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车圈又热闹起来了,别眼花,咱说的正是那条刷屏热搜的全新小鹏P7要在成都车展上亮相的事儿。
话说回来,成都车展向来就是个车迷们的圣地,也是厂商们“秀肌肉”的主舞台,大家心知肚明,谁的家伙事新,谁能在这舞台上秀一把,那后续的关注度妥妥的直线上升。
这不,这会儿小鹏就卯足了劲放大招,不仅新P7今晚上市,还把整个探馆变成个人专场,让“懂车帝”前线的小伙们一个劲地拍、一个劲地说,气氛属实烘托到位。
不过,咱是不是得心里嘀咕一句:这车真的能成扛把子,和小米SU7斗个高下?还是只是虚晃一枪,雷声大雨点小?
新小鹏P7到底有啥来头,硬核还是软萌,真能换张壳再战江湖吗?
别着急,今天咱就当个柯南,跟大伙抽丝剥茧扒一扒,顺便yy一下它能不能在车圈混出模样,还是说会被卷进大佬博弈的泥潭,瞬间人间蒸发。
说到头,小鹏P7这次来的确实骚气。
首先说外观,这次的新款有点意思。
前脸灯带横贯,又搞了两个大竖条,现场一亮那视觉冲击不比KTV灯光秀差多少。
不仅如此,那前后通透的流线型,悬浮车顶,一体化的logo标识,简直是玩了一把“极简美学”。
但又不是啥都省,黑色的A/B柱配合那种溜背式设计,一看就是主打个运动感,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你是“新世代运动轿跑”。
讲真,现场看着还不赖,就是不知道走大街上会不会被人认成别的车,毕竟现在新能源车都学会了玩悬浮、溜背这一套。
不过创新的点倒也有,比如前翼子板那一坨黑装饰,整合了侧视摄像头,功能性加分不少。
再说车尾,老兄还搞了10挡可调的电动升降尾翼,科技感拉满。
虽然咱平时也就是过个眼瘾,但这种“小装B神器”,对准新一代年轻人估计分分钟戳中“装点范儿”的小心思。
轮圈不要钱似的直接安排21寸的锻造轮辋,上面还给点滴感满满的“专属枪灰色”,用力程度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火药味儿。
镜子后视更不含糊,整了一套碳纤维包裹,一看就是“电竞选手”的主打风格,上路直接切换巅峰赛模式。
顺便提一句内饰:橙耀灰,够骚。
Dinamica运动座椅也是一大亮,让本就“不安分”的P7多了点赛道范儿。
鹏翼门自然没落下,完全遵循了新世代的“非对称审美”,看着带劲,实用性嘛,估计得让老司机抿嘴偷乐。
至于谁真能天天用它下车,咱先打个问号。
但有一说一,车展秀场上,这种设计绝对是抢镜担当。
尺寸摆出来也不含糊,5017×1970×1427的身板,轴距3008,这么大块头照理说空间该够用了,妥妥的中大型车定位。
但话说回来,现在这年头小米SU7、智己L6、比亚迪汉哪个不是大个头,分寸感做得明里暗里都互卷,把消费者卷得头皮有点紧。
不过细节拉回来看,P7这次拼的明显是“高智感与科技触手可及”。
聊完外面,再递到里头,才是小鹏下的重注。
这次车机强化得离谱,全系3颗图灵AI芯片,别以为是插根U盘那么简单,人家玩的是智能驾驶、娱乐生态一把抓,全员无死角。
主控大屏玩了个三轴灵动,左右摇一下,抬头低头都能调,人机互动得一塌糊涂。
液晶仪表自然8.8英寸起跳,HUD全景一样没缺席,那三辐式运动方向盘摸起来手感很哇塞。
你半闭眼点门板,Touch Pad就能控制加热、通风、按摩、尾门、充电盖——一句话,全车物理按钮已经让时代淘汰得差不多了。
不过,纯触感操作,也会引来一群老车迷吐槽,毕竟有些人就是手感党,没点段落感不自在。
但市场趋势看来,这种科技风就是主旋律,谁敢不服?
