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领域里的新星总是能轻易吸引人们的目光,尤其是法拉利这样的品牌,每一款新车都是风头无两的存在。但,这次的发布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法拉利发布了他们最新的GT跑车——Amalfi,作为Roma车型的继任者,但这一次却让人分不清是升级换代还是换汤不换药。名字换了,前脸换了,就连内饰也刻意重新设计了一番,然而若不是仔细对比,还真容易让人觉得,这和Roma到底差哪儿了?说是一次“华丽蜕变”,似乎也撑不起这样的说法。
回到Amalfi的整体设计,看上去所有的一切都在竭力保持法拉利的优雅传统。挡泥的鲨鱼鼻前脸设计,这是新车最大的识别点,算是颇有艺术感的实验。但问题在于,这种前脸虽然不至于招人厌,但整体感觉更柔和,甚至少了点法拉利的经典侵略性。再加上标志性狭长的大灯组设计,这种“别致”会不会让忠粉们觉得不够味道?侧面的长车头短尾布局依旧是GT跑车的经典美学,得益于贯穿腰线的加持,整车的轮廓还是显得流畅而干净利落。21世纪的设计师不爱复杂线条,但这种简洁背后是否有些乏味,恐怕就见仁见智了。尤其是20英寸的轮毂,这个尺寸在法拉利的跑车序列中已经不算小,但在气场上依然会被人们拿出来和兰博基尼、迈凯伦这样的对手比个高下。
车尾部分,Amalfi无疑走了一条讨巧的路子——圆润造型的尾灯,与前脸大灯遥相呼应。但这种“小巧”的设计怎么想都不像是法拉利式的高调对外宣言。再看那双边四出排气系统,它的确是法拉利跑车的标配,没了它,这车可能会被直接“打回原籍”。由此可见,这些设计细节似乎是想讨尽传统主义者的欢心,但又因为总体“收敛”的风格,给人一种放不开手脚的感觉,或许是设计师想在个性和稳重之间找平衡,最后让自己迷失了。
至于内饰部分,新车相较Roma的“圆润”风格发生了不小变化,屏幕尺寸直接升级,变得更具棱角,算是想靠一把激进的设计语言吸引年轻消费者。但法拉利的车主真的买账吗?加上在跑车里极少数会涉及的辅助驾驶系统,这无疑透露了一个怪异的信息:有性能的GT是不是已经不仅仅是重速度了?这些内饰优化显然在试图向兼顾颜值和舒适性的方向靠拢。选装的柏林之声音响固然给长途驾驶带来福音,但那一丝过分追求豪华的气息,是否冲淡了跑车该有的原始魅力?
动力系统依然延续了法拉利的压倒性强势。3.9T V8双增压发动机,每辆车下线的那一刻,声浪必然是跑车迷的催泪弹。640马力和760牛·米的动力参数,配上8速双离合变速箱,这些数据证明了它确实是性能上的佼佼者。这款车号称零百加速仅需3.3秒,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秒掉市面上一大半超级跑车。但速度之外,有人会问,这种强劲性能在追求赛车般驾驶感的车迷中是否还有发掘的余地?换句话说,法拉利有没有继续沉淀出属于Amalfi的新灵魂?
从历史上法拉利的“继任者”定位向来很难讨好。这一代车型既得迎合传统,更需在创新上留下“惊人之笔”。以2008年的法拉利California为例,这款车作为法拉利首次推出的前置V8硬顶敞篷跑车,堪称品牌历史革命性的一款车型。再往后,Portofino接替了California的位置,开始大力提升操控性能,渐渐找回法拉利传统“性能为王”的调性。可到了Roma,整体调性发生了巨大转变,极简、精致和实用性远胜于赛道表现。这样的“亲民路线”到底是在扩宽受众,还是淡化了法拉利的神秘光环?Amalfi作为Roma的第二代传人,沿袭这些特质似乎已经摆上了台面,但它能否继续赢得“不准摸车”的狂热粉追捧,确实给人打上了问号。
回顾法拉利这些年的车型布局,不难发现一个趋势:从硬核跑车逐渐过渡到“精致型交通工具”,底气来自雄厚的品牌忠诚度和市场号召力,但步子迈得太大难免险象环生。与兰博基尼直截了当的“暴力美学”不同,法拉利显然有了与市场温和相处的偏执追求。但问题就出在这里:跑车变成“安静的艺术品”了,那些为了赛道而生的车主,似乎跟上Amalfi这种器宇轩昂的家用化车型有点脱节。
法拉利的魅力从来不是某一代车型能永久书写的传奇,而是一代又一代的突破、颠覆和再创造。Amalfi的发布无疑延续了GT跑车的定位优雅,但在整体细节处,似乎没有得到消费者期待的“革新性”。有人说,有些经典不能妥协,因为一旦妥协,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