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凯伦处境的“幸福烦恼”
——F1公平竞争大考背后的策略两难
提起迈凯伦现状,安德里亚•斯特拉总是露出一副“聪明人难为无米之炊”的表情。如果说拥有一辆能随时冲冠的赛车是一件让人偷着乐的好事,那么麾下同时有两位斗志昂扬、旗鼓相当的车手,就是甜蜜中隐隐作痛的别样体验。毕竟,冠军只会属于一个人,策略也从来难以让每个人都满意。保证“公平竞争”,从来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匈牙利站的那场风波,把“平等”与“公平”之间的缝隙照得一览无余。诺里斯自由选择了一停策略,击败了皮亚斯特里。一群人叫嚷“偏心”,一群人高喊“机会均等”,场外的民主法庭热闹非凡。迈凯伦对这些喧嚣早已见怪不怪。真正的难题,是即便车队再怎么端平水,有些决定注定会让人感觉,自家利益被晾在了阳台上风吹雨晒。
策略分歧,其实早就埋下
去年年底,斯特拉就把话摊开:车队无法让每一位车手利益完全一致,“棘手问题只有沟通能解”。今年以来,这话愈发成为现实——谁能想到,迈凯伦的头号挑战,竟然是如何公正地让自家两个年轻人争冠军?
让我们还原一下那场争议:夏尔•勒克莱尔领跑,皮亚斯特里被安排早进站,企图用undercut战术完成超越。当时没人预料到一停会奏效,连诺里斯自己,选择冒险只不过是形势所迫。“赌一把”,遥看前路,孰胜孰负全靠天命。事后诸葛亮们总说“皮亚斯特里要是一停肯定赢”,但实在是睁眼说瞎话。在混沌之中,只有回顾者才能找到铁证如山的“公平不公”。
皮亚斯特里自己也承认,彼时对局势的解读就是二停安全,无需冒险。毕竟领跑方抗风险能力更脆弱,下压策略未必明智。反而在后头追赶时放手一搏,进可攻退可守。可见,在这种“自由选择策略”的剧本下,想把风险与胜利平均分给每人一半,难如登天。
层层递进的“策略平等”
迈凯伦其实已经努力给了车手选择空间。在匈牙利,让诺里斯试一停;换成奥地利,皮亚斯特里延后首停,希望后半程发力;比利时站,诺里斯自选硬胎,当场成唯一特立独行之人。战术多变,有时造就惊喜,有时却只成败笔。所谓“平等”,其实就是让谁处在什么位置,便决定谁来补充风险、谁来押注逆袭。看似一视同仁,实则暗合“局势之不公”。
更深一层的问题是:接下来,随着冠军之争白热化,迈凯伦还允许“各玩各的”吗?还是应提前设立铁规,让车队利益始终高于一切,哪怕牺牲个别车手?亦或干脆放任“自由市场”竞争,各凭本事?真正的“平等”,是让每个人明白规则与边界,然后自愿为选择买单。否则,名义上的公平早晚沦为空壳。
历史教训摆在眼前
别忘了,车队内卷远不止迈凯伦一家。昔日梅赛德斯的汉密尔顿与罗斯伯格,两位天王死磕,车队为了管控局势,曾强制一套策略,压制“透明竞争”,结果夺冠时少了悬念,失利时则备受指责。后来策略自由放开,又引发手下不和,不论出哪种状况,总有人觉得“不公”。罗斯伯格当年直言,他不喜欢命运被操作,但既为车队效力,“组织利益高于个人,是职业底色”。这话搁谁听了都觉无奈,但确是F1残酷现实。
正是这些前车之鉴提醒迈凯伦,要想让冠军之争平稳落地,唯有坦诚沟通,把话说明,把规则定明。偷懒省事,迟迟不定方案,到赛场上只会酿成更大的内耗和误解,公平便成泡影。
“公平”其实是一种自知
斯特拉的高明,在于他不是售卖一个“所有人都会满意”的梦想,而是不断给车手打预防针——这里不会有绝对安全的策略,也不会有完美照顾全部的方案。你的选择,你负责。匈牙利站过后,斯特拉坚持,不必否定现在的策略自由。当下这个阶段,只要车手了解、认可自己的选择,公平便已经实现。而不是寄望于结果的均等。
放眼未来,迈凯伦还会继续沿用这种“自助餐式策略”吗?很可能如此。毕竟对迈凯伦来说,不管诺里斯还是皮亚斯特里最终问鼎,冠军奖杯都镌刻着“橙军”的名字。让两位年轻人彼此较量,既是迈凯伦重返巅峰的必由之路,也许同样也是F1竞技精神的最好注脚。
最后要说,走到冠军争夺的光明顶,伴随的一定是得失、矛盾和“不百分百公平”。和菜头说:“这个世界从来没打算让你活上天堂。”迈凯伦所做的,只是努力让车手在复杂中找到自尊与选择的余地。至于完美的公平嘛,那只能是围场外的美好想象。
(赛车猫评述,2024年版,1000字)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