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平权时代来临:10万元车型如何靠芯片逆袭豪车?

#数码#

一、豪车智驾 “特权” 被打破:10 万级车型掀起逆袭风暴

智驾平权时代来临:10万元车型如何靠芯片逆袭豪车?-有驾

(一)当 8155 芯片塞进 10 万级车型:从 “高配专属” 到 “全系标配”

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芯片无疑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曾经,高通 8155 芯片作为高端车的专属配置,是豪车智驾的 “特权象征”,仅出现在 30 万 + 豪车中,为车辆带来流畅的智能交互体验,普通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然而,2025 年慕尼黑电子展为我们揭示了汽车电子的全新趋势,彻底颠覆了这一局面。如今,10 万级车型实现了质的飞跃,像风云 T8(10.99 万起)、吉利博越 L(11.57 万起)等车型纷纷将高通 8155 芯片纳入麾下,还实现了全系标配,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高端芯片带来的智能体验。

就拿风云 T8 来说,其搭载的 15.6 英寸 2K 屏搭配 Lion5.0 系统,在高通 8155 芯片的加持下,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性能。0.8 秒极速语音响应,如同闪电般迅速,覆盖 68 项功能,从车窗的升降到座椅的调节,都能通过语音轻松控制,让驾驶变得更加便捷和有趣。想象一下,在驾驶途中,无需手动操作,只需轻声一句指令,车窗便能自动打开,享受清新的空气;或者调整座椅角度,找到最舒适的坐姿,这一切都得益于强大的芯片算力。

而吉利博越 L 则凭借银河 OS 2.0 系统,与高通 8155 芯片完美配合,实现了 “可见即可说” 的四音区交互。无论你坐在车内的哪个位置,都能与车机系统进行自然流畅的对话。不仅如此,其芯片算力较同级竞品提升 3 倍,使得车机系统的运行更加流畅,各种功能的响应速度更快。无论是导航、音乐还是车辆设置,都能迅速完成,为驾驶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驾驶体验。

这些 10 万级车型的崛起,彻底扭转了 “低价车 = 低配智驾” 的固有认知。它们用实力证明,即使价格亲民,也能拥有卓越的智能驾驶配置,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二)激光雷达下探 10 万级:零跑 B10 的 “降维打击”

如果说高通 8155 芯片的普及是 10 万级车型智驾升级的第一步,那么激光雷达的下探则是一记更为震撼的 “降维打击”。零跑 B10 以其 10.98 万起的预售价格,成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 10 万级车型,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

零跑 B10 不仅搭载了激光雷达,还配备了高通双旗舰芯片(8155+QCS610),支持 200TOPS 算力与 128TOPS 神经网络算力,如此强大的硬件配置,使其能够实现 200 米障碍物探测与 150° 超广视角感知。在复杂的路况下,零跑 B10 能够提前感知周围环境,为驾驶者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

对比传统豪车,宝马 X3 若想拥有激光雷达,需选装 3.2 万的激光雷达套餐,而零跑 B10 则直接将这一高端配置带入 10 万级市场。这背后,是零跑通过自研域控制器实现的成本压缩,将硬件成本降低了 60%,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以亲民的价格享受到高端智驾体验。

凭借这些领先配置,零跑 B10 让 10 万级用户首次拥有了 “城市 NOA 级” 智驾体验。在城市道路中,它能够自动识别交通信号、规划行驶路线,甚至在拥堵路段实现自动跟车,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智能。这种越级的智驾体验,无疑让零跑 B10 在同级别车型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的热门选择。

二、比亚迪智驾战略:用 “芯片 + 算法” 双重武器击穿价格壁垒

智驾平权时代来临:10万元车型如何靠芯片逆袭豪车?-有驾

(一)天神之眼系统:从 7 万级海鸥到 20 万级汉 EV 的全域覆盖

在汽车智能化的激烈竞争中,比亚迪以其独特的智驾战略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焦点。2025 年,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标配 “天神之眼” 智驾系统,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汽车市场,将智驾平权的理念推向了新的高度。

以 7.98 万的海鸥智驾版为例,它搭载了 DiPilot 100 方案,配备三目前视摄像头和 8TOPS 算力芯片,看似简单的配置,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一组合让海鸥智驾版具备了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实时捕捉车辆周围的路况信息。凭借这些信息,它可以实现高速 NOA 功能,在高速公路上自动保持车距、智能变道,让长途驾驶变得轻松惬意;同时,全场景自动泊车功能也让停车变得轻而易举,无论是垂直车位还是侧方车位,海鸥智驾版都能精准识别并轻松泊入,为驾驶者解决了停车难题。

