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发现没,最近朋友圈一到晚上就变成了大型车展,华为这波新车上市,整个网络都在“蹲发布”,就差没连夜排队交订金了。你说,这到底是资本的魔法,还是消费者真的太容易被点燃?好像每隔一阵子,国产品牌就要出来刷上一波存在感,之前是手机,现在轮到新能源汽车,轮流上场秀一把。这场面,跟以前小区里扎堆买房差不多,稍微有点消息,立马激起一片骚动。
全新问界M7算是这轮热度的“顶流”。发布会还没开多久,就已经有了23万的“小订”,这个小订到底是个啥?其实就是“预订”,等于先抢个号。但抢号的人这么多,确实把人看傻了。我第一反应是,真的有这么多人需要换车吗?还是华为这面子太大,喊一嗓子全国都有回应。有的人真看中了新功能,更多人怕的是“错过”。你不下单,一圈群里人都在晒截图,你立马觉得自己落伍了。羊群效应,就是这么魔性。
价格战这事大家都懂。刚预热的时候预售价28.8万,正儿八经一上架,起售价直接干到27.98万。便宜一点,制造点心理预期,大家都以为自己赚到了。其实你要细算,这差价没多大,但对想买的人来说,那就是“早买早享受,晚买少花钱”。我就问,这套操作,你见惯没?不管买啥,大家都爱去蹲个“首发价”,生怕过几天公式调整咱就买亏了。
比起之前的那些国产新车凑配置凑外观,华为这次主打的是“智驾”。说到底,车已然不是过去的车,谁家能在智能驾驶上下点功夫,就能多赢一阵话题。余承东几乎每次说话就要带个“遥遥领先”,但别笑,这次确实有不少招。他们搭了192线激光雷达,舱内都有视觉雷达协同摄像头辅助,不只是自动换道、自动刹车,连前方有个不规则障碍都能识别。这些功能你说一半人能用上吗?也许不全,但听起来很带感,你买一辆回家,心里就觉得安全系数飙升。
让人服的还是华为的“卖点包装”。车长5080mm、宽1999mm、高1780mm、轴距3030mm,乍一看,简直是中大型SUV里顶配的空间。主驾能选配零重力座椅,后排也有投屏、冷暖箱这些新鲜玩意儿。搞得你不买,都觉得对不起家人,这才是花式营销的厉害之处。不光卖技术,还把车做得老少皆宜。再说续航,纯电能扛710km,带增程能跑1625km。这类数据摆出,谁还再为“里程焦虑”发愁?有些人可能一年都开不到一千公里,买个增程纯粹是买个踏实。
不止问界一家搞事情,尚界H5也来搅局,一晚上小订下去就是16万台,还是高配占大头。你见过20万的智能驾驶吗?现在真的有了。华为把之前一堆“旗舰配置”都下放到平价车里了,这条路可以说是“杀疯了”,把竞争推向了新高度。你要是别的品牌,眼看着华为拉着新玩家杀价抢市场,干着急又没啥好办法。别人还在慢慢升级,你这边已经先把下放硬件、拉低价格玩明白了。
我觉分析分析,这场热潮背后有几点挺值得琢磨。
首先,华为的流量号召力是真的厉害。放其他品牌,哪怕车型再出色,发布会翻车也不是罕事。华为做啥都能玩一波“科技范儿”,哪怕是已经卷得不能再卷的手机圈,现在轮到车圈,大家还是追着看。品牌影响力有点像孩子比赛,别人家都自顾自玩,华为一出场家长也来围观。你说为啥很多人抢着定,就是想跟风做“圈内人”。
然后,华为这里玩的是技术与体验双重先手。以前国产汽车还在比装配、材料,这几年科技点拔高,谁会搞智能驾驶,就谁有发言权。但智能驾驶这事,真正能用好的、落地的,有几个?华为确实敢砸钱,大规模量产还追着做算法优化,这种投入其它厂商都在观望。功能是不是“遥遥领先”咱先不管,至少在消费者心里就是“试一试,要啥自行车”。
还有,价格下探配合上高配体验,是资本市场喜欢的故事。以前都是你有钱才能用最顶配,现在华为把鸿蒙智行、ADS4那些配置拉到“20万档”,你就不能不心动。其它厂商还在慢慢堆料涨价,这边直接突破心理防线。其实你仔细看,厂家真正赚的不是单价,而是规模。23万台、16万台这种小订,每台小赚一点,总盘子就大了。这是新式打法。
用户到底买的是技术,还是面子?这两天有不少网友说,车子配置是其次,重要的是华为品牌打底,开出去那叫一份气场。很久之前,消费品都是功能为王,现在谁能用好智能生态+用户体验,才是真正掌控局面的。车本身只是载体,大家更愿意相信“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好”,尤其有个“大公司帮你背书”,你就不用自己瞎折腾。
许多人其实没指望新车能一上来就是完美,技术本身还在进化。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刚出来那会,有多少人觉得“看不懂”?但你第一时间买到手,就能跟人吹上几轮,剩下那都是体验加分。现在买车七成看智能,剩下三成是氛围感。没赶上这波,就是社交圈里掉队,不买心里也不痛快。厂商是套路玩家,用户是氛围收集者,这对心理战玩的越来越顺手。
说到这,问一句:这种大规模“订购潮”,真的能转换成真实销量吗?有人说,这是数字游戏,厂商先把热度拉起来,后面真正交车的未必有这么多。但也有人觉得,这是市场信心的体现,无论后续交付多少,华为已经把旗帜插好了。你怎么看这个事?我觉得吧,现在谁家都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只要有话题、有“梗”,就有数据。
未来华为还会卷出啥新东西?你敢保证明年他们不会来个机器人座舱,亦或者AI自动照顾全家,没有遥控器也能叫车开门。科技是有尽头的吗?其实不是,愿意投钱、愿意冒风险,就能一直玩下去。这年头消费者都敢尝鲜,厂家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华为做汽车,和造芯片、搞智能家居是一样的路数,谁都想做全能玩家,谁都想掌控生态。你买一辆车,其实是买一整个未来的入口。
最后想问,你觉得华为这步棋走得“太狠”吗?我看,市场就是这样,谁敢降价,谁敢投入,就能卷赢一轮。别的厂商要跟上,必须舍得砸钱舍得冒险。消费者往往买的是希望,不一定是实际体验。现在这波订购热,既是资本的游戏,也是技术的演练,更是人心的博弈。下一步会是什么?也许是更卷的价格,也许是更夸张的智能,也许是谁都想不到的新招。你呢,愿意成为下一个试水玩家吗?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