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泰国交付十万辆纪念,中泰友谊协会会长亲收,新能源车续航升级

昏黄的清晨,曼谷市郊一片湿漉漉。十万辆新能源车中的其中一辆——宋PLUS DM-i(在泰国,它的名牌要更具杀伤力点,挂着SEALION 6 DM-i的徽标)寂静地站在交付广场上。空气里弥漫着汽油没烧透的味道,却混杂着新电池的淡淡臭氧气息。几个身着泰国本地花衬衫的员工在一旁修补彩带,而镜头落定时,那辆注定会被写进“中泰汽车史”的车,被一位头发花白、有点严肃的老先生握手收下。

十万辆。再怎么淡定,这个数字也属于“轻松碾碎过去记录”的级别。半年之前,我还在琢磨谁第一个摸到二十万辆会是谁。不曾想,比亚迪在泰国的操作,把脚踩得如此稳准狠。更有看点的是这次车主的身份——泰中友好协会会长Korn Dabbaransi,一如既往地以官方姿态站台,却在交车时露出点孩童般的新鲜满足感,大概比他在协会开会时收获的掌声还让人欣慰。

让一辆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在泰国路上封神,靠的不是纸面谈判。先看产品:宋PLUS DM-i的“超级混动系统”,核心配置像一锅潮汕牛杂,不仅讲究材料(“涡轮增压发动机”+“刀片电池”),还得炖出绵长后劲。业务层面,比亚迪没有选择只摆个模型给泰国市场看看——跑可以一直跑,一口气能折腾出1000多公里,让你泰国车主在清迈、普吉岛、曼谷之间转悠几圈,连带跨境去老挝蹭杯咖啡也不打怵。

换句话说,这货属于是“行走的友谊大使”。在售价,999990泰铢这个念头也有点黑色幽默——什么都能砍价的东南亚,这回连个尾数都精确得像金融风控。对标人民币21.7万元,以泰国本地人均工资不出三言两语,就是“下点狠心,全家攒一攒,也许真的能开回家”;同级对手中优势不算碾压,但一圈对比下来,油、电一起来,谁长龙谁短板就挺一目了然。

事情好玩之处往往在于,市场动作选在某些节点时,专业人士会多琢磨一两下。例如,“中泰建交五十周年”,以及比亚迪趁火打铁,把宋PLUS DM-i变成了纪念用车——“泰中建交50周年友谊之旅”官方专用。象征性意义满分。不过,在我的“案头笔记本”里,这种仪式感,有时就是彻头彻尾的社交货币:你我本来只是交易,摆上一支友谊之旅的车队,再顺手拍个越野穿梭张家界的视频,画风变了——大约比“中泰青年联欢会”还更有传播魔力。

专业点说,这要感谢市场东风,也要认同产品线下扎根的因果关系。泰国一直是个神奇的用车国度,传统观念里对日本品牌有奇怪的执念。过去十年,本地销售排行榜前十基本被一水的日系车玩转,自主品牌想混脸熟,“打个折快销”都算是冒险。但比亚迪这一波很清楚,打前阵不是靠“便宜量大”,而是让泰国人觉得‘电驱+混动’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技玩具,而是一步到位的实用家伙。

再细数里面的小道消息——许多泰国车主对电池续航的焦虑已成“全民老顽症”。有些人开惯了皮卡,对电动车心存祸福,觉得下水田能不能趟出来还是疑问。比亚迪用真金白银砸出一堆试驾、召回评测、甚至把用户体验视频大剌剌送上社交媒体,明示暗示“行得通、爽得很”。这属于传统外企最不擅长但最见功底的活儿,既得拿出数据支撑,又要噱头做足。

比亚迪泰国交付十万辆纪念,中泰友谊协会会长亲收,新能源车续航升级-有驾
比亚迪泰国交付十万辆纪念,中泰友谊协会会长亲收,新能源车续航升级-有驾

当然,这一切都是生意场上的“你来我往”,没人为理想主义买单,只看效果。姗姗来迟的中泰友谊论调,也被这场新能源交付变得具体且烟火气。市场先生永远不相信眼泪,但看到数字不会流汗,这些年观测竞争,我有点职业麻木了。还好偶尔还能感受到什么叫‘姿势漂亮’——比如中国车企用“会算账”的思路,撬开了南洋的潜规则,赚口碑顺便带点民族情怀,一石二鸟。

作为旁观者,我没打算歌颂哪个品牌的伟大,只关心数据和现实。中国制造在泰国热卖,说明市场和用户眼光已开始松动。未来日系大厂是坚守阵地还是跟风突围?泰国会不会成为新能源普及的跳板,还是只当个便宜中转站,下一个五十周年回望时谁又是赢家?这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悬案。毕竟,新技术大潮里,谁也没法保证守到最后的就是最先出发的那位。

有时我们以为技术和友谊可以顺畅“双提升”,现实往往更像是一场没有剧本的慢直播。比亚迪们披星戴月、跑出万里,既有赛道红利,也有监管波折。再说得俗点,市场里的每一次狂飙,并非天降红利,而是在一堆数据、试错与共赢里磨出来的。

比亚迪泰国交付十万辆纪念,中泰友谊协会会长亲收,新能源车续航升级-有驾

最后,如果有一天,新能源车能像泰国大米一样,成为民族骄傲的出口标签,那会不会也是另外一个“友谊之旅”?大约谁都说不准——不过逆水行舟,总不是件能掉以轻心的小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