的,是怎么让科技进步变成群众的幸福感,而不是堆各种技术参数炫耀。
回到起点,增程车想要长久,靠电池没用,靠增程器才有未来。听明白了这句话,车企早点做出调整,用户才能用得舒服,市场也才能健康。不然,就是下一个被“数字焦虑”绑架的赛道罢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