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五年五度换帅,这事儿啊,就像连续剧换主角,观众都快记不住谁是谁了。
销量好不容易爬过10万辆,放在现在的新能源战场上,只能算“泯然众人矣”。
想当年,那可是连续七年的纯电销冠,现在呢?
被后浪拍在沙滩上,连渣都不剩。
比亚迪的月销量都能碾压你一年的总销量,那些个造车新势力,更是像坐了火箭似的,嗖嗖往上窜。
小米,一个新手村出来的,一年时间就把你干趴下,你说气人不气人?
面对老牌劲旅,新锐黑马,还有那些“油改电”的老外,北汽蓝谷这日子,过得简直像在走钢丝。
最近,北汽蓝谷又双叒叕换人了,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一溜儿调整,平均年龄还降到45岁以下了。
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像“刮骨疗毒”?
也不知道是真能起死回生,还是病急乱投医。
说实话,频繁换帅这事儿,挺让人焦虑的。
战略能不能稳定?
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了会不会又是一地鸡毛?
最短的董事长,任期不到四个月,这简直就是“走马观花式”领导。
新上任的张国富和刘观桥,能不能把北汽蓝谷拉出泥潭,扭亏为盈,坐稳自己的位子,还真不好说。
今年销量是涨了不少,但跟头部玩家比,那还是小巫见大巫。
销量起不来,规模效应就出不来,亏损就止不住。
看看北汽蓝谷的财报,那简直就是一部“烧钱史”。
四年亏了近226亿,加上今年的预亏,五年下来,将近300亿没了!
这钱,烧得都快赶上航天火箭了。
更可怕的是,资产负债率都超过92%了,比亏成首富的蔚来还高。
这就像一个无底洞,再多的钱扔进去,也听不见个响儿。
北汽集团倒是想砸千亿进去,支持北汽蓝谷搞个“三年跃升计划”,目标是2027年销量60万辆,市值破千亿。
但问题是,资本市场对你还有多少信心?
现在新能源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留给你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所以,北汽蓝谷就把希望寄托在和华为合作的享界汽车上,不断加大投入。
这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希望能靠华为的品牌和技术,打个翻身仗。
话说回来,北汽蓝谷和华为的合作,也挺有意思的。
之前极狐阿尔法S Hi版,因为技术迭代慢,交付周期长,没能复制问界M7的成功。
这就像是谈恋爱,光有感情不够,还得看硬件设施跟不跟得上。
好在,享界S9算是有点起色,上市20天大定突破8000台,稳居细分市场销量榜首。
华为的渠道和品牌赋能,确实厉害,一下子就把享界S9的市场认知度给拉起来了。
但是,跟华为合作也暗藏风险。
华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奥迪、宝马都加入了,这就像是在一个班级里,你的同桌突然成了班长的闺蜜,你心里能不犯嘀咕吗?
而且,享界S9目前只有纯电版本,价格也比较高,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还得再看看。
不过,听说混动车型很快就要来了,这倒是值得期待一下。
北汽蓝谷还计划投资55亿,开发三款新车,包括增程版、旅行版和B+级SUV。
这就像是在下一盘大棋,想通过产品矩阵的扩张,来提升盈利能力。
但这也就意味着,跟华为现有产品线,可能会有潜在的竞争。
所以说,北汽蓝谷频繁换帅,牵手华为,这些动作都表明了它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求生欲。
但这就像是在玩一场高风险的游戏,能不能把人事调整的“短期红利”转化为“长期竞争力”,还得看技术突破、资本运作和用户运营的协同效果。
要是成功了,那可能就成了中国国有车企转型的典范;要是失败了,那可能就是又一个“赔钱赚吆喝”的案例。
人嘛,总得折腾折腾,万一成了呢?
但折腾也得讲究方法,不能光靠换人,得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行。
记住:企业转型,就像人生的选择,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走错了路,跑得越快,离目标就越远。
北汽蓝谷的未来,就像一部悬疑剧,不到最后一集,谁也不知道结局。
但无论如何,希望它能找到自己的路,别再让大家失望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