而 12.98 万的宋 Pro DM-i 智驾版则更进一步,它升级配备了单激光雷达,这一升级让车辆的感知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激光雷达能够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从而精确地测量周围物体的距离和位置,为车辆提供更加精准的环境信息。在城市道路中,宋 Pro DM-i 智驾版凭借单激光雷达和先进的算法,实现了自动跟车功能,能够根据前车的速度和距离自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的行车距离;在交叉路口通行时,它也能准确识别交通信号灯和周围车辆的行驶状态,安全、顺畅地通过路口,大大提高了城市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比亚迪能够实现智驾系统在不同车型上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其自研芯片组的支持。比亚迪采用了混用英伟达 / 地平线方案的策略,充分发挥不同芯片的优势。同时,通过规模化量产,比亚迪成功将高阶智驾硬件成本降至行业的 1/3。相比之下,新势力车企若要实现相同配置的智驾方案,车辆价格往往需 15 万 + 起步。这意味着比亚迪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高阶智驾带来的便捷与安全,真正实现了智驾平权。

(二)慕尼黑电子展供应链革命:国产芯片改写 “算力垄断”

2025 年慕尼黑电子展无疑是汽车电子行业的一场盛会,众多新技术、新产品纷纷亮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国产芯片的崛起。它们犹如一股新兴的力量,打破了长期以来的 “算力垄断” 格局,为汽车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芯国际在展会上展示了其 12nm 车规芯片的重大突破,这款芯片流片成功,算力达到 50TOPS,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中芯国际在芯片制造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也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更令人振奋的是,其成本较进口芯片降低了 40%,这使得汽车制造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智驾车型。目前,这款芯片已应用于比亚迪 10 万级车型,为车辆的智能驾驶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在实际驾驶中,车辆能够快速处理各种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实现更加精准的驾驶决策,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华为昇腾 AI 芯片同样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它实现了 200TOPS 算力下放,这一强大的算力为汽车智能驾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配合自研算法,昇腾 AI 芯片将模型推理速度提升了 50%,使得车辆能够更快地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在复杂的路况下,车辆能够迅速识别交通标志、行人以及其他车辆,并及时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例如,在遇到突然出现的行人时,车辆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制动反应,保障行人的安全。

除了芯片领域的突破,莫仕 MX 连接器系统也为 10 万级车型的智驾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三合一设计,即供电、信号和散热功能的集成,莫仕 MX 连接器系统让 10 万级车型的域控制器体积缩小了 30%。这看似简单的体积缩小,却解决了行业内的一大难题 —— 小车身难装高配置。以往,由于车身空间有限,高算力芯片和激光雷达等智驾硬件难以安装在 10 万级车型中。而现在,莫仕 MX 连接器系统为这些硬件腾出了空间,使得 10 万级车型能够搭载更先进的智驾配置,实现智能驾驶的升级。

三、逆袭密码:三大核心技术让 10 万级车型 “硬件超车”

智驾平权时代来临:10万元车型如何靠芯片逆袭豪车?-有驾

(一)芯片平权:算力不再是豪车 “专利”

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芯片作为核心部件,曾经是区分豪车与普通车型的关键因素。豪车凭借强大的芯片算力,实现了先进的智能驾驶功能和流畅的人机交互体验,而普通车型则因算力不足,在智驾领域望尘莫及。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局面正在被彻底打破。

据最新数据显示,高通 8155 芯片在 10 万级市场的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15% 飙升至 2025Q1 的 47%,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芯片平权的趋势。曾经只有豪车才能搭载的高通 8155 芯片,如今已广泛应用于 10 万级车型,为这些车型带来了质的飞跃。

吉利博越 L 在这场芯片平权的浪潮中表现尤为突出。通过 “降 1 万增配 60 项” 的策略,吉利博越 L 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其入门版车型即配备了 10.25 英寸仪表、13.2 英寸中控屏和 AR-HUD,这些配置在传统豪车中往往需要额外加 2 万选装才能获得。在高通 8155 芯片的支持下,博越 L 的车机系统运行流畅,响应迅速,为驾驶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智能交互体验。无论是导航、多媒体播放还是车辆设置,都能轻松完成,让驾驶者仿佛置身于豪车之中。

而零跑 B10 则采用了更为激进的 “双芯方案”,即 8155 芯片负责座舱,QCS610 芯片负责智驾。这种创新的方案实现了算力的合理分工,优化了系统性能。与单芯片方案相比,零跑 B10 的效率提升了 40%,功耗降低了 35%。这不仅意味着车辆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各种智能功能,还能有效延长电池续航里程,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使用体验。在实际驾驶中,零跑 B10 的智驾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路况,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同时,座舱系统也能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的娱乐和交互服务,真正实现了智能驾驶与舒适座舱的完美结合。

