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摩托车圈里的热门选手,春风700MT绝对算一个。半年卖出5000台,这销量在国产中排ADV里相当亮眼,可口碑评分却来了个9.1分,这数据一摆出来,就让人忍不住琢磨:这春风700MT到底是香饽饽还是让人头疼的主儿?
先看这市场表现,29980元的定价一出来,直接在国产中排ADV市场掀起了一阵风浪。拿它和同价位的选手比比,450MT和800MT在价格上就被它压了一头,不少摩友心里开始打小算盘,这么实惠的价格,能拿下一台中排ADV,想想就觉得划算。可这销量上去了,口碑咋还出现分裂了呢?这边“真香党”可劲儿晒油耗,4.62L/百公里的油耗,在中排ADV里算是挺省油的了,骑出去一趟,钱包压力也不大。可那边“维权组”就不乐意了,维修单一张接一张,啥缸头更换的案例都冒出来了,这就让人犯难了,到底是该跟着“真香党”冲,还是听“维权组”的劝呢?
再往产品深处扒拉扒拉,这配置参数看着挺唬人。693cc的双缸发动机,低转特性还挺突出,4000转就能释放90%的扭矩,平时在城里骑,低转速的时候动力也够用,堵车啥的也不费劲。可说到续航能力,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20L的油箱,看着挺大,可实际续航却没理想,尤其是在北方零下5℃的环境里,还出现启动故障,这就让北方的摩友有点闹心了。
配置表上看着丰富,加热手把、加热座椅这些舒适性配置都给安排上了,冬天骑车倒是能舒服点,可大撑却没了,停车的时候想找个合适的地儿停都难,这取舍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电控系统方面,TCS牵引力控制倒是有,可没了电子油门,定速巡航就成了奢望,跑长途的时候,右手可得一直绷着,累啊。
用户争议这块儿,那可真是不少糟心事。来看看故障集中的那些场景,30公里低速行驶的时候,车头饰板共振,那嗡嗡声听着就闹心,有的车主自己DIY填充减震棉,可算是解决了这问题。到了4500 - 5000转区间,异常震动又冒出来了,去售后做ECU升级,结果没啥用,车主们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三箱版跑到140km/h高速的时候,还出现死亡摇摆,吓得车主赶紧加装转向阻尼器,这安全隐患可不能忽视。再说说供应链,有上海的车主发现,这春风700MT用的空滤和川崎异兽650同款,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自研的减震和航特卡钳,在成本上是控制住了,可质量能不能让人放心呢?
在竞对冲击方面,这市场可真是热闹。700MT一出来,就给凯越525X、无极DS625X这些选手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凯越525X在3万级市场本来挺稳当,可700MT这降维打击一来,它也得想想办法应对。无极DS625X直接降价到31999,就为了和700MT掰掰手腕。可春风自家的450MT就有点尴尬了,定位夹在中间,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对于摩友来说,3万预算的悖论就来了,是冲着700cc的大排量去,还是选凯越525X的越野性能呢?这抉择可真是难。
从战略角度看,春风的产品布局逻辑也挺有意思。用650MT的车架,加上700CL - X的发动机,来了个“借尸还魂”,这平台复用的策略,在成本上确实有优势。可带来的问题也不少,整备质量240kg,比800MT的215kg重了不少,轻量化没做好,骑起来的操控感多少受点影响。而且首批5000台用户,说白了就成了“公测员”,这行业潜规则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毕竟谁都不想当“小白鼠”。
最后来重新定义一下性价比,不同车主的态度那是大不一样。实用派觉得,258公斤的车重,骑出180公斤的操控感,日常通勤、公路巡航啥的,完全够用,性价比挺高。可维权派就不这么想了,觉得这简直就是“买发动机送车壳的工业垃圾”,各种故障让人头疼。那到底啥样的人适合买呢?纯公路巡航党,预算死死卡在3万的,可以考虑考虑。可要是越野爱好者,或者对配置特别敏感的,那还是绕道吧,免得买回来闹心。
你说这春风700MT,到底是个“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呢?估计不同的摩友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你对春风700MT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一起探讨探讨这摩托车圈的那些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