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刚把开了七年的本田CR-V置换成了插混车型,理由很简单:油太贵、电太方便。说实话,我原本也是个“油车死忠”,但这两年,不管是身边的朋友,还是论坛上的讨论,越来越多声音都在说:燃油车的好日子,可能真的到头了。
但新能源车真能在五年内淘汰油车?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拐点”确实到了。
一、这车为啥火?真值吗?
先说点直观的变化——插混、增程车型突然火了。像理想L7、比亚迪宋PLUS DM-i、问界M7,你随便刷个短视频平台,几乎天天有人在晒提车。
为啥它们能火?我觉得核心是:它们不再是“电车的妥协品”,而是“油车的替代品”。
以前大家对插混的印象还停留在“四不像”,但现在这些车,电池能跑个300公里纯电,油耗还能压到4L/100km以内,关键是——不用抢桩,不限号,想加油就加油,想用电就用电,真的太爽了。
而且对于大多数人一年开个一万五到两万公里,用插混几乎就是“电车价格,油车自由”。【数据来源:懂车帝2024】
⚙️ 二、参数不错,但问题也不少
不是说这些车就完美了。
比如目前大部分插混车型的快充能力还没普及到纯电的水准,有些品牌明明宣传支持快充,结果一到实战就拉垮——充电速度慢到让人怀疑人生。
还有一点是电池热衰减问题,一些用磷酸铁锂的插混车型,冬天掉电速度快,纯电续航打个七折都算客气的。
别忽视了“智驾”这块。很多插混车在智能驾驶辅助上明显落后于新势力,像问界、理想这类才刚刚开始追赶特斯拉、小鹏的节奏。
所以我说,这波插混虽然猛,但真要说“碾压燃油”,还差点意思。
三、和竞品比,它到底赢在哪?
那为啥插混还能这么火?因为它刚好踩在了“政策、成本、体验”这三点的交汇点上。
跟油车比,插混不仅省油,城市通勤基本靠电,关键是还能上绿牌、不限行,省了不少麻烦。
跟纯电比,不依赖充电桩,不怕续航焦虑,对充电基础设施要求几乎为零。
跟同级竞品比,在10-20万区间,插混车型给到的空间、配置、续航,确实实打实地卷。
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起售价不到15万,市区油耗能跑3.8L,满油满电能干到1000公里续航;反观同价位的合资SUV,油耗6-8L不说,配置还一言难尽。
这就很现实:谁还愿意多花钱买一个体验更差的燃油车呢?
四、我个人的判断
如果你是城市通勤、偶尔长途、有没有固定充电桩,那插混、增程就是目前最稳的解法。
我现在看的趋势是:不是新能源车一定会全面取代油车,而是油车在大多数用车场景里,越来越“不划算”了。
你说五年内燃油车会不会被淘汰?我觉得,“淘汰”不会像开关一样一刀切,但市场自然会做选择。
当用户发现用插混更安静、更省钱、更方便,谁还愿意多花那冤枉油钱?
结尾:欢迎评论交流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人换了新能源?你怎么看插混、增程这波“上位”?
是趋势?还只是昙花一现?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你会继续坚守燃油车,还是准备“入电”?20:07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