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一汽-大众家那台卖得一直不错的速腾,要出新款了,而且名字后面还特意加了个字母“L”,叫速腾L。
按理说,新车上市是好事,但这次大家伙儿讨论的焦点,却有点跑偏,很多人都在琢磨一个问题:这个“L”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真的加量不加价,还是大众跟咱们玩的一个文字游戏?
这事儿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好好说道说道,毕竟买车是大事,每一分钱都得花在明处。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在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车名后面加个“L”,通常就意味着“加长”,而且是最关键的轴距加长。
轴距说白了,就是前后轮中心之间的距离,这个尺寸直接决定了车里,尤其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
空间大不大,坐着舒不舒服,就看它了。
所以,一听说速腾L,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车后排空间肯定变大了,以后家里人坐后面能更宽敞了。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咱们来看看工信部公示的数据,这可是最官方、最不会骗人的。
新款速腾L的车身长度,确实变长了,从现在的4米79左右,一下子拉长到了将近4米82,看着确实更修长、更大气了。
但是,最关键的轴距数据,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依然是2731毫米,跟现在的车型一模一样,一毫米都没增加。
这就好比你去买裤子,店家跟你说这条裤子是加长版的,你挺高兴,结果穿上一试,发现裤腿的长度没变,只是把裤腰做得更高了,整体长度是长了,但对你腿长没用啊。
大众这次的操作就是这个意思,它把车头和车尾的部分,也就是保险杠那些地方向外延伸了一点,让整台车的“视觉长度”增加了,但在宣传上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车长加到4米8”。
可对于车里的乘客来说,决定乘坐感受的核心空间并没有任何变化。
这种做法,说得好听点是精于成本控制,说得直接点,就是抓住了很多人“以大为美”的消费心理,用最小的代价,营造出一种“升级了”的感觉。
所以,这个“L”,更多的是一个视觉上的“拉长”,而非空间上的实质性提升。
聊完了尺寸,咱们再看看这台新车的外观。
不得不说,这次速腾L在脸上是下了大功夫的,整个前脸和车尾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符合当下的潮流。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灯,前面用上了贯穿式的灯带,把两个大灯连在了一起,中间的大众车标也能发光了。
车尾也一样,换上了现在满大街都能看到的贯穿式尾灯,尾标同样可以点亮。
这套设计,是不是感觉特别眼熟?
没错,现在很多新出的车,尤其是我们的国产品牌,早就把“玩灯”这套玩得明明白白了。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曾几何时,大众的设计是稳重、经典的代名词,甚至可以说是汽车设计界的风向标。
但现在,面对我们国内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国产品牌在设计上的大胆创新和对消费者喜好的精准把握,像大众这样的国际巨头也开始放下身段,学习和借鉴这些流行的设计元素。
这说明,在汽车设计这个领域,我们中国品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甚至开始倒逼这些曾经的“老师”来向我们学习。
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车子变得更漂亮、更炫酷总是好事,只是这种高度同质化的设计,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如果说外观的改变是“顺应潮流”,那内饰的变化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
坐进新款速腾L的车里,你绝对会有一种“这不是我认识的大众”的感觉。
现款车型的内饰,说实话有点太保守了,塑料感比较强,设计也跟不上时代。
而新款彻底颠覆了这一点,中控台上一块巨大的悬浮式屏幕非常抢眼,尺寸达到了15英寸,搭配上全液晶的仪表盘,科技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而且,它还把换挡杆从传统的位置挪到了方向盘后面,变成了小巧的电子怀挡,这样一来,中控下方就空出了很大的储物空间,整个车厢显得既简洁又现代。
这套内饰的升级,绝对是这次换代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是大众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所做的最大努力。
毕竟,现在连十万块的国产车都把智能大屏和科技座舱当成标配了,速腾再不跟上,就真的要被时代抛弃了。
不过,咱们也得保持冷静,屏幕大不代表体验就好,关键还得看里面的车机系统用起来顺不顺畅,反应快不快,别到时候成了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宣传图上那些看着高级的菱形格纹座椅、全景天窗之类的配置,很可能只会出现在顶配车型上,未来中低配版本会是什么样,大家心里还是要有个准备。
最后,咱们再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三大件”之一,动力系统。
这部分,速腾L的选择是“保持不变”。
它继续沿用了现款车型上那台1.5T的发动机,最大功率118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参数上没有任何变化,匹配的也还是那台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
这套动力总成,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它的优点是技术成熟,日常在城市里开,动力绝对是够用的,油耗表现也还不错,属于一套非常均衡、不会出错的选择。
但在今天这个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时代,仅仅“不出错”可能已经不够了。
你看隔壁的日系品牌都在主打高效的混合动力,而我们自主品牌更是把插电混动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像比亚迪的秦PLUS DM-i,不仅油耗更低,能上绿牌,还能提供纯电的安静行驶体验。
相比之下,速腾这套纯燃油动力就显得有些传统了。
当然,大众选择不更换动力系统,主要还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毕竟这套系统已经大规模生产了很长时间,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紧凑型车市场,维持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利润,对厂家来说至关重要。
总的来看,全新的速腾L,更像是一次非常聪明的“中期大改款”。
它把升级的重点放在了我们消费者最容易看到、摸到的地方,比如外观、灯光和内饰,让车子看起来更新潮、更高级、更有科技感。
而在底盘、轴距、动力这些藏在车壳子底下,改动成本高昂的核心部分,则选择了维持现状。
这是大众基于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心理的深刻理解,做出的一次精准投放。
对于那些非常看重大众品牌,又喜欢新潮设计的消费者来说,速腾L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
如果未来上市后价格能保持在现有水平,相信它依然能延续不错的销量。
但对于追求极致空间或者更先进动力技术的消费者来说,市场上或许还有其他更值得一看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