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落幕泰州登顶!这匹黑马赢在哪?业余足球的春天要来了?
通仔在点球大战里那脚射门被扑出的瞬间,我盯着电视屏幕愣了两秒——这场从盛夏踢到秋末的苏超联赛,到底还是画了句号。泰州队捧起冠军奖杯那天,朋友圈里全是穿蓝白球衣的球迷举着啤酒欢呼的照片,评论区最热闹的话题不是庆祝,是“这黑马真有两把刷子”。
说泰州是黑马,我承认一开始也跟着喊过。小组赛他们碰上年初还拿了市业余联赛冠军的南通队,首回合0比1落后,次回合补时第三分钟靠前锋老周头球绝平,晋级战踢得额头全是汗。可越往后看越不对劲,淘汰赛对上东道主扬州队,人家主场草皮刚换的,泰州队员提前半个月就去踩场,连边线球的落点都摸透了;半决赛打盐城,对方核心后卫停赛,泰州后腰直接改打盯人,把对手进攻全搅黄了。你说这是运气?我翻了翻苏超官网的数据,他们整个赛季场均跑动距离108公里,比第二名多跑7公里,定位球得分率39%,全省业余队里排头位。
我有个踢了二十年野球的老伙计,上周看泰州比赛时拍着大腿说:“这些人哪是突然冒出来的?我们区联赛去年就见过泰州那几个后防,当时人家守门员扑单刀跟玩似的。”后来查了查,泰州队里五个人是当地重点中学足球老师,三个在业余俱乐部当教练,平时带着学生训练,自己周末踢比赛。你说他们是“纯业余”?人家早把训练融进生活里了,就跟上班打卡似的。
这两年业余足球热起来了,小区球场晚上七点准能约到人,可热闹归热闹,总缺个能往上走的台阶。我表弟在南京某业余强队踢前锋,去年跟我说想去试训中乙,结果跑了三家俱乐部,人家只看他短视频里的颠球集锦,连试训机会都不给。泰州队这次夺冠,最戳我的是他们证明了一件事——业余球员不是不行,是需要能正儿八经跟专业队掰手腕的平台。你看他们决赛里面对职业梯队出身的对手,传接球没慌,关键战敢压上,这才是业余足球该有的样子。
反过来想,有些职业球员也该醒醒了。之前听说有中甲替补去业余联赛当“大腿”,一场进仨球,结果人家球队其他队员锻炼机会全没了。足球这东西,光靠降维打击带不动,得是野路子和科班互相撞,才能撞出火花。就像泰州队里那个当体育老师的门将,平时教孩子扑救,自己上场照样能跟职业门将拼反应,这种良性互动才是中国足球需要的。
说到底,苏超这冠军不是给“黑马”贴的标签,是给所有在野球场流汗的人发的奖状。我爸昨天看比赛重播,突然说:“我们年轻那会儿踢球,就盼着能进市队,现在你们不一样了,踢得好就能被看见。” 是啊,从市联赛到省业余赛,再到苏超这样的省级顶级平台,业余足球的路正越走越宽。要是每个省都有这样的比赛,每个爱踢球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战场,中国足球的根,指定能扎得更深。
老话说“水涨船高”,业余足球火了,职业足球自然不愁没人材。泰州队捧杯那天,我在评论区写:“这不是终点,是更多业余球队的起点。”
经典语句:足球的真谛不在级别高低,而在热爱是否被认真对待。——前国脚李铁
内容调用资料来源:苏超官方网站赛事数据、足球报《业余联赛专业化转型观察》、江苏省足协年度业余足球发展报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