动力方面,新P7直接双路线。
后驱和四驱齐发,四驱前翼子板还学MIH那套高冷,“Q”标一亮,身份拉满。
动力数据看着也不虚,单后驱最猛270千瓦,双电机的四驱直接MAX,前167千瓦+后270千瓦。
电池玩了两种,74.9度和92.2度,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702、750、820公里,理论数字漂亮没的说。
但实际补能速度、冬季掉电,用户依旧观望,毕竟纸面强的选手如今都一抓一大把,“最终体验为王”才是真王道。
让人瞪眼的还不止动力,全系都标配双腔空气悬架。
听起来高级,装起来成本也高。
小鹏直接摆出豪车标准,市场接受度嘛还得交给消费者本人来检验。
毕竟前联保时捷,后追BBA,能不能做到平衡性能与成本,考验的就是厂商底子和定价诚意。
话说回来,P7这次剑指的对手,门牌号一个比一个响亮。
看看小米SU7,“保时米”称号不是白来的,起售价21.59万起,上市后直接变身网红“排队王”。
再摆一旁的是比亚迪汉L EV,21.98万开场,这老资历凭着品牌积淀,综合实力自然不用多说。
智己L6嘛,也是二十多万起步,智能体验、造型噱头全都怼在点上。
说白了,P7面对这三大强敌,舞台并不好混。
要真卷成热搜,“价格战、配置战、科技战”全部无死角拼杀。
可细究下来,现款P7 7月份销量才37辆,简直扎心。
人气和实际购买力,似乎还隔着一座大山。
新P7身上肩负的小鹏能否逆袭,想想都替销售小哥捏一把汗。
其实,新能源圈早已进入残酷修罗场。
流量与科技谁都想捧在手心,用户却只认实际体验和价格标签。
怎样把外观整得骚气又不失高端,把内饰玩出科技还能皮实耐用,再搞个看起来超有诚意的售价,简直是套纯逻辑难题。
厂商和消费者互相博弈,谁也不肯轻易服气。
小鹏要想杀出重围,不只是改几个参数调下配置那么简单,得在售后、体验、品牌口碑一步步刷好感。
毕竟网络风向近几年一改再改,网民说变就变,一夜爆红和一夜沉寂也就几个论坛帖的距离。
技术堆料不是万能的,“懂用户”才是最大痛点。
那回到问题本身,这回全新小鹏P7到底杀招何在?
初看外观内饰,科技范儿确实够,但讲真,这套审美是不是已经快被玩烂了,个性化的门道还得再多点。
内饰三轴“灵动屏”拿出来秀细节,视觉冲击有了,但能不能用顺手不“割手”,老实说还要时间考验。
那几块板子、屏幕、按键全触摸,一不小心就是小毛病不断,日常用车体验能不能抗住高强度使用?
这不是吹毛求疵,毕竟新能源的小bug一多,信任分分钟归零。
动力数据挺能打,续航号称820公里,但知道这都是理想值,楼下小区保安听了都能笑出声。
北方冬天掉电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真跑起来得看后续反馈。
说到底,噱头归噱头,买单才是硬道理。
至于价格层面,这才是灵魂一击:新款要是敢来21万起,分分钟就是刀尖上的舞蹈,便宜多点市场空间大点,贵了就等着被对手按在地上摩擦。
目前标配双腔空气悬架、三颗AI芯片这些,咱得实打实让消费者感受到,而不是冷冰冰一串参数往上一丢就完事了。
产品力、品牌、价格、服务,每一条都是必答题。
小鹏这次要是能给出“诚意价”,再配合强推体验,指不定真能哄得部分新世代为信仰买单。
但要是一出场就摆官架子,风头再猛估计也只能是三分钟热度,凉凉不是说说而已。
说白了,全新小鹏P7这回是走心博弈,也是背水一战。
它能不能扭转局面,摆脱“边缘选手”身份,真正成为智能轿跑的新爆款?
其实就等得看市场如何开票。
有一条倒是可以肯定,车市的精彩远未落幕,谁都想抢戏,但观众有没有捧场,最后一锤还是敲在用户钱包上。
技术再狂、方案再酷、外观再骚,说到底,消费者那张脸是最难哄的。
眼下新能源混战正酣,不出意外,很快又能再见几款类似“标配旗舰”的搅局者。
最后一句,新能源的江湖也就这样,热闹到头来,一切皆有可能。
顺嘴问一句:你觉得全新小鹏P7真能掀桌子,还是到头来照样被卷成“炮灰”?欢迎在下方留言开喷,咱们不见不散。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