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价格战引发车主与经销商双重危机,未来何去何从?

最近车圈炸了锅!

比亚迪突然甩出“王炸”——王朝和海洋系列全系“一口价”,智驾版宋Plus直接杀到9.98万,唐15.48万,海豹06和海鸥更是低至7.68万、5.58万。

这波操作看似“真香”,却让友商直呼“太狗了”,刚跟完智驾技术,又被价格战逼到墙角。

而比亚迪自己呢?

销量增速从去年同期的91%暴跌至9.33%,产能利用率不足80%,不降价可能连生产线都得“吃灰”。

一边是消费者欢呼“抄底机会来了”,另一边却是老车主吐槽“背刺”,经销商哀嚎“利润见底”,这场价格战到底是解药还是毒药?

比亚迪这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操作,我真是又心疼又无奈!

比亚迪价格战引发车主与经销商双重危机,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先说心疼:作为国产新能源一哥,比亚迪靠着垂直整合和刀片电池好不容易站稳脚跟,现在却被销量增速放缓逼到墙角。

产能空置、对手围剿、消费者观望,不降价真可能丢了市场份额。

但更无奈的是,价格战就像“七伤拳”——伤人也伤己。

经销商利润缩水、4S店倒闭潮暗涌,老车主刚提车就贬值,新车主虽然捡了便宜,却担心“降价这么猛,质量会不会缩水?”

更扎心的是,比亚迪甚至要求供应商降价10%来保利润,这种“成本转嫁”能撑多久?

有人说比亚迪这是“以战养战”,用规模效应换生存空间,但别忘了,价格战打久了,车企哪还有钱搞研发?

智驾技术、电池创新才是新能源的核心战场啊!

比亚迪价格战引发车主与经销商双重危机,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看看特斯拉,利润率高达15%还能持续迭代,而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已跌至16%,再降价恐怕连工人工资都发不起。

更讽刺的是,消费者被“价格战”养刁了胃口,现在买车像炒股,总想着 “再等等还能更便宜”,反而导致市场越打越冷清。

比亚迪这轮降价潮,表面是 “卷王出征”,实则是行业洗牌的信号弹。

短期看,我们能用白菜价开上智驾版新车;长期看,如果车企只顾价格厮杀却丢了技术初心,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毕竟,没有人想开 “便宜但三天两头修”的车,更不想看到国产巨头倒在恶性竞争里。

所以啊,我们不妨冷静点:捡漏可以,但也别忘了盯着比亚迪的 “技术后手”——比如今年力推的第五代DM混动和固态电池。

比亚迪价格战引发车主与经销商双重危机,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只有价格战+技术战双管齐下,才能让国产车真正站起来!

(看完别急着走!

你觉得这波降价是 “真福利”还是 “割韭菜”?

评论区聊聊, 点赞过千咱们深扒比亚迪技术底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