(二)传感器重构:低成本方案实现高感知精度

除了芯片平权,传感器的重构也是 10 万级车型实现智驾逆袭的关键因素。在过去,高端车型凭借先进的传感器配置,实现了高精度的环境感知,而 10 万级车型由于成本限制,传感器配置往往较为简陋,感知精度也相对较低。然而,比亚迪等车企通过创新的技术方案,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限。

比亚迪 10 万级车型采用了 “视觉为主 + 雷达辅助” 的融合方案,通过 3 颗 100 万像素摄像头(成本 200 元)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成本 300 元)的组合,配合自研 AI 算法,实现了高感知精度。在高速场景下,该方案的识别准确率高达 98.7%,足以媲美 20 万级车型采用的 1V3R 方案(单摄像头 500 万像素 + 3 颗毫米波雷达,成本 1500 元)。这种低成本、高感知精度的方案,不仅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还为 10 万级车型带来了更加安全、智能的驾驶体验。

以比亚迪风云 T8 为例,其搭载的 “座舱自清洁” 功能(PM2.5 过滤 + 负离子)和 50W 无线快充(带散热),展现了豪车级的细节品质。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用户的驾乘体验,还体现了比亚迪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风云 T8 的 “座舱自清洁” 功能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为乘客提供清新、健康的车内环境;而 50W 无线快充功能则满足了用户对快速充电的需求,即使在长途旅行中,也能确保手机等设备电量充足。这些豪车级的细节配置,让风云 T8 在 10 万级车型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的理想之选。

(三)算法本土化:中国路况专属优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路况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就要求智驾算法能够针对本地路况进行优化,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针对中国复杂多变的路况,比亚迪联合 Momenta 开发了 “中国特供” 算法,为 10 万级车型带来了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智驾功能。

在中国的城乡结合部,道路状况复杂,行人、非机动车随意穿行,“鬼探头” 现象时有发生,给驾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在隧道中,强光直射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增加驾驶风险。针对这些特殊场景,比亚迪的 “中国特供” 算法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在无标线道路上,该算法能够实现自动循迹,准确率较海外方案提升了 25%,让车辆能够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安全行驶;在夜间,对于三轮车的识别距离从 50 米提升至 80 米,大大提高了夜间驾驶的安全性;在暴雨天气下,车道保持成功率达到 92%,而传统方案仅为 75%,有效避免了因恶劣天气导致的车辆失控风险。

这些针对中国路况的优化,使得比亚迪 10 万级车型在智驾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道路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无论是在城市拥堵的街道,还是在乡村蜿蜒的小路,比亚迪 10 万级车型都能凭借其先进的智驾算法,轻松应对各种复杂路况,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

四、行业震荡:当 10 万级车型拥有 20 万级智驾,豪车优势何在?

智驾平权时代来临:10万元车型如何靠芯片逆袭豪车?-有驾

(一)豪华品牌 “配置护城河” 崩塌

随着 10 万级车型在智驾领域的迅速崛起,曾经豪华品牌引以为傲的 “配置护城河” 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崩塌之势。以奔驰 A 级、宝马 1 系等入门级豪车为例,在过去,它们凭借品牌的影响力和相对先进的配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然而,如今的市场格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10 万级车型普遍标配 L2++ 级智驾,这一配置包含了全速域 ACC 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以及遥控泊车等功能,让驾驶者在日常驾驶中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和智能的体验。全速域 ACC 自适应巡航可以根据前车的速度自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的车距,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还是在城市拥堵路段,都能减轻驾驶者的疲劳;车道居中功能则能让车辆始终保持在车道中央行驶,避免因偏离车道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遥控泊车功能更是让停车变得轻而易举,驾驶者只需在车外通过手机 APP 即可完成泊车操作,即使是狭小的停车位也能轻松应对。

相比之下,20 万级豪车在智驾配置上却显得有些滞后。这些豪车仍以 L2 级智驾为主,仅支持单一的跟车功能,在功能的丰富性和实用性上远远不及 10 万级车型。在面对复杂的路况时,L2 级智驾的局限性就会凸显出来,驾驶者往往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无法真正享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

这种配置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价格倒挂现象的出现。零跑 B10 智驾版以 10.98 万的价格,却拥有着碾压 25 万级合资车型的配置。丰田凯美瑞作为一款传统的合资中级车,起售价在 20 万左右,但其智驾配置却仅停留在基础版倒车影像,与零跑 B10 智驾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种价格与配置的巨大反差,让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得不重新审视豪华品牌的价值,也让豪华品牌的 “配置护城河” 变得摇摇欲坠 。

