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人生就像开车,路上一路平坦,那是电视剧;路上轮胎扎个钉,那才是生活。有人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强拔钉。这话说得哲理,但说实话也挺扯,好像你人生里所有的倒霉事儿,都能靠一根钉子解决似的。你要真信它,下次轮胎扎了钉,你就当自己升了一级人生副本吧,不过别怪我没提醒你,被卡在应急车道上和卡在初级副本里,其实都一样凄惨。
大部分司机一听到轮胎下面“哒哒哒”的响,马上就开始脑补:我是不是踩到人民币了?要是人民币还好,可惜人民币不哒哒,只会哗哗。这时百分之八十的人会突然得出唯一正确的结论——完了,轮胎扎了钉。这结论短平快,比当年数学考试的答案还明显,只不过数学是填空,这个答题还要命。
有人说,面对事故要随机应变。这点我是赞同的。比如,轮胎突然扎钉,到底是立马靠边停呢?还是继续开一段等老天安排?这就像高考考到人生选择题,你放心,选项都不对,正确答案不是A就是你家轮胎厂老板的手机号。
我爸妈开车都不敢遇上扎胎,他们说车子有灵性,别往坏处想。可是灵性再强,也挡不住钉子的坚韧。死磕到底,最后把轮胎扎穿了,谁都得挂在路边打电话。您以为这是段子,其实是现实,只要你车还在地上跑,凡人圈里轮胎比生命靠谱。“哒哒哒”声无处不在,像不睡觉的小区广场舞队,一直在提醒你:命运的钉子已经下单,一会儿送达,签收请写“已爆胎”。
轮胎扎钉这事儿,不分贵贱,宝马也好,五菱也罢,谁都跑不掉。如果要分一分,那就是你修轮胎的费用能从车标里看出个大概。有人补一块五,有人补完回家要补五袋方便面,反正补得是穷,换的是命。
其实大多数人一遇到轮胎扎钉,第一步操作就错了。为什么?因为你会下意识地——拔钉。这种手痒有点像小时候看见课本上的洞就要拿圆规戳大,它的结局都是让爸妈痛心疾首。从小就如此,长大只不过是让交通警察痛心疾首了。
你以为轮胎被钉子扎了,第一步是拔?错,大错特错。钉子虽然不请自来,但胖得像个塞子,死死堵在伤口上。你一拔,等于给轮胎一个自由的机会,让气体跑得比你还快。然后你发现,你的下半生要跟爆胎一起度过,爆胎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爆炸与飞翔——当然你飞得不高,也不远,但保证摔得够狠。
如果你在高速上遇到轮胎被扎,这拔钉的操作属于宇宙级自杀行为。交管部门有明文规定:扎胎请别拔钉,爆胎请别奔跑。高速上事故发生率极高,有些人不怕死,更多的是不知道而“勇敢”。有人问,高速路上不拔钉难道还能飞?当然不能飞,只能飞速靠边。
正确的操作,比拧瓶盖还简单。首先,握紧你的方向盘,别三心二意道听途说,更别看到某某微信群发的玄学方法就兴奋得直打方向。方向盘不是你人生的主线任务,但此刻握好,它就是你的命根子。然后,点刹降速,开双闪,像你上次期末考试看到选择题答案一样惶恐但有序,慢慢挪到最右侧应急车道。别走中间,那是小品演员专属区,你没那个幽默。
等你车停稳了,记得摆三角警示牌。不要觉得这东西占空间,命占空间你都能忍,这小牌子能救命,别偷懒。高速上,牌子得放在车后150米,普通路上凑合50米,不要把它当胎毛,只图随便摆摆。你不是懒,你是拉低后方司机猝死概率的天使。等后车司机看清了,再等一会,他就会因为你还活着而多活一会儿。
安全措施都做齐了,蹲下来研究轮胎。是不是漏气?这就需要“土科学”出场——往钉子周围抹口水。没口水可以用矿泉水,别傻一口吞了。冒泡就漏,不冒是慢漏,总之只要你会玩泡泡,就能判断漏气速度。慢漏和快漏的区别,好比你早上喝稀饭和晚上喝奶茶,有泡就有事,没泡就装死继续等待。
如果是慢漏,不见气泡或气泡少得可怜,有胎压监测的跟着看,看压力掉得快不快,可以低速继续走,找最近的修理厂。不敢继续走的,干脆就地等拖车。开得太快的话,轮胎压力会掉得比你的发际线还快。但只要慢点,钉子还能做个称职的塞子,安全送你到补胎处。
但倘若你是快漏,泡泡冒得像锅里煮水,车身已微微倾斜,这时候你要么就此跟自己说再见,要么立刻换备胎。有备胎就自己换,就像过年抢红包拼手速,动作一定得快,螺丝先松再顶车,否则你可以跟轮胎一起下地狱。不会换备胎也没关系,保险公司、4S店的电话就在你手机里,免费救援服务你不叫白不叫。有人说这钱省下来可以买颗轮胎,其实你省的是命。
修理厂到了,补还是换,这又是一道送命题。扎胎面还能补,扎胎侧,赶快换。胎面伤口小于6毫米,可以补。扎侧面、伤口大、补过多次或轮胎年龄大于5年,必须换。省钱本是美德,只要你不拿命省。有人补了一辈子的胎,最后用一辈子的好运够了,还是得换胎。这时候你会发现,人跟轮胎一样,补得再多也躲不过终极换新。
不过,说到底,补胎与换胎都是事后补救。真正的聪明人需要未雨绸缪,也就是提前做点准备。开车之前环视一圈,看轮胎有没有被扎,路上看见有碎石垃圾,像见了鬼一般远离。最保险的是用上“自修复轮胎”,这东西科技含量够,还能给你心理安慰。扎了钉也能自愈,轮胎的自我修养比你多,没办法,人家专业。
有人说这篇文章好像挺有用,其实我只是把所有老板们都教不会的话复述了一遍。你要真学会了,下次轮胎扎钉你能稳坐泰山,不慌不躁,能不拔钉坚决不拔,能不换胎坚决不补,能不补胎坚决不废话。至于补胎之后的惊险故事,欢迎你到我评论区吼一声,发个自拍也行,最好能带上补胎师傅一起合影,讲讲你如何吓得手汗飞流直下,轮胎气泡一片狼藉。
其实扎胎是一种境界,活着比轮胎长久才是硬道理。你要是觉得这些操作都太复杂,还能选择不开车,反正路上钉子那么多,你的命怎么过都随自己高兴。就像有些人,扎了一辈子钉子,最后竟然学会了补胎,这才是人生的秘密武器。
愿朋友们轮胎不扎钉,人生不爆胎。如果实在不行,记得别拔钉,别慌张,安全第一,命留住才能继续下一个“哒哒哒”的路口。毕竟,车可以修,命难补。破轮胎睡觉也能翻身,但人扎了钉子,可不一定有转机。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