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价也卖疯了?岚图这波操作让友商真没脾气。”
刚刷到这条新闻的瞬间,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新能源车卷成麻花了,居然还真有人敢把毛利率干到21%,还能提前盈利?别急,咱们把镜头拉远,看看东风这个老大哥是怎么把岚图这个“亲儿子”养得又帅又能打。
先说销量。2022年岚图刚冒头,订单数字也就勉强够看;到了2024年前九个月,直接飙到96992辆,比去年多了八成五。三年复合增长率三位数,高端圈里冲进前三,MPV梦想家连续几个月拿月度销冠。别小看这组数字,背后没打价格战,没堆廉价配置,实打实靠产品扛流量。
毛利率更离谱。8.3%一路跳到21%,今年1-7月甚至还微涨到21.3%,排行业第二。注意,这是整车卖出去之后的真毛利,不是把研发摊销藏起来的“美颜财报”。更狠的是,四季度就开始盈利,1-7月净赚4.34亿,现金流直接转正。新能源烧钱周期普遍按年算,岚图用季度就搞定,等于把教科书撕了重写。
有人纳闷,凭啥岚图能跑出这个节奏?翻开内部,会发现它把国资的老底子跟市场的新打法打碎了重组。东风是央企,政治优势写在章程里,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画得像棋盘,关键决策先过党组织,方向跑偏的几率直接压到最低。听着像官话?换个说法:老板们开会前先对表,保证谁也别想放飞自我。
党建也不是光喊口号。岚图把“用户”“效率”“结果”挂墙上,全员营销、劳动竞赛、KPI转OKR,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员工天天盯着客户而不是领导。传统国企最怕人多事少,岚图直接把金字塔拍扁,决策链缩到最短,前线听见炮声就能开炮,回头再补流程,事儿没耽误。
说到人,岚图把股权激励玩出了合资味儿。核心员工真金白银掏钱持股,干得好股票涨,干不好一起掉肉。2024年还琢磨着H股上市,再拉一波外部股东,事业合伙人范围继续扩大。铁饭碗被砸成股权碗,谁还敢躺平?
技术底牌同样硬。ESSA原生电动架构和SOA电子电气架构双轨并行,说人话就是:底盘、电池、电机、电控全是自己画图纸,别家想抄作业得从头描。专利数已经攒到五千多件,发明专利占七成,增速行业第一。安全被岚图喊成“最大豪华”,全车恨不得装十个气囊外加激光雷达,24小时当保镖。
产品线上,岚图把轿车、SUV、MPV一次性配齐:梦想家打商务,泰山守大五座,追光L抢行政级轿车市场,FREE+和知音组CP冲年轻家庭。别人先做单款爆款再拓品,它直接三旗舰加双子星,一口气把高端区间占满,不给自己留后路。
渠道也玩直营,APP里一键下单,线下体验店更像苹果旗舰店,销售顾问背的是工牌不是经销商指标。用户吐槽座椅不舒服?研发团队群里实时蹲点,两周OTA把坐垫曲线调软。车主瞬间从买家变“产品经理”,这种参与感比送十次保养都香。
合作名单也豪华:华为的智能座舱、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高校的算法团队,都被拉进同一个微信群。国资背景让合作方不用担心资金链断裂,朋友圈自然越来越大。
有人担心国企掉头慢,岚图用数据打脸:新车从立项到SOP平均24个月,比行业快半年。秘诀在于把传统流程切片并行,造型、工程、采购同步开工,每周例会只讲问题不讲成绩,拖进度的人在投影仪前现场直播写检讨,效率自然飞起。
反内卷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岚图确实做到了:不拼跳楼价,不堆鸡肋配置,把每一分钱砸在用户真正用得上的地方。结果用户反而更认账,口碑滚雪球,转介绍率蹭蹭涨。
写到这里,可能还有键盘侠跳出来:不就是背靠东风爸爸,资源多嘛。可资源怎么花是门学问,同样一张信用卡,有人买A股被套,有人买美股翻倍。岚图把政治优势转成效率优势,把体制护身符改成发动机,这才是最难抄的作业。
故事听到这儿,你是不是也手痒:下一辆换车,要不要去岚图门店逛一圈?如果真去了,销售第一句话会聊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