二)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 “降维绞杀”

在这场智驾平权的浪潮中,新势力车企与传统车企纷纷发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 “降维绞杀”。吉利博越 L 改款后,以其出色的智驾配置和亲民的价格,成为了市场的焦点。12.57 万的尊贵版车型不仅配备了燕飞利仕音响,为驾驶者带来高品质的音乐享受,还搭载了 NOA 高阶智驾系统,让驾驶者在高速公路上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大大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鹏 G3i,这款车的起售价为 14.89 万,若想拥有与吉利博越 L 尊贵版相同的配置,则需要额外加 3.6 万进行选装。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小鹏 G3i 时,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才能享受到同等水平的智驾体验。吉利博越 L 的出现,直接对标小鹏 G3i,以其高性价比的优势,对小鹏 G3i 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压力。

比亚迪海鸥智驾版同样在市场中掀起了波澜。以 7.98 万的价格,比亚迪海鸥智驾版让五菱缤果、长安 Lumin 等低价纯电车型的 “性价比优势” 不再。五菱缤果和长安 Lumin 作为低价纯电车型的代表,曾经以其亲民的价格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它们普遍缺失智能驾驶配置,仅能满足基础的代步需求。在比亚迪海鸥智驾版面前,它们的短板暴露无遗。比亚迪海鸥智驾版凭借其先进的智驾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方式,让消费者在享受低价的同时,也能体验到高端智驾带来的乐趣。

这些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竞争,不仅改变了市场的格局,也让消费者在购车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豪华品牌,而是更加注重车辆的智驾配置和性价比。这种市场变化,迫使豪华品牌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策略,加大在智驾领域的投入,以应对来自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挑战 。

五、挑战与未来:智驾平权背后的 “技术暗战”

智驾平权时代来临:10万元车型如何靠芯片逆袭豪车?-有驾

(一)安全与成本的平衡难题

尽管 10 万级车型在智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安全与成本之间寻求平衡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低价车型不得不对传感器进行简化,例如取消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方案。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因为纯视觉方案在面对复杂的天气和路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某 10 万级车型在暴雨天气下就出现了车道识别失误的情况,这一事件暴露了纯视觉方案的潜在风险。在暴雨中,雨水会模糊摄像头的视野,导致图像识别出现偏差,从而使车辆无法准确识别车道线,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这一案例让人们对纯视觉方案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也让行业开始重新审视智驾系统的硬件配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行业正在积极探索 “轻量化硬件 + 云端算力” 的创新模式。比亚迪作为行业的领军者,计划在 2025 年投入 1000 亿建设智驾云平台,这一举措无疑将为智驾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通过收集 200 万 + 辆真实路况数据,比亚迪能够对算法进行更加精准的训练,从而提升智驾系统的性能。在这种模式下,即使是 10 万级车型,也能够通过云端算力的支持,实现与 20 万级车型相媲美的算法精度,为驾驶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智驾体验。

(二)法规与商业化的双重考验

随着《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的颁布,允许 L3 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这为智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给 10 万级车型的智驾功能带来了合规性升级的挑战。在新的法规要求下,车辆需要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以确保自动驾驶功能的安全运行。

零跑 B10 已经提前预埋了高精度地图模块,这一举措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法规对智驾功能的要求。高精度地图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道路信息,包括车道线、交通标志、路况等,为车辆的自动驾驶提供更加准确的导航和决策依据。而比亚迪部分车型则通过 OTA(空中下载技术)实现了 “高速 0 接管”,这一功能的实现不仅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还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通过 OTA 升级,车辆可以及时更新智驾系统的软件和算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法规和路况。

然而,如何在 10 万级车型的成本限制下,满足法规对 V2X(车联网)硬件等方面的要求,仍然是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V2X 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为智驾系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但目前,V2X 硬件的成本较高,这对于价格敏感的 10 万级车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在保证智驾功能的前提下,降低 V2X 硬件的成本,是行业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10 万级车型的智驾功能才能在法规的框架下,实现更加广泛的商业化应用,让更多消费者受益 。

结语:智驾平权,让 “科技普惠” 照进现实

从慕尼黑电子展的供应链变革,到比亚迪全系智驾的落地,2025 年的 10 万级车型正上演一场 “芯片逆袭战”:曾经被豪车垄断的智能驾驶,如今成为普通家庭触手可及的标配。当 8155 芯片、激光雷达不再是 “天价配置”,当高速 NOA、自动泊车走进 10 万级市场,这场由芯片驱动的智驾平权运动,不仅改写汽车产业格局,更让每个用户都能享受科技进步的红利 —— 毕竟,好的技术,本就该属于所有人。你会为 10 万级车型的智驾配